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閥門?
1,簡介
電動閥門簡單地說就是用電動執行器.控制閥門,從而實現閥門的開和關。其可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分為電動執行器,下半部分為閥門。
優點:對液體介質和大管徑氣體效果好,不受氣候影響。不受空壓氣的壓力影響。
缺點:成本高、在潮濕環境不好。
2,操作原理
電動閥門通常由電動執行機構和閥門組成。電動閥門使用電能作為動力來通過電動執行機構來驅動閥門,實現閥門的開關動作。從而達到對管道介質的開關目的。
電磁閥是電動閥門的壹個種類;是利用電磁線圈產生的磁場來拉動閥芯,從而改變閥體的通斷,線圈斷電,閥芯就依靠彈簧的壓力退回。
3,用途
電動閥門:用於液體、氣體和風系統管道介質流量的模擬量調節,是AO控制。在大型閥門和風系統的控制中也可以用電動閥門做兩位開關控制。
4,操作方法
A 操作前的準備
A.1 操作閥門前,應認真閱讀操作說明。
A.2 操作前壹定要清楚氣體的流向,應註意檢查閥門開閉標誌。
A.3檢查電動閥門外觀,看該電動閥門是否受潮,如果有受潮要作幹燥處理;如果發現有其他問題要及時處理,不得帶故障操作。
A.4 對停用3個月以上的電動裝置,啟動前應檢查離合器,確認手柄在手動位置後,再檢查電機的絕緣、轉向及電氣線路。
B 電動閥門操作註意事項
B.1 啟動時,確認離合器手柄在相應位置
B.2 如果是在控制室控制電動閥,把轉換開關打大REMOTE位置,然後通過SCADA系統控制電動閥門的開關。
B.3如果手動控制,把轉換開關打在LOCAL位置,就地操作電動閥門的開關,電動閥門開到位或者關到位的時候它會自動停止工作,最後把運行轉換開關打到中間位置。
B.4 采用現場操作閥門時,應監視閥門開閉指示和閥桿運行情況,閥門開閉度要符合要求。
B.5 采用現場操作全關閉閥門時,在閥門關到位前,應停止電動關閥,改用微動將閥門關到位。
B.6 對行程和超扭矩控制器整定後的閥門,首次全開或全關閥門時,應註意監視其對行程的控制情況,如閥門開關到位置沒有停止的,應立即手動緊急停機。
B.7 在開、閉閥門過程中,發現信號指示燈指示有誤、閥門有異常響聲時,應及時停機檢查。
B.8 操作成功後應關閉電動閥門的電源。
B.9 同時操作多個閥門時,應註意操作順序,並滿足生產工藝要求。
B.10開啟有旁通閥門的較大口徑閥門時,若兩端壓差較大,應先打開旁通閥調壓,再開主閥:主閥打開後,應立即關閉旁通閥。
B.11 收發清管球(器)時,其經過的球閥必須全開。
B.12 操作球閥、閘閥、截止閥、蝶閥只能全開或全關,嚴禁作調節用。
B.13 操作閘閥、截止閥和平板閥過程中,當關閉或開啟到上死點或下死點時,應回轉1/2~1圈。
5,維護
日常電動閥門維護保養
1、電動閥門應存幹燥通風的室內,通路兩端須堵塞。
2、長期存放的電動閥門應定期檢查,清除汙物,並在加工面上塗防銹油。
3、安裝後,應定期進行檢查,主要檢查項目:
(1)密封面磨損情況。
(2)閥桿和閥桿螺母的梯形螺紋磨損情況。
(3)填料是否過時失效,如有損壞應及時更換。
(4)電動閥門檢修裝配後,應進行密封性能試驗。
運行中的電動閥門,各種閥件應齊全、完好。法蘭螺紋和支架上的螺栓不可缺少,螺紋應完好無損,不允許有松動現象。手輪上的緊固螺母,如發現松動應及時擰緊,以免磨損連接處或丟失手輪和銘牌。手輪如有丟失,不允許用活扳手代替,應及時配齊。填料壓蓋不允許歪斜或無預緊間隙。對容易受到雨雪、灰塵、風沙等汙物沾染的環境中的電動閥門,其閥桿要安裝保護罩。電動閥門上的標尺應保持完整、準確、清晰。電動閥門的鉛封、蓋帽、氣動附件等應齊全完好。保溫夾套應無凹陷、裂紋。
