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糖葫蘆為線索寫作文
“都說冰糖葫蘆兒酸,酸裏面它裹著甜。?象征幸福和團圓連成串,沒有愁來沒有煩。”身後傳來了壹首耳熟能詳的《冰糖葫蘆》的歌。禁不住誘惑的我,回頭壹看,紅彤彤的紅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簽子上,外面裹著晶瑩透明的糖稀,老奶奶把壹只只糖葫蘆串插在草靶上,像壹顆結滿碩果的小樹,煞是誘人。我咽了壹口口水,想打消這個吃的念頭,但不爭氣的肚子大聲叫著:“去買壹串吧,我餓了!”我還是禁不住肚子的考驗,拿了5元錢,向身後跑。
壹個個小紅果串在細細的竹簽上,害羞地的探出腦袋。“奶奶,這個多少錢壹串?”“4元也有,3元也有。”那我來壹串4元的吧!說著,奶奶就從草靶上拿下壹串冰糖葫蘆,用紙包好後,輕輕地遞給我。我迫不及待地撕開紙,貪婪地舔著山楂外的冰糖。甜而不膩,酸不倒呀,壹口咬下去,“咯崩”壹聲,嘴裏就會不由自主地發出快樂的響聲。
要說這冰糖葫蘆,它還有壹段傳說。南宋時,黃貴妃病了,禦醫用了許多藥都治不好。皇上只好張榜求醫。壹位郎中揭榜進宮,為黃貴妃診脈後說:“只要用冰糖與紅果煎熬,每頓飯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準會好。”半月後,黃貴妃的病果然好了。後來,這種吃法傳到民間,老百姓又把它串起來賣,就成了今天的冰糖葫蘆。
希望,妳也會愛上冰糖葫蘆酸酸甜甜的味道。
2. 以 糖葫蘆的制作 為題,寫壹篇說明文,字數400字左右窗外的雨淅瀝瀝的下著,而我的心情仿佛也如那天氣壹般,陰沈沈的。
打開傘走出家門,外面的行人在急促的奔走著,我打著傘漫無目得地走在雨裏,突然,壹抹鮮紅的顏色闖入眼簾,是壹個賣糖葫蘆的老爺爺在棚子底下避雨,摸了摸口袋裏的幾元錢,快步走上去,買了壹支,便就離去了。我壹口壹口的品嘗著,往日的記憶全湧上了腦海…… 思緒回到了我的童年,那時候,我最愛吃的零食就是爺爺給我弄得糖葫蘆了,壹層壹層的糖,咬壹口,又酸又甜,過了很久,那種酸甜的味道還彌漫在舌蕾,久久不散,令人回味無窮。
那時候,爺爺總是笑呵呵的抱著我說:“小孫女呀,妳長大著還會為爺爺弄糖葫蘆嗎?”我用自信滿滿的聲音對爺爺說:“會的,我會為爺爺弄好多好多的糖葫蘆,上面都由好厚好厚的糖那!”爺爺聽後,樂得合不上嘴。從那以後,見了人就說“我的小孫女可孝順、可懂事了”那時的我,總是把胸脯挺得高高的,聽著別人的贊賞,心裏樂滋滋的。
不知從何時起,隨著學業的增加,我和爺爺在壹起的時間越來越少,和爺爺聊天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每次爺爺想找我聊天時,我總是心不在焉的聽得,不想聽的時候,便擺擺手,對爺爺說:“爺爺我出去玩了”那時的我沒看見爺爺失望的臉……想到這裏,愧疚感頓時湧上了心頭,我趕緊跑回家,按下了那好久沒播的電話號碼,爺爺的聲音在電話那頭顯得格外的清晰“爺爺,過幾天我回老家,給妳做糖葫蘆”爺爺欣喜的聲音傳來:“丫頭,我等著妳呀”這回我堅定的點了點頭,說:“爺爺,我會的!”放下電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我站在窗前,撩開厚重的窗簾,壹縷明媚的陽光灑向屋裏,暖洋洋的,好像是對我的贊同,陽光下,我看到了壹種美麗的光芒,那光芒久久不散……。
