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帝汶獨立
1975年,在美蘇冷戰正酣的時代背景下,位於世界東方的亞洲,發生了兩起以大欺小的侵吞行為:壹起是南亞霸主印度,對鄰邦錫金小國的吞並;另壹起則是東南亞大國印尼,對新宣布獨立的東帝汶實行軍事占領。
印度吞並錫金後,將其劃為下屬的錫金邦;而印尼在軍事占領東帝汶後,也將它列為印尼的壹個省。為了穩固統治,印尼還對當地居民的反抗,進行了長期的殘酷鎮壓。
不過在1999年9月,印尼卻承認東帝汶。從此,東帝汶作為獨立國家加入聯合國。
令人不解的是,同樣是吞並,印度吞並錫金心安理得,得到國際認可。為何印尼在吞並東帝汶二十多年後,卻同意其獨立呢?
(東帝汶區位圖)
壹、殖民歷史不同。
印度之所以敢吞並錫金,首先是因為兩國有著同壹殖民宗主國。只要英國不反對,國際上會認為印度的行為,屬於內部的整合。畢竟錫金地小人少,外交和軍事都被印度控制著。
而印尼和東帝汶則不同。印尼最早是荷蘭在遠東地區的壹片殖民地,只是在其大大小小的島嶼之中,壹個名叫帝汶島的東部和西北海岸歐庫西地區,屬於葡萄牙的殖民地盤,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東帝汶。
雖然東帝汶處於印尼包圍之中,但是由於兩地的殖民宗主國不同,雙方無論在文化、宗教還是經濟上,都有著很大差別。
印尼吞並東帝汶後,東帝汶的宗主國葡萄牙,就從未間斷過對印尼的聲討。還利用北約成員國身份奔走呼號,爭取國際上對印尼的譴責施壓。
(東帝汶士兵)
二、民眾長期抗爭。
二戰之後,印尼宣布獨立,經過五年內戰後成立了印尼***和國,但當時的東帝汶卻仍然被其宗主國葡萄牙抓在手中。雖然當時的印尼對於東帝汶有著絕對的吞並實力,但他們卻不敢和葡萄牙作對,只能等待時機。
1974年時,葡萄牙發生內亂,新黨上臺後決定終止殖民主義,於是東帝汶得到壹個全民公投的機會。究竟是繼續緊跟葡萄牙,還是獨立自治?當時的東帝汶人內部分成了三派。
壹派是原葡萄牙時期的統治階級,這幫人主張緊跟葡萄牙,以維護自己的統治利益;另壹派則是印尼扶植的勢力,他們按照印尼的意思,放棄獨立和跟隨葡萄牙,加入印尼大家庭;最後壹派則堅持獨立,認為跟著別人混,永遠不會比自治更自由更有前途。
三派之間的爭論很快演變成內戰。1975年11月28日,革命黨率先宣布東帝汶獨立,並立刻得到蘇聯、古巴及我國等紅色陣營國家的承認。
於是,繼承荷蘭資本主義的印尼,就以消滅***產主義的借口,出兵30萬占領東帝汶。並將當地劃為印尼的壹個省,實現了吞並目標。
可歷史和文化的差異,使得東帝汶人對於印尼的吞並和統治,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抗爭。而印尼當局則用血腥鎮壓回以顏色。近二十年來,人口近100萬的東帝汶,在沖突中死去的人數達到20萬人。
(印尼總統哈比比)
三、國際社會施壓。
印尼的暴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註,世界各國紛紛支持東帝汶獨立,過去礙於美國面子,不好出面的澳大利亞等國,更是大張旗鼓,要求聯合國介入,保證東帝汶人權和社會安全。
1998年澳大利亞率先承認東帝汶獨立,印尼背後的美國不願得罪五眼聯盟的鐵桿盟友,也暫停了對印尼的武器援助。
蘇哈托下臺後,新上任的印尼總統哈比比為了改善國際形象,解除各國對印尼的制裁,同意在東帝汶問題上讓步。並在1999年8月30日舉行東帝汶全民公投,最終結果78.5%的投票者贊成獨立。
但印尼扶持的武裝分子,仍然向獨立力量展開攻擊。這些人其實就是印尼的軍隊。於是葡萄牙和澳大利亞向印尼的靠山美國施加壓力,美國只得向印尼叫停。
9月20日,在聯合國授權下,以澳大利亞為首的8000維和部隊進駐東帝汶,接替印尼軍隊維持當地治安。隨後聯合國過渡行政局接管東帝汶內政外交事務。
2002年5月20日,東帝汶***和國宣告成立,印尼隨即承認東帝汶,並與之建交,長達37年的東帝汶獨立運動終於落下帷幕。
東帝汶被吞並三十多年後,還能實現獨立建國的事實說明,小國想要在弱肉強食的世界生態中生存,除了堅持不懈的抗爭,背後壹定要有大國勢力支持,而這壹切,卻都是錫金所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