不允許在運行中的電動閥門上敲打、站人或支承重物;特別是非金屬電動閥門和鑄鐵電動閥門,更要禁止。
6,選購
閥門電動裝置是實現閥門程控、自控和遙控不可缺少的設備,其運動過程可由行程、轉矩或軸向推力的大小來控制。由於閥門電動裝置的工作特性和利用率取決於閥門的種類、裝置工作規範及閥門在管線或設備上的位置,因此,正確選擇閥門電動裝置,對防止出現超負荷現象(工作轉矩高於控制轉矩)至關重要。通常,正確選擇閥門電動裝置的依據如下: 操作力矩:操作力矩是選擇閥門電動裝置的最主要參數,電動裝置輸出力矩應為閥門操作最大力矩的1.2~1.5倍。
操作推力:閥門電動裝置的主機結構有兩種:壹種是不配置推力盤,直接輸出力矩;另壹種是配置推力盤,輸出力矩通過推力盤中的閥桿螺母轉換為輸出推力。
輸出軸轉動圈數:閥門電動裝置輸出軸轉動圈數的多少與閥門的公稱通徑、閥桿螺距、螺紋頭數有關,要按M=H/ZS計算(M為電動裝置應滿足的總轉動圈數,H為閥門開啟高度,S為閥桿傳動螺紋螺距,Z為閥桿螺紋頭數)。
閥桿直徑:對多回轉類明桿閥門,如果電動裝置允許通過的最大閥桿直徑不能通過所配閥門的閥桿,便不能組裝成電動閥門。因此,電動裝置空心輸出軸的內徑必須大於明桿閥門的閥桿外徑。對部分回轉閥門以及多回轉閥門中的暗桿閥門,雖不用考慮閥桿直徑的通過問題,但在選配時亦應充分考慮閥桿直徑與鍵槽的尺寸,使組裝後能正常工作。
7,安裝註意事項
電動閥門的電動裝置是用於操作閥門並於閥門相連接的裝置之壹。該裝置由電力來驅動,其運動過程可由行程、轉矩或軸向推力的大小來控制。由於閥門電動裝置應有的工作特性和利用率取決於閥門的種類、裝置的工作規範及閥門在管線或設備上的位置。因此掌握閥門電動裝置正確的選擇;考慮防止超負荷(工作轉矩高於控制轉矩)的發生就成為至關重要的壹環。
電動裝置的正確選擇應依據
1.操作力矩:操作力矩是選擇閥門電動裝置的最主要的參數。電動裝置的輸出力矩應為閥門操作最大力矩的1.2~1.5倍。
2.操作推力:閥門電動裝置的主機結構有兩種,壹種是不配置推力盤的,此時直接輸出力矩;另壹種是配置有推力盤的,此時輸出力矩通過推力盤中的閥桿螺母轉換為輸出推力。
3.輸出軸轉動圈數:閥門電動裝置輸出軸轉動圈數的多少與閥門的公稱通徑、閥桿螺距、螺紋頭數有關,按M=H/ZS計算(式中:M為電動裝置應滿足的總轉動圈數;H為閥門的開啟高度,mm;S為閥桿傳動螺紋的螺距,mm;Z為閥桿螺紋頭數。)
4.閥桿直徑:對於多回轉類的明桿閥門來說,如果電動裝置允許通過的最大閥桿直徑不能通過所配閥門的閥桿,便不能組裝成電動閥門。因此,電動裝置空心輸出軸的內徑必須大於明桿閥門的閥桿外徑。對於部分回轉閥門以及多回轉閥門中的暗桿閥門,雖不用考慮閥桿直徑的通過問題,但在選配時亦應充分考慮閥桿直徑與鍵槽的尺寸,使組裝後能正常工作。
5.輸出轉速:閥門的啟、閉速度快,易產生水擊現象。因此,應根據不同的使用條件,選擇恰當的啟、閉速度。
6.安裝、連接方式:電動裝置的安裝方式有垂直安裝、水平安裝、落地安裝;連接方式為:推力盤;閥桿通過(明桿多回轉閥門);暗桿多回轉;無推力盤;閥桿不通過;部分回轉電動裝置的用途很廣,是實現閥門程控、自控和遙控不可缺少的設備,其主要用在閉路閥門上。但不能忽視閥門電動裝置的特殊要求——必須能夠限定轉矩或軸向力。通常閥門電動裝置采用限制轉矩的連軸器。
當電動裝置的規格確定之後,其控制轉矩也確定了。當其在預先確定的時間內運行時,電機壹般不會超負荷。但如出現下列情況便可使其超負荷:
1.電源電壓低,得不到所需的轉矩,使電機停止轉動。
