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打假為什麽引起觀眾逆反心理
何潤東這般澄清也被諸多網友吐槽。有網友表示“央視找了好多托啊。”也有粉絲力挺何潤東是無辜的,還有很多網友調侃到“感謝何潤東,讓這麽嚴肅的打假晚會搞得這麽歡樂。”(2013,3,16“中國網·娛樂中心”《何潤東點評央視315 後綴“8點20發”引爭議》)
或許是因為何潤東是位明星,所以“中國網”才有意將這則報道,放在了“娛樂中心”的頁面上,但誰料想這卻成了“無巧不成書”。就因為那個“大概8:20發”,打假的央視反被人“打假”。於是央視小小的演播廳舞臺被壹下子放大,成了960萬平方公裏的大舞臺,於是壹場網絡“狂歡”在那裏此起彼伏、高潮叠起。
何潤東已經“描”過壹次了,“22點,何潤東發布微博,聲稱賬號被盜”,此前所發生的動作是“該微博被火速刪掉後何潤東賬號再次發布潔版#315在行動#微博”。只不過後來的動作,似乎有點或畫蛇添足、或弄巧成拙之感,反而有了越描越黑之嫌。
央視當然不會這麽笨,應該不會做越描越黑之事,只不過盡管不描,但也不見得很“白”。因為那個後綴“大概8:20分發”,好像已經是壹個渾身是嘴也說不清的事,但僅此而已?並非!如果我們能看懂其中的壹個情節,好像也有點那個什麽什麽吧。
起初是節目開場播了4次360的廣告,這個時候電視觀眾可能還沒有什麽想法,即使有人想也可能會自然而然地想著,怕是360投了廣告吧;接下來問題有點出來了,在開場前4個環節中,中間有3個環節的場外互動。而在這裏四大門戶分別用了新浪微博大屏、搜狐新聞客戶端、騰訊微信等三個平臺。於是問號來了!咦?網易呢?呵呵,隨著接下來網易郵箱的被曝光,大家終於明白,原來網易被留在了等待“開涮”的位置上。於是又壹個問號來了,接下來所曝光的事,真的只有網易存在?不得其解!
如果問題到了這裏作罷那也算了,但現場的情況並非如此。我有意反復看了晚會的開場部分,有意註意了主持人的細數主辦單位。呵呵,竟有16個國家權威部門,與央視聯辦這場晚會呢。但怪在哪裏?如果這16家權威部門能壹直“垂直”到基層,如果在“垂直”的同時,那些“垂直”的線條又能相互聯結,那不是壹張打假的天羅地網?但為啥這張天羅地網沒結起來?為啥制假造假的事那麽多?甚至蘋果公司竟敢挑釁“消費者權益法”,我們竟無以應對?如果這張天羅地網結起來了,“3.15晚會”還有多少料可報?且晚會的內容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為啥不對那些有意無意容忍制假造假,或毫無作為的管理部門,來壹個殺壹儆百?而晚會中觸目驚心的壹幕幕,不正是對那些管理部門的重重耳光?不說明央視在“選擇”內容時,太過顧此失彼?
說到顧此失彼,我想到了本次“3.15晚會”的三大顧此失彼。壹是只曝制假企業(當然應該曝,這是沒有問題的)而不曝管理部門,不知孰重孰輕;二是在曝“網易”時,沒有想到會不會“殃及池魚”;三是在打假的晚會上,因為壹個“大概8:20發”的出現,令自己有了作假之嫌。於是問題來了,人們可不可以問,“3.15晚會”邊打假邊作假,央視操守何在?
在打假的晚會上自己作假,終於讓央視成了人們的娛樂對象,正如網友“假行僧往事”所說,“臥槽,打假這麽嚴肅的事,讓@何潤東給搞的這麽歡樂”。如果人們往深裏究,這壹次的“這麽歡樂”,不正是央視自己搞起來的?
毛病在哪裏?“壹家獨大”慣了,只知道暢快淋漓曝別人,卻從來沒想到竟會有別人曝自己的光,所以才有恃無恐搞出壹個什麽“大概8:20發”。
行筆至此時我突然想到壹件事,這壹次的“3.15晚會”,央視不是以四個標點符號“?,!……,=”作為了篇章創意?而現在,不正是這四個標點符號,讓央視攤上大事兒了?且最後的那個“=”,不正是那個“攤上大事兒”的最終註腳?打假=作假,呵呵,別有壹番情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