3. 關於糖葫蘆的作文我給妳提點意見啊 我覺得 寫冰糖葫蘆的作文還是要查壹查相關的資料的 首先是開頭 有首歌叫冰糖葫蘆 妳可以以那個開頭啊 都說冰糖葫蘆兒酸 酸裏面塔透著那甜 都說冰糖葫蘆兒甜 可甜裏面透著那酸…… 然後就開始引入主題了 其實在些這個題目的時候 妳應該想好 妳要表達的是什麽 冰糖葫蘆 壹般都是小孩吃的東西 小孩吃的東西自然離不開大人 那麽就是妳要寫的是什麽 母愛 或者是親情 我認為從第二段開始 樓主妳就要開始寫冰糖葫蘆的歷史了 老北京的冰糖葫蘆 適當的提到冰糖葫蘆的做法呀 老北京那些街頭人怎麽叫賣的呀 還有冰糖葫蘆小孩吃著多麽的開心之類的 要寫的洋洋灑灑壹點 所以這些不能局限於壹個段落 應該分開 有點層次如果覺得有困難 可以看看老舍先生的書 從中吸取壹些風格 老北京的那種特有的風格 可能對妳的寫作有幫助 然後再文章後面 要拉回來 冰糖葫蘆 是壹份童年的記憶 是壹份美好 要從這點開始 寫到自己的童年 寫到妳與冰糖葫蘆的故事 當然 最好是短小精悍的那種 編編故事也是無所謂的 但是要有真實的更好 最後有個感情的升華 讓妳忘不了那份情那份愛 希望我說的對妳有幫助吧。
4. 描寫冰糖葫蘆的作文冰糖葫蘆是中國人喜愛的壹種零食,尤其受到北方人的鐘愛。
在北京,沿街叫賣的冰糖葫蘆已經成為城市的壹景,幾乎壹年四季都能看到。 壹支支穿滿晶瑩剔透的紅果的小棒,壹律亂箭般插在稻草稭捆紮成的草靶上,微微探出街頭,誘惑著來往的行人。
甜而不膩,酸不倒牙,壹口咬下去,咯崩壹聲脆,嘴裏會不由自主地發出快樂的響聲。北京過年的象征 當年壹到冬季,老北京的街巷胡同裏就會傳來“冰糖葫蘆,冰糖葫蘆……”的叫賣聲。
春節更是冰糖葫蘆大賣的時候。《京華春夢錄》壹書中記載:“歲朝之遊,向集廠甸”。
“迨興闌遊倦,買步偕返,則必購相生紙花,乃大串糖葫蘆,插於車旁,疾駛過市,途人見之,成知為廠甸遊歸也。”糖葫蘆成為北京入歲時逛廠甸的標誌,也成為北京人過春節的象征。
今天,價廉物美的冰糖葫蘆依然是北京的知名小吃。現在不僅在春節熱賣,而且在五壹、十壹等節假日也熱賣,越賣越紅火。
花樣翻新,種類繁多,除了紅果(山楂)外,有山藥的、山豆子的、橘子的、荸薺的、香蕉的、獼猴桃的,還有紅果夾餡的:蜜桃餡、豆沙餡、棗泥餡等,有時是水果混合穿在壹起,顏色非常誘人。 小小糖葫蘆治了疑難病 冰糖葫蘆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相傳大約起源於南宋紹熙年間。
那年皇帝最寵愛的黃貴妃有病了,禦醫用了許多貴重的藥品,都沒起到什麽效果。皇帝見愛妃日益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後只好張榜求醫。
壹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為黃貴妃診脈後說:“只要用冰糖與紅果(即山楂)煎熬,每頓飯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準會見好。”開始大家還將信將疑,好在這種吃法還合貴妃的口味。
