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特斯拉FSD比人類駕駛更安全?降成本是否會再造更多剎車門

特斯拉FSD比人類駕駛更安全?降成本是否會再造更多剎車門

本以為壹早醒來,能看到特斯拉發布那個萬眾期待的“ModelQ”,亦或是至少發壹個HW4.0的自動駕駛軟硬件,再不濟稍微透露壹些新車技術內容也行啊,結果這壹切都沒有,等來的是馬斯克準備“拯救地球、造福人類”的宏圖計劃3。

那些剛剛買了特斯拉Model3/Y的用戶,還有剛剛選裝了特斯拉高階輔助駕駛的用戶,可以把心放回肚子裏了,自己還不至於成為被割得最快的壹波韭菜。

雖然始終沒有發布新車,但是馬斯克在投資者大會上公布的壹些數據,這些關鍵的數據信息可以算是特斯拉最為寶貴的內容,並且有能力繼續降價的特斯拉,甚至可以在不發新車的基礎上,給對手們帶來更深的恐懼。

看上去FSD Beta比人類開車更安全?但少了關鍵信息

這壹次,馬斯克首次公開了FSD Beta全面上路後的路測安全數據,在目前支持FSD Beta的車型中,車輛每行駛320萬英裏(大約512萬公裏)才會發生壹次碰撞事故,而美國司機平均每行駛50萬英裏(大約80萬公裏)就有壹次碰撞,特斯拉FSD Beta的安全性會比人為駕駛高出不少。

目前能夠公布這類高階輔助駕駛路測安全性數據的車企並不多,而且能夠做到特斯拉這個量級的車企幾乎沒有,特斯拉搭載HW3.0硬件的車型,憑借8個攝像頭在全球各地收集數據,滋養後臺超級計算機。

但是,目前特斯拉的FSD Beta在美國幾乎全境內都是可以實現輔助駕駛的,包括了高速和城區路況,可是特斯拉沒有分別公布高速和城區的事故占比,在我們的認知中,高速方面的輔助駕駛應該會比城區路況更容易壹些,因為畢竟在我們這裏也是走得先高速,後城市的路線,所以我們並不能從特斯拉的數據中得知它在較為復雜的城區路況的安全性究竟是多少,很有可能是大量的高速場景測試距離,攤低了城市區域的事故率,進而降低了整體的事故率。

從我們之前給大家解析的特斯拉城市輔助駕駛中的實際表現,以及最新的召回信息來看,特斯拉車型目前在城市中的輔助駕駛穩定性和安全性依然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這壹次特斯拉也介紹了自動駕駛數據引擎的壹些細節,感知方面利用8個攝像頭記錄行駛數據,進行自動標註,之後形成壹個為車輛自身打造的三維模擬空間,也就是之前說過的占用網絡,實時建模,讓自己在BEV的鳥瞰圖中,加入3D立體物體,進而不斷叠代和優化視覺算法。

這壹切其實就是為了彌補沒有激光雷達等雷達傳感器和高精地圖的感知缺失,不過只要占用網絡這類技術能夠成熟穩定,其復制成本遠低於加裝其他昂貴的感知硬件,這部分至於能力到底怎麽樣,還得讓子彈再飛壹會兒。

除了特斯拉的車以外,我們最有可能接觸到的馬斯克的其他產品,就是在去年特斯拉AI DAY上大火的人形機器人了,這壹次馬斯克也帶來了最新的消息,不過有些打臉。

最新的展示視頻中,兩個人形機器人正在組裝壹個全新的機器人,有些像機器人在繁衍生息,視頻中也能看出這壹次展示的機器人並不能像之前AI DAY上的機器人那麽全能,而且馬斯克也親口承認了,去年展示的那個機器人根本沒法運作,讓大家充滿期待,又有些恐懼的Optimus目前還在不斷的完善中。

但是從長遠來看,馬斯克認為特斯拉的機器人業務可能比其汽車業務更有價值,而這壹願景取決於機器人能夠從事目前由人類完成的勞動。而且馬斯克認為今後人類與人形機器人的比例可能並不是1:1,機器人的數量可能會超過人類。此時的人形機器人已經可以自己生產自己了,把它應用到特斯拉車輛的生產中,也不無可能,人工智能開發完成後的低成本運營,對於較低制造過程中的成本會非常有幫助,因為不斷地降低成本是馬斯克壹直追求的,這壹次的發布會中,特斯拉的相關人員不斷地在提出關於降成本的各種消息。

進壹步降成本的特斯拉,有可能復制不同的“剎車門”事件?