2.錯誤地調定了轉矩限制機構,使其大於停止的轉矩,而造成連續產生過大的轉矩,使電機停止轉動。
3.如點動那樣斷續使用,產生的熱量積蓄起來,超過了電機的容許溫升值。
4.因某種原因轉矩限制機構電路發生故障,使轉矩過大。
5.使用環境溫度過高,相對地使電機的熱容量下降。
以上是出現超負荷的壹些原因,對於這些原因產生的電機過熱現象應預先考慮到,並采取措施,防止過熱。
過去對電機進行保護的辦法是使用熔斷器、過流繼電器、熱繼電器、恒溫器等,但這些辦法也都各有利弊,對於電動裝置這種變負荷的設備,絕對可靠的保護辦法是沒有的。因此必須采取各種方法組合的方式。但由於每臺電動裝置的負荷情況不同,難以提出壹個統壹的辦法。但概括多數情況,也可以從中找到***同點。
采取的過負荷保護方式,歸納為兩種
1.對電機輸入電流的增減進行判斷;
2.對電機本身發熱進行判斷。
上述兩種方式,無論那種都要考慮電機熱容量給定的時間余量。如果用單壹方式使之與電機的熱容量特性壹致是困難的。所以應選擇根據過負荷的原因能可靠的動作的方法——組合復合方式,以實現全面的過負荷保護作用。
羅托克電動裝置的電機,因其在繞組中埋入了與電機絕緣等級壹致的恒溫器,當到達額定溫度時,電機控制回路便會切斷。恒溫器本身熱容量是較小的,而且其限時特性是由電機的熱容量特性決定的,因此這是壹個可靠的方法。
過負荷的基本保護方法
1.對電機連續運轉或點動操作的過負荷保護采用恒溫器;
2.對電機堵轉的保護采用熱繼電器;
3.對短路事故采用熔斷器或過流繼電器。
閥門電動裝置的正確選擇和超負荷的防止是戚戚相關的,應引起重視。
電動閥門介紹,304不銹鋼閥門,321不銹鋼閥門
電動閥門介紹304不銹鋼閥門
電動閥門動作力距比普通閥門大,電動閥門開關動作速度可以調整,結構簡單,易維護,閥門可用於控制空氣、水、蒸汽、各種腐蝕性介質、泥漿、油品、液態金屬和放射性介質等各種類型流體的流動。動作過程中因氣體本身的緩沖特性,不易因卡住而損壞,但必須有氣源,且其控制系統也比電動閥門復雜。 本類閥門在管道中壹般應當水平安裝。
1,簡介
電動閥門簡單地說就是用電動執行器.控制閥門,從而實現閥門的開和關。其可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分為電動執行器,下半部分為閥門。
優點:對液體介質和大管徑氣體效果好,不受氣候影響。不受空壓氣的壓力影響。
缺點:成本高、在潮濕環境不好。
2,操作原理
電動閥門通常由電動執行機構和閥門組成。電動閥門使用電能作為動力來通過電動執行機構來驅動閥門,實現閥門的開關動作。從而達到對管道介質的開關目的。
電磁閥是電動閥門的壹個種類;是利用電磁線圈產生的磁場來拉動閥芯,從而改變閥體的通斷,線圈斷電,閥芯就依靠彈簧的壓力退回。
3,用途
電動閥門:用於液體、氣體和風系統管道介質流量的模擬量調節,是AO控制。在大型閥門和風系統的控制中也可以用電動閥門做兩位開關控制。
4,操作方法
A 操作前的準備
A.1 操作閥門前,應認真閱讀操作說明。
A.2 操作前壹定要清楚氣體的流向,應註意檢查閥門開閉標誌。
A.3檢查電動閥門外觀,看該電動閥門是否受潮,如果有受潮要作幹燥處理;如果發現有其他問題要及時處理,不得帶故障操作。
A.4 對停用3個月以上的電動裝置,啟動前應檢查離合器,確認手柄在手動位置後,再檢查電機的絕緣、轉向及電氣線路。
B 電動閥門操作註意事項
B.1 啟動時,確認離合器手柄在相應位置
B.2 如果是在控制室控制電動閥,把轉換開關打大REMOTE位置,然後通過SCADA系統控制電動閥門的開關。
