林語堂散文
林語堂散文
林語堂散文所涉領域極廣,可謂宇宙諸事、無所不談。他熟悉中西文化,常常於文中海闊天空地談開去,所摘取的事例亦中亦西、或大或小,都饒有趣味,文化含量很高。他認為理想的散文?乃得語言自然節奏之散文,如在風雨之夕圍爐談天,善拉扯,帶情感,亦莊亦諧,深入淺出,如與高僧談禪,如與名士談心,似連貫而未嘗有痕跡,似散漫而未嘗無伏線,欲罷不能,欲刪不得,讀其文如聞其聲,聽其語如見其人?。
(見《小品文之遺緒》)從他創造性地將西方的humour譯成?幽默?始,壹直到晚年自詡為道家精神,林語堂始終保持這種談話風的藝術範式,並以閑適幽默為格調、性靈超遠為立場。他的文章雖也講要直面人生,不過並不綴以慘淡的筆墨;也講改造國民性,但並不攻擊任何對象,他以觀者的姿態把世間紛繁視為壹出戲,書寫其滑稽可笑處,進而追求壹種心靈的啟悟,瀟灑自在,並以達到沖淡的心境為最上乘。
?
這顯然有別於左翼作家所主張之戰鬥的文風,而是站在高於現實處,以自由主義精神寫?熱心冷眼看人間?的智慧文章。他最終也沒能聽取魯迅關於不要把小品文當成?小擺設?的規勸(參看魯迅《小品文的危機》),堅持用散文的筆調本色為文,從而廣達自喜、獨抒性靈。縱觀五四時期的散文作品,林語堂這種融匯了東西方智慧的幽默情味,雖缺乏主流文學的批判力度,卻也拓展了現代散文的審美維度,另辟蹊徑,對當時、尤其是當下的讀者意義重大。本書收錄了林語堂先生的七部散文集:《雅人雅事》、《讀城記》、《大話中國人》、《也說先哲》、《茶人智語》、《舊時舊事》和《思想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