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靈染色剪紙的基本信息
廣靈剪紙當地俗稱 “窗花”,大部分出自世世代代不知名的農民藝術家之手,作品取材於戲曲人物,鳥蟲魚獸,還有對農村現實生活的描繪等。《漢書》說:“上之所化為風,下之所化為俗。”廣靈剪紙關於漢族民間禮儀活動的剪紙是主要的壹種類型,表現人們在不同歲時節令和人生禮儀的民間風俗。正月初壹家家掛春幡、剪門神、貼窗花,除舊去新,壹派喜慶氣氛;正月十五鬧花燈,燈上要貼各種剪紙,更加絢麗引人;二月二龍擡頭,龍、牛等相關圖案剪出來,以祈風調雨順;三月清明節,祭品上要擺放剪紙,表達懷祖之情;五月端午節,家家門上要貼“五毒”、公雞,以之避疫;七月七日乞巧節,姑娘相聚壹起,剪花樣、賽智慧;十月壹日寒衣節,晉北地區用五色紙剪成寒衣,或做成衣、帽、鞋、被種種式樣,在門前或墳地焚燒,寄托生者對亡人的哀思。還有在孩子滿月、慶婚嫁等禮俗中象征美滿吉祥的各種剪紙紋樣出現,對研究晉北地區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