B.3如果手動控制,把轉換開關打在LOCAL位置,就地操作電動閥門的開關,電動閥門開到位或者關到位的時候它會自動停止工作,最後把運行轉換開關打到中間位置。
B.4 采用現場操作閥門時,應監視閥門開閉指示和閥桿運行情況,閥門開閉度要符合要求。
B.5 采用現場操作全關閉閥門時,在閥門關到位前,應停止電動關閥,改用微動將閥門關到位。
B.6 對行程和超扭矩控制器整定後的閥門,首次全開或全關閥門時,應註意監視其對行程的控制情況,如閥門開關到位置沒有停止的,應立即手動緊急停機。
B.7 在開、閉閥門過程中,發現信號指示燈指示有誤、閥門有異常響聲時,應及時停機檢查。
B.8 操作成功後應關閉電動閥門的電源。
B.9 同時操作多個閥門時,應註意操作順序,並滿足生產工藝要求。
B.10開啟有旁通閥門的較大口徑閥門時,若兩端壓差較大,應先打開旁通閥調壓,再開主閥:主閥打開後,應立即關閉旁通閥。
B.11 收發清管球(器)時,其經過的球閥必須全開。
B.12 操作球閥、閘閥、截止閥、蝶閥只能全開或全關,嚴禁作調節用。
B.13 操作閘閥、截止閥和平板閥過程中,當關閉或開啟到上死點或下死點時,應回轉1/2~1圈。
5,維護
日常電動閥門維護保養
1、電動閥門應存幹燥通風的室內,通路兩端須堵塞。
2、長期存放的電動閥門應定期檢查,清除汙物,並在加工面上塗防銹油。
3、安裝後,應定期進行檢查,主要檢查項目:
(1)密封面磨損情況。
(2)閥桿和閥桿螺母的梯形螺紋磨損情況。
(3)填料是否過時失效,如有損壞應及時更換。
(4)電動閥門檢修裝配後,應進行密封性能試驗。
運行中的電動閥門,各種閥件應齊全、完好。法蘭螺紋和支架上的螺栓不可缺少,螺紋應完好無損,不允許有松動現象。手輪上的緊固螺母,如發現松動應及時擰緊,以免磨損連接處或丟失手輪和銘牌。手輪如有丟失,不允許用活扳手代替,應及時配齊。填料壓蓋不允許歪斜或無預緊間隙。對容易受到雨雪、灰塵、風沙等汙物沾染的環境中的電動閥門,其閥桿要安裝保護罩。電動閥門上的標尺應保持完整、準確、清晰。電動閥門的鉛封、蓋帽、氣動附件等應齊全完好。保溫夾套應無凹陷、裂紋。
不允許在運行中的電動閥門上敲打、站人或支承重物;特別是非金屬電動閥門和鑄鐵電動閥門,更要禁止。
6,選購
閥門電動裝置是實現閥門程控、自控和遙控不可缺少的設備,其運動過程可由行程、轉矩或軸向推力的大小來控制。由於閥門電動裝置的工作特性和利用率取決於閥門的種類、裝置工作規範及閥門在管線或設備上的位置,因此,正確選擇閥門電動裝置,對防止出現超負荷現象(工作轉矩高於控制轉矩)至關重要。通常,正確選擇閥門電動裝置的依據如下: 操作力矩:操作力矩是選擇閥門電動裝置的最主要參數,電動裝置輸出力矩應為閥門操作最大力矩的1.2~1.5倍。
操作推力:閥門電動裝置的主機結構有兩種:壹種是不配置推力盤,直接輸出力矩;另壹種是配置推力盤,輸出力矩通過推力盤中的閥桿螺母轉換為輸出推力。
輸出軸轉動圈數:閥門電動裝置輸出軸轉動圈數的多少與閥門的公稱通徑、閥桿螺距、螺紋頭數有關,要按M=H/ZS計算(M為電動裝置應滿足的總轉動圈數,H為閥門開啟高度,S為閥桿傳動螺紋螺距,Z為閥桿螺紋頭數)。
閥桿直徑:對多回轉類明桿閥門,如果電動裝置允許通過的最大閥桿直徑不能通過所配閥門的閥桿,便不能組裝成電動閥門。因此,電動裝置空心輸出軸的內徑必須大於明桿閥門的閥桿外徑。對部分回轉閥門以及多回轉閥門中的暗桿閥門,雖不用考慮閥桿直徑的通過問題,但在選配時亦應充分考慮閥桿直徑與鍵槽的尺寸,使組裝後能正常工作。
7,安裝註意事項