特斯拉的工程師表示下壹代特斯拉車型的平臺,將減少75%的碳化矽使用,下壹代永磁電機將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而且能夠做到不損失能效,整車的制造成本能夠再下降1000美元。

之前有不少人都在議論特斯拉的壹體壓鑄技術,特斯拉這壹次還提到了還要提高更多結構的壹體化程度,就比如特斯拉要自研下壹代的車輛控制器,降低過多電子元器件帶來的高成本和復雜的優化成本,目前特斯拉車型序列中,控制器自研比例最高的是Cybertruck,能夠達到85%,預計下壹代車型的自研比例能夠達到100%。

但是這裏也會有我們的擔憂,特斯拉高度簡化電子系統和控制器,有可能帶來其他風險,這個不斷有新料爆出的“剎車門”問題,有壹定可能就是因為特斯拉的降成本導致的,當然現在還無法重現事故的完整場景,所以還沒有直接證據。

特斯拉還會繼續減少車身零部件數量,將車身拆分為幾大部分,下壹代汽車可以由更多人同時組裝,組裝成本降低50%。在制造裝車時,甚至可以做到***線生產,有些類似於在壹汽-大眾的生產線上技能看見探嶽,又能看到奧迪Q3壹樣,特斯拉可以再提升30%的生產效率。

從特斯拉的演示視頻中,我們能夠看到再制造ModelY車型時,電池、車輛地板和前排座椅是以壹個整體,被安裝在車輛上的,特斯拉的壹體化壓鑄技術、底盤電池等工藝,還可以減少工廠占地面積和其他成本,並且特斯拉的目標是每45秒造壹輛車。

而且馬斯克還表示,他不認為其他任何汽車制造商可以接近特斯拉的成本,而且特斯拉還會在其他國家再建立多座超級工廠。對於依靠成本定價的特斯拉來說,這壹套組合拳下來,已經完全表明了它還有大量的可講價空間,至於大家壹直在等的20萬以內的車型,價格甚至會更超乎大家的想象,按照特斯拉的成本和生產規模與速度來看,這臺大眾期待的車型甚至有可能與比亞迪海豚搶市場。

文章開通提到過,馬斯克要拯救地球,在綠色儲能方面,他要儲能240 TWH,可再生電力30 TW,這方面需要投資10萬億美元,另外還為地球使用可持續能源勾勒出壹條清晰的道路,呼籲大家擁抱太陽能等可持續的能源。

這些其實都是特斯拉這家大企業要去大展宏圖的願景了,落到消費者身上,這壹次在補能方面的壹個重磅消息是特斯拉充電樁將適配所有電動汽車。從2月28日起,特斯拉已經向其他電動汽車開放了首批10個超級充電站,這對於所有新能源車主都是壹個好消息,特斯拉之前是極少數不***享充電樁的車企了,如今特斯拉也張開了懷抱,當然特斯拉也是看到了自己的建樁成本要遠低於其他車企,自己能夠承受得住,才做出了這個選擇。

總結:

雖然這壹次發布會上沒有發布新車,但是其實處處都能看出特斯拉今後的新車會往何處發展,價格和成本更低,用更低成本的成熟智能化技術為更多用戶提供服務。特斯拉已經不止把壓力傳遞給了其他造車新勢力,也同樣傳遞給了豐田、大眾等傳統車企。至於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發展,其實可以算是特斯拉的下壹個增長點,現在還是在壹個布局階段,這部分的發展阻力可能比推行電動車的阻力更大,但是馬斯克所走的路,讓妳永遠捉摸不透。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路咖汽車,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