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燕窩是真是假

燕窩是真是假

分類: 美食/烹飪

問題描述:

真假燕窩怎麽辨別 是有塑料作的嗎

解析:

優質燕窩手摸應有幹爽的感覺。較濕的燕窩水份較多,存放不當會發黴。要註意損耗率和包裝上的加價。應在當地信譽好的名店大店購買,並看清品質保證書。

印尼燕窩占全球燕窩產量80%,巢工廠燕窩清潔飽滿,細膩潤滑,馨香濃郁。

非實驗室鑒別燕窩請掌握以下要點:

1.燕窩應該為絲狀結構,由片塊結構構成的不是真燕窩;純正的燕窩無論在浸透後或在燈光下觀看,都不完全透明,而是半透明狀。

2.聞:燕窩有特有馨香,但沒有濃烈氣味。氣味特殊,有魚腥味或油膩味道的為假貨;

3.摸:取壹小塊燕窩以水浸泡,松軟後取絲條拉扯,彈性差,壹拉就斷的為假貨;用手指揉搓,沒有彈力能搓成漿糊狀的也是假貨。

4.燒:用火點燃幹燕窩片,如果是真燕窩就絕不會產生任何劇烈聲響的飛濺火星。

參考文章:

什麽是好燕窩?nesorks/intro/detail?id=338

實驗室燕窩檢驗方法 nesorks/include/detail?id=213

6種常見假燕窩及顯微特征(附:近年媒體報導假燕窩的重大新聞)

1.瓊脂假燕窩:

系用瓊脂加入調合劑的假制品。

本品呈片塊狀。表面黃白色或黃色,略透明,具光澤。水浸後先散成碎片狀,逐漸化成顆粒,不膨脹。

2.銀耳假燕窩:

系用真菌類銀耳科植物銀耳Tremella fusiforis Berk.的子實體經幹燥後制成細碎粒狀,加上雞蛋清調勻的幹燥品。

本品呈散碎的小片狀或不規則的小塊狀。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略透明,稍具光澤。水浸後稍膨脹,彈性差。

3.豬皮假燕窩:

系用豬科動物豬Sus scrafa domestica Brlsson的皮經油炸或炒後,制成細碎粒狀,加上雞蛋清調合的幹燥品。

本品呈散碎的小塊,顆粒狀或加工成半球形。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粗糙、略透明,稍具光澤。水浸後稍膨脹,似海綿狀。

4.用澱粉加工的假燕窩:

系用澱粉加工的燕窩仿制品。

本品呈長條形或不規則形塊狀。黃白色或淡黃色,外側面粗糙,角質樣,內側面網絡狀。水浸後稍膨脹,具膠性。

5.豆粉假燕窩:

系用豆類面粉加工的燕窩仿制品。

本品呈長條或絲瓜絡狀。表面黃白色或棕黃色,稍具光澤。水浸後稍膨脹,略具膠性。

用植樹枝葉加工的假燕窩

6.植物枝葉假制品。

本品呈圓形或橢圓形的團塊狀。表面黃綠色或棕褐色,粗糙,明顯可見莖及葉等物。

附:近年媒體報導假燕窩的重大新聞:

1.《新民晚報》2003年11月22日刊登《旅遊地燕窩價高質次》壹文:據蔣老先生反映,不久前,他女兒參加了由壹家旅遊公司組團,到“新馬泰”七日遊。在泰國旅遊途中,女導遊專程帶領旅遊人員去壹家燕窩代理中心購物,女兒花了2800元泰銖(約700元人民幣)買了壹盒重約2克余的燕窩,準備孝敬父母,讓老人補補身子。誰知老人按說明書操作,以十分之壹的量浸泡後,發現這盒比黃金還貴數倍的燕窩,裏面居然有很多雜質,還揀出了頭發,根本不能食用。為此老人到上海第壹醫藥商店鑒定,結論是假冒偽劣商品。蔣老先生女兒得知此消息,壹臉懊喪,變得非常不愉快。

2. 央視《焦點訪談》2004年10月28日晚播出了欄目記者暗訪某著名小商品批發市場售假燕窩、假蜂蜜的節目,記者看到用銀耳制成的魚翅燕窩每瓶批發價僅1元多,出廠價僅0.45元。欄目警示:“市場上幹燕窩的售價大多在每克三四十元至百元之間,四毛五分錢也只能買10多毫克最便宜的幹燕窩。”

3.香港TVBS等多家電視臺報導,香港市面2004年10月檢獲大批假燕窩。在兩日的行動中,突擊搜查全港十五間零售商鋪及貨倉,檢獲三個牌子合***市值約二百壹十萬元的三萬多瓶假燕窩,並拘捕四女壹男。經初步檢驗,以類似果凍的大菜糕冒充燕窩。

4.臺灣多家電視臺和報紙報導,臺北市衛生主管部門2005年5月30日上午公布抽測報告顯示,送請檢驗的十二種廠牌市售即食燕窩,有七種不合格,超過半數是“假燕窩”,不合格率高達五成八。這些假燕窩,有95%都是水+糖,吃起來像燕窩的東西其實只是豬皮、白木耳、洋菜。

5.《江門日報》2005年8月記者接到市民楊女士的投訴,稱她的婆婆在壹次隨團旅行的時候買回30多克燕窩,誰知用水壹泡才發現燕窩竟然是銀耳。

在采訪中楊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婆婆前幾天參加了某旅行社組織的到懷集旅遊的旅行團,該旅行團全部是由老年人組成的。在路上,導遊不停地在向老人們推薦懷集的燕窩是如何如何的好。