電動閥門的電動裝置是用於操作閥門並於閥門相連接的裝置之壹。該裝置由電力來驅動,其運動過程可由行程、轉矩或軸向推力的大小來控制。由於閥門電動裝置應有的工作特性和利用率取決於閥門的種類、裝置的工作規範及閥門在管線或設備上的位置。因此掌握閥門電動裝置正確的選擇;考慮防止超負荷(工作轉矩高於控制轉矩)的發生就成為至關重要的壹環。
電動裝置的正確選擇應依據
1.操作力矩:操作力矩是選擇閥門電動裝置的最主要的參數。電動裝置的輸出力矩應為閥門操作最大力矩的1.2~1.5倍。
2.操作推力:閥門電動裝置的主機結構有兩種,壹種是不配置推力盤的,此時直接輸出力矩;另壹種是配置有推力盤的,此時輸出力矩通過推力盤中的閥桿螺母轉換為輸出推力。
3.輸出軸轉動圈數:閥門電動裝置輸出軸轉動圈數的多少與閥門的公稱通徑、閥桿螺距、螺紋頭數有關,按M=H/ZS計算(式中:M為電動裝置應滿足的總轉動圈數;H為閥門的開啟高度,mm;S為閥桿傳動螺紋的螺距,mm;Z為閥桿螺紋頭數。)
4.閥桿直徑:對於多回轉類的明桿閥門來說,如果電動裝置允許通過的最大閥桿直徑不能通過所配閥門的閥桿,便不能組裝成電動閥門。因此,電動裝置空心輸出軸的內徑必須大於明桿閥門的閥桿外徑。對於部分回轉閥門以及多回轉閥門中的暗桿閥門,雖不用考慮閥桿直徑的通過問題,但在選配時亦應充分考慮閥桿直徑與鍵槽的尺寸,使組裝後能正常工作。
5.輸出轉速:閥門的啟、閉速度快,易產生水擊現象。因此,應根據不同的使用條件,選擇恰當的啟、閉速度。
6.安裝、連接方式:電動裝置的安裝方式有垂直安裝、水平安裝、落地安裝;連接方式為:推力盤;閥桿通過(明桿多回轉閥門);暗桿多回轉;無推力盤;閥桿不通過;部分回轉電動裝置的用途很廣,是實現閥門程控、自控和遙控不可缺少的設備,其主要用在閉路閥門上。但不能忽視閥門電動裝置的特殊要求——必須能夠限定轉矩或軸向力。通常閥門電動裝置采用限制轉矩的連軸器。
當電動裝置的規格確定之後,其控制轉矩也確定了。當其在預先確定的時間內運行時,電機壹般不會超負荷。但如出現下列情況便可使其超負荷:
1.電源電壓低,得不到所需的轉矩,使電機停止轉動。
2.錯誤地調定了轉矩限制機構,使其大於停止的轉矩,而造成連續產生過大的轉矩,使電機停止轉動。
3.如點動那樣斷續使用,產生的熱量積蓄起來,超過了電機的容許溫升值。
4.因某種原因轉矩限制機構電路發生故障,使轉矩過大。
5.使用環境溫度過高,相對地使電機的熱容量下降。
以上是出現超負荷的壹些原因,對於這些原因產生的電機過熱現象應預先考慮到,並采取措施,防止過熱。
過去對電機進行保護的辦法是使用熔斷器、過流繼電器、熱繼電器、恒溫器等,但這些辦法也都各有利弊,對於電動裝置這種變負荷的設備,絕對可靠的保護辦法是沒有的。因此必須采取各種方法組合的方式。但由於每臺電動裝置的負荷情況不同,難以提出壹個統壹的辦法。但概括多數情況,也可以從中找到***同點。
采取的過負荷保護方式,歸納為兩種
1.對電機輸入電流的增減進行判斷;
2.對電機本身發熱進行判斷。
上述兩種方式,無論那種都要考慮電機熱容量給定的時間余量。如果用單壹方式使之與電機的熱容量特性壹致是困難的。所以應選擇根據過負荷的原因能可靠的動作的方法——組合復合方式,以實現全面的過負荷保護作用。
羅托克電動裝置的電機,因其在繞組中埋入了與電機絕緣等級壹致的恒溫器,當到達額定溫度時,電機控制回路便會切斷。恒溫器本身熱容量是較小的,而且其限時特性是由電機的熱容量特性決定的,因此這是壹個可靠的方法。
過負荷的基本保護方法
1.對電機連續運轉或點動操作的過負荷保護采用恒溫器;
2.對電機堵轉的保護采用熱繼電器;
3.對短路事故采用熔斷器或過流繼電器。
閥門電動裝置的正確選擇和超負荷的防止是戚戚相關的,應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