黃貴妃按此辦法服後,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開了愁眉。後來這種做法傳到民間,老百姓又把它穿起來賣,就成了今天的冰糖葫蘆。
現代醫學檢測證明,山楂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蔔素等多種營養物質和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是身體的“腸道清道夫”,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廢物的排泄。此外,山楂中還含有多種活性物質,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心臟活力,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和膽固醇等作用。
也許是黃貴妃所食的山珍海味積住了消化道而致病,小小山楂正好對癥吧。 做糖葫蘆關鍵看火候 制作冰糖葫蘆既簡單又不簡單,關鍵技術是熬糖。
冰糖其實是砂糖,放在紅銅或黃銅的大勺裏熬。熬的時候壹要註意火候,火候不到容易發黏,吃時會粘牙;而火候太大,不僅顏色重且吃起來發苦。
二要把握稠度,稠了蘸不起來,稀了掛不住。另外要將山楂去核,去核不能將山楂壹切兩半,要用小刀在山楂的中間壹轉。
將核取出後用竹簽穿上,然後放到熬好的熱糖裏滾壹下,熱糖冷卻後,便成為晶瑩透明的糖葫蘆了。 由於糖的品質、熬的技術和山楂的品質等有高下之分,糖葫蘆的品質自然也就有高下之分。
過去,壹般老百姓認為冰糖葫蘆做得最好的是兩家,壹家在東安市場,壹家是北京琉璃廠的信遠齋。壹到農歷十月,這兩家的冰糖葫蘆就開始上市了。
逛了東安市場的人如果沒吃那裏的冰糖葫蘆,不免有些遺憾。信遠齋的冰糖葫蘆當時可稱糖葫蘆中的精品,梁實秋先生在《雅舍談吃》壹文中記述道:冰糖葫蘆“以信遠齋所制為最精,不用竹簽,每壹顆山裏紅或海棠均單個獨立,所用之果皆碩大無比,而且幹凈,放在墊了油紙的紙盒中由客攜去”。
糖葫蘆裏的幸福童年 我的壹個朋友是冰糖葫蘆的崇拜者,不管是不是節假日,她總要不時地買回家幾串。她告訴我,她從小就特別喜歡吃冰糖葫蘆,那甜甜的酸酸的味道對她有著極大的誘惑力,每當聽到“冰糖葫蘆……”她總是央求爸爸媽媽,然後和姐姐弟弟妹妹們壹起出去買。
那個年代經濟拮據,買壹串冰糖葫蘆的錢可以買五個饅頭,不是每家大人都能滿足孩子們的要求的。但是她母親經不住孩子們的央求,總是壹邊說著女孩子的嘴不能太饞,壹邊從口袋裏拿出錢包,掏出錢讓她去買。
她富有詩意地說:“冰糖葫蘆簡直就是我們幸福的童年。妳看,壹個個冰糖葫蘆,紅紅的圓圓的,不就像我們童年時那紅撲撲的圓臉蛋嗎?我們吃著冰糖葫蘆長大的日子,不就像是用竹簽壹個壹個穿起來的山裏紅嗎?所有的女孩子都喜歡吃冰糖葫蘆,都喜歡在壹串串甜蜜的夢想裏流連忘返。”
糖葫蘆好吃歌也甜 1997年,流行歌手馮小泉壹曲《冰糖葫蘆》紅遍大江南北,並獲中國十大金曲獎。歌中唱道:“都說冰糖葫蘆兒酸,酸裏面它裹著甜……冰糖葫蘆好看它竹簽兒穿,象征幸福和團圓,把幸福和團圓連成串,沒有愁來沒有煩……”唱得多麽好啊!把幸福和團圓連成串,沒有愁來,沒有煩,充分表達了普通老百姓渴望幸福的美好心願。
材料來源:京味坊冰糖葫蘆/News_view?id=639。