在參觀項目結束後,導遊帶著這些老人來到了壹家燕窩加工廠,壹些工人正在給壹些燕窩挑毛。楊女士的婆婆準備買壹些正在加工的燕窩,但導遊告訴她這些燕窩是濕的,不好保存,應該買壹些幹的燕窩。在導遊的推薦下,楊女士的婆婆買了三包“燕碎”(燕窩在加工過程中掉下的碎渣)每包大概在10克左右,***花了90元。回到家後,楊女士的婆婆給了她壹包。前天,楊女士將這些“燕碎”泡入水中,沒過多長時間,這些燕窩就發開了,她這才發現這些燕窩原來只是壹些銀耳。

6.2005年10月14日,《中國食品報》報導:家住東莞樟村的李小姐買了壹盒六瓶70毫升的“燕窩”,瓶裏沒有燕窩卻有壹只黑蟑螂腿。

7.2005年12月5日,上海《新聞晨報》報導:消費者境外買回發黴燕窩,旅遊購物難“伸冤”。

從新加坡旅遊歸來的張小姐遇上了壹件煩心事。原來,旅途中,她在導遊的帶領下到當地壹家旅遊商店買了兩盒燕窩,回來後卻發現燕窩早已發黴。更令她難以接受的是,旅行社卻以缺乏鑒定為由不予調換,結果張小姐吃了虧卻無處“伸冤”。記者近日從市消保委旅遊專業辦公室了解到,該現象已在申城悄然露頭,近期已連續出現4起此類投訴。而最令市民關心的是,如果自己在旅遊商店買到偽劣產品,究竟該如何 *** 。

張小姐和男友近期參加了壹家旅行社組織的新馬五日遊,本來整個旅程相當愉快,就在返回國內的前壹天,導遊專程將旅行團成員帶到新加坡當地壹家旅遊商店購物,張小姐聽信了導遊,以為這家商店的燕窩質優價廉,便花1000元錢買了兩盒帶回國內。

沒想到回國後,張小姐和家人打開包裝盒準備食用時,竟發現該燕窩已經有點發黴,根本無法食用。於是,張小姐找到旅行社交涉,要求對方予以調換變質燕窩,但旅行社卻表示,張小姐沒有拿出該燕窩已經變質的相關鑒定和證明,因此拒絕了她的調換請求。在導遊的引導下買回了偽劣產品,旅行社卻不負責任,不由讓張小姐感到胸悶不已。

8.香港《文匯報》2006年1月報道:春節消費旺季,國人對燕窩這類高檔保健品需求大增,大有人趁機渾水摸魚大賺快錢,除香港發現疑從內地進口假即食燕窩外,廣州海味幹果商會副會長王芳治向媒體透露,廣州某海味市場近期流入了懷疑從香港進口的假燕窩,但暫未清楚數量多少,亦不知是否香港制造或是轉口而來。

某海味幹果批發市場是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同類專業批發市場,與香港的貿易關系千絲萬縷,不少海外高檔海味由香港轉口而來,同時內地獨有的海味幹果都會從壹德路批發過去,由於正值供應采購高峰期,目前壹德路生意是壹年中最好的時候。

廣州市海味幹果商會副會長王芳治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近日有假燕窩流入市場。這個批發市場原本可以稱得上假燕窩絕跡,但近期卻發現有個別商家私下銷售假燕窩,而且這些燕窩可能從香港流入。王芳治指著壹盞假燕窩說,這是將魚骨及粉絲用膠水黏上去的,背面看上去挺光滑,摸上去卻質感較硬,並容易粉碎。他稱,這些假燕窩未必是在港制造,很大機會只是經港轉口而來。

9.《新聞晨報》2006-4-21日《“五壹”黃金周旅遊度假莫忘 *** 》報導: “五壹”黃金周將至,不少消費者已經或即將通過旅行社安排假期旅行。市消保委今天發布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在接受旅遊服務的過程中,應註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消費者沈小姐反映,她在新馬泰旅遊時在指定購物點購買了600美元的燕窩,回國食用時卻發現是假貨。其他諸如導遊服務質量差、景點講解不詳細、誤導消費者購物,以及導遊擅自離團等都是消費者反映的熱點問題。

10.《楚天都市報》2006-4-27日報導:隨團出境旅遊,壹沖動花2萬元買下壹整只“泰國燕窩”,拿回家後竟久煮不爛,難以下咽。對此,武漢市工商局消保處昨日發布“五壹”消費警示。

黃先生日前向江岸工商分局消保科投訴稱,其於2月初隨旅行社到泰國旅遊,期間在旅行社安排的壹購物中心購買了壹只標價2萬元的“泰國燕窩”,並獲贈2只小燕窩,感覺上了當。

工商人員調查後認為,旅行社的“推薦”與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存在壹定的因果關系。經協調,旅行社同燕窩經營者達成了以人民幣1.5萬元為消費者退貨的協議(2只贈品燕窩已消費),旅行社先行墊資為消費者退貨。

即使這樣,5000/2=2500元,以每只燕窩10克計,黃先生消費的2只贈品燕窩每克高達250元,令人痛惜。巢工廠最好的特等血燕也只有80元/克。

11.據2006年7月《東周刊》報道,兩所分別被旅遊發展局列為「Q嘜」優質商戶及獲選「香港10大名牌」的燕窩專賣店,出售的燕窩懷疑除夾雜低價碎燕外,竟用以木薯粉制成的食用提煉物為燕窩「裝身」,令燕窩不但變得賣相更佳,而且十分重秤,有「呃秤」之嫌。

綜上所述,媒體不斷提醒消費者切勿貪便宜在批發市場或街邊小店買燕窩,而要到國內知名藥店、知名商廈購買國際知名的燕窩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