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而不損則溢,盈而不持則傾。出於哪兒?
註保持著而使它盈滿。《國語·越語》:“夫國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傾,
有節事。註:持,守也;盈,滿也。按器滿易復,欲保守之,務宜謹慎,國家之守成亦
然,故雲。”《後漢書》申屠剛《對策》曰:“持滿之戒,老氏所慎。”《史記·樂書
》:“滿而不損則溢,盈而不持則傾。”
莊子說:“尼滿則傾危。”
《荀子·宥坐篇》:“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歌器焉。弟子挹水而註之,中而
正,滿而復,虛而歌。孔子唱然嘆曰:籲!惡有滿而不復者哉!”
宋常星說:“持盈者。取喻盈滿之器,恐有傾失之患。持盈之事,不止壹端,如
官極高品,富比陶朱,聲色惟恐其不足,利祿惟恐其不長,終日防危慮險,小心之狀,
與持盈者何異?”
陳鼓應說:“執持盈滿,含有自滿自驕的意思。”
(2)不若其已:
註不如讓它自行停止。已,止也。
宋常星說:“故持之於盈,不如已之而不持,可也。已之而不持,則持盈之勞不
用,傾失之患不生,身心得其安逸,其不善乎?”
(3)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校帛書甲本報掩;乙本作“╳(扌短)而允之”。傅本作“╳而棁之”。王
本作“揣而棁之”。王弼註:“既揣末令尖,又銳之令利。”“棁”亦作“銳”字解。
現據王本寫定。
註錘擊著而使它銳利,不可能長久地保存。
(4)金玉滿室,莫之能守:
校帛書作“金玉盈室”。傅本如此,從之。王本“室”作“堂”。
註黃金美玉堆滿室內,沒有辦法能守護它。
劉驥說:“金玉滿堂,累於物也。累於物,則欲之者多,故莫之能守。”
劉師培說:“金玉必累,戒之在貪。”
周紹賢說:“貪夫不擇手段,聚斂貨財,必然招致寇盜之害。”
(5)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校帛書作“貴富而驕,自遺咎也”。傅、王本如此,從之。
註富貴而且驕傲淩人,自己給自己遺留下災咎。富,《辭海》:“豐厚充滿
之謂。《書·洪範》:二曰富。疏:家豐財貨也。《莊子·天地》:有萬不同之謂富。
”貴,《辭海》:“位尊曰貴。”驕,《辭海》:“矜誇也,放縱也。”
範應元說:“富貴而驕奢,則喪身而殃後矣。”
劉驥說:“富貴而驕,害於德也。害於德,則攻之者眾,故自遺其咎。”
周紹賢說:“富貴易遭人忌,而再加驕傲,豈非自造咎戾,自取災禍乎?”
(6)功遂身退:
校帛書甲本作“功述身苗”,余損掩;乙本如此,從之。傅本作“成名功遂
身退”。王本同乙本。
註功業成就了,引身隱退。
成玄英說:“退身隱行,行自然也。”
(7)天之道也:
註這是宇宙自然的大道啊。
成玄英說:“天者,自然之謂也。”“能為是者,深合天真之道也。”
吳澄說:“天之道,虛而不盈,故四時之序,成功者去。”
範應元說:“陰陽運行,功成者退,天之道也。人當效天,故自古及今,功成名
遂而身不退者,禍每及之。老子之言,萬世龜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