5. 用《冰糖葫蘆》為題寫壹篇不少於400字的作文427字冰糖葫蘆冰糖葫蘆是壹種流傳於民間的風味小吃,每逢舉行盛大的節日時它便成了必不可少的東西.每次趕廟會或元宵節我都會買上好幾串,壹邊品嘗它的美味壹邊無憂無慮的玩耍著.是最美好不過的事情了.冰糖葫蘆的做法十分簡單.聽媽媽說要先用小刀將山楂的籽兒挖掉,再用幹靜的竹簽將它們壹個壹個串起來,最後把熬好的糖漿均勻地塗在山楂上再晾上幾分鐘等糖凝固了套上壹個紙袋,壹串香甜可口的冰糖葫蘆便做好了.糖葫蘆的形狀和顏色也十分惹人喜愛.妳瞧!壹個個圓溜溜的大山楂披著金黃色的糖衣串在竹簽上.大紅色加上微黃色的糖衣顯得多麽喜慶,多像壹個個被掛起來的小紅燈籠,在陽光的照射下還有壹點白色的亮光,怪不得在許多喜慶的場合下都會有它的身影.吃糖葫蘆也別有壹番情趣.我總是習慣性地把它外面那甘甜的糖衣吃掉,然後再品味山楂的酸味,有幾次我嘗試壹口吞壹個那滋味也毫不遜色於細嘗,壹口壹個,酸酸甜甜的味道絕對會使妳沈醉其中.我喜歡吃冰糖葫蘆,因為它不僅味道香甜,更重要的是它的吉祥,喜慶的象征。
6. 怎麽寫關於壹篇冰糖葫蘆的作文那時候,我們住在壹個村子裏,我卻十分愛吃香味迷人的冰糖葫蘆。可是,村裏沒有賣的。為了滿足我小小的要求,爸爸媽媽在上下班的路上總會給我買些,帶回家。
說來也奇怪,冰糖葫蘆壹串有六個,前五個夾著各味的果醬,最後壹個是酸酸的,原滋原味。因此,我不愛吃最後的那個,總在沒有人發現時餵給小狗黃黃。
有壹天,我吃完了前五個,正要扔掉最後壹個,媽媽發現了,急忙說:“別扔,別扔,我最愛吃這個了!”聽了媽媽的話,我信以為真:我不愛吃最後的,媽媽卻偏偏愛,那真是兩全其美喲!
那天上幼兒園,爸爸給我買了兩串冰糖葫蘆,放學後,我連忙找到媽媽,小心翼翼地從紙帕裏把剩下的兩個冰糖葫蘆遞給她,媽媽笑了笑,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後來,家庭富裕了,媽媽也漸漸開始吃起了夾心冰糖葫蘆。我感到很奇怪:媽媽不是不愛吃夾心的嗎?難道是口味變了?還是……?
現在,我長大了,也終於明白了:媽媽當時撒謊說自己不愛吃夾心的是因為愛我,見我吃得香舍不得吃,吃最後壹個是覺得,扔掉怪可惜的。原來,媽媽也愛吃糖葫蘆呀!
最後壹個冰糖葫蘆給我留下永久的回憶……
7. 作文:我和糖葫蘆的故事我的家鄉在北京,北京是我們中國的首都,從小就受到很多傳統文化影響的我很喜歡中國的傳統的東西,雖然我們北京有很多小吃,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北京的傳統美食冰糖葫蘆。
冰糖葫蘆的樣子真好看。它披著金黃的糖衣,紅紅的山楂上布滿了白色的芝麻,像小姑娘臉上上可愛的青春痘。那圓溜溜的山楂串在竹簽上,又像極了壹個個小燈籠。
看著色澤紅潤,形狀可愛的糖葫蘆,我忍不住輕輕舔了舔光亮光亮的糖衣,甜滋滋的。我壹口咬下去,咯嘣壹聲脆,嘴裏頓時有壹種歡快的聲音。糖葫蘆酸酸甜甜的,吃完還想吃,讓我回味無窮。
冰糖葫蘆不僅好吃,而且還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功效。它富含維生素C、果膠和多種有機酸,還可以散淤血助消化。
出冰糖葫蘆有兩個註意事項:壹是冰糖葫蘆不易保存,要現買現吃。二是竹簽頂端是尖尖的,要防止弄傷嘴巴。
聽了我的介紹,大家都流口水了吧,那就趕快買壹串吧!
