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為何有人專門高價收購養了五年以上的老母雞,有什麽用?
在中國人的傳統中吃雞可是也有大學問的,吃雞還要看性別,公雞和母雞在挑選上有著完全兩樣的標準。在我國民間通常認為吃公雞要吃童子雞,吃母雞就得找老母雞。就解釋了為什麽農村有人專門高價收五年以上的老母雞了。
民間認為老母雞大補。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局面是因為在中國人傳統理念裏,母雞越老越是滋補。老母雞和小公雞不壹樣,我們就買到小公雞會做白切雞,蘸醬油味道好極了也會燒辣子雞塊,也會做宮保雞丁,選擇很多樣。但是老母雞的用途似乎很統壹,那就是熬湯,熬湯,熬湯。所以在民間老母雞有這麽高的地位被認為,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主要是在中醫的角度上,老母雞被歷代中醫推崇為滋陰補陽的極品,就被各位中醫壹步壹步的捧上的神壇,根據中醫的理論發現老母雞燉湯比較適合產婦以及年老體弱或者久病體質的人來滋養身體。所以在民間就有用老母雞來幫婦女坐月子的說法,而且由於老母雞燉湯味道特別的鮮美,也能讓上述這些人群食欲為之壹振,吃的也就比較多。
2.收購者摸清了農民的心理
就像人類有最佳生育年齡壹樣,母雞也有類似的壹個時間段。壹般農民家散養的走地雞,到了五年之後,基本上也就不怎麽下蛋了,應該說已經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這個時候的走地母雞對於農民家庭來說已經不會有太大的貢獻了,等待他的命運就只有熬湯補身體啦!當然對於農民來說,這個老母雞誰吃不是吃呢?在這個時候,如果有壹個人表示願意收購,這只已經沒有太多剩余價值,在農民們的眼裏和壹盤肉差不多的母雞的話,妳說那些農民會不會願意出售呢?可以說這些在農村走家串巷高價收購老母雞的人,完全掌握了農民的心理,所以他們就把收購的對象選擇帶了五年以上的老母雞身上,通常他們高價購得這種老母雞之後再轉手賣到城裏,在城裏應該有許多給月子媳婦兒或者需要我養身體的家人選購老母親的人,在那裏這些高價的老母雞根本就是壹個買方市場,絕對不愁賣不掉。所以說這些高價收購老母雞的人也不會虧本,甚至他們還會狠狠地賺上壹大筆錢。當然對於那些賣出老母雞的人來說他們也不虧,畢竟這老母雞除了燉湯之外也沒有其他太大的用處。再者家裏養了那麽多只雞,需要補身子的時候,隨時隨地可以搞定。
我想這兩個原因就是為什麽在農村裏有人專門高價收購五年以上的老母雞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