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App運營和推廣都有哪些方法

App運營和推廣都有哪些方法

做APP推廣,繞不過應用市場,做應用市場繞不過老三樣,首發,專題,活動。但在這之前需要做些準備工作。

請先花三天到壹個星期,熟悉壹下情況:包括自家的用