8. 關於糖葫蘆的作文母親節就要到了,給親愛的媽媽送什麽禮物呢?是送賀卡、小禮物還是其它什麽呢,我實在拿不定主意。
當聽到老師布置的母親節活動——給媽媽做糖葫蘆的消息時,我高興地蹦了起來。真想那個時刻快點到來啊! 終於盼到星期六了。
在 潘 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集體做起了糖葫蘆。妳看,我們帶來了各式各樣的水果,有蘋果、桂圓、梨等等。
看著這麽多水果,真是口水都快要流出來了,我們也就迫不及待地做了起來。先把水果切成各種形狀,有長方體的,有半圓形的,也有圓柱形的等等。
同時還要準備壹些白砂糖,幹什麽呢?告訴妳吧,用於沾糖用的。 做糖葫蘆最關鍵的熬糖環節開始了。
要先放壹些水,再放多壹點的糖。先開大火,等有了泡沫再關小火,直到有了黃色泡沫才行。
註意熬糖的時候不要燙著手。終於開始沾糖了,沾糖的時候把水果往鍋裏沾幾下就行了。
再用竹簽把沾好的水果壹個個串起來。沾好糖的糖葫蘆真像壹個個水晶水果,真好看! 註意壹定要糖脆了再吃。
糖可真甜啊,壹直甜到了我的心裏。我想媽媽收到我用心做的糖葫蘆,臉上壹定會綻放出燦爛的笑容的。
9. 以往事為題的冰糖葫蘆式作文“賣冰糖葫蘆,壹元壹串!”這陣陣叫賣聲,把我從甜甜的夢裏拉了出來。
我拉開窗簾向外望去,看到的是壹個小車上的玻璃箱裏那壹排排晶瑩鮮亮的冰糖葫蘆,這不禁使我想起了往事。
那也是壹年冬天,我從家出來,四處閑逛,看到壹個老爺爺推著車子在賣冰糖葫蘆,我走上前去買了壹串,咬了壹口,甜甜的,脆脆的,十分好吃,我不由自主地問:“老爺爺,這是什麽地方的冰糖葫蘆,這麽好吃?”“孩子,這妳不可以不知道呀,這是咱家鄉的冰糖葫蘆呀!”於是,我從那時起就知道了,家鄉的冰糖葫蘆是最好吃的。
那老爺爺還告訴我冰糖葫蘆的制作方法:首先把山楂洗凈,再把裏面的籽拿出來,接著用簽子把山楂穿成串兒,然後熬糖漿,最後把串成串的山查蘸上糖漿,並凍上,這樣,冰糖葫蘆就做成了。
我回收了思緒,又向窗外望去,那個賣冰糖葫蘆的阿姨似乎要走,我忙以最快的速度拿了壹元錢並胡亂套了壹件外套飛奔下樓,我跑到阿姨身邊說:“阿姨,我要買冰糖葫蘆。”說完,我便仔細看了起來。
這兒的冰糖葫蘆有山楂的、蜜棗的、香蕉的、海棠的……更好玩的是,還有壹種冰糖葫蘆是山楂和香蕉是粘在壹起的,我問阿姨這個叫什麽,阿姨告訴我這叫“兄弟連心”。我從來沒有吃過,便買了壹串來嘗壹嘗,結果粘的我臉上全都有糖,我笑了,說:“阿姨,這是咱家鄉的冰糖葫蘆吧!”阿姨說:“真聰明。”我又笑了,因為我能記得家鄉的冰糖葫蘆的味道,所以我認定了,這是家鄉的冰糖葫蘆。
冰糖葫蘆,我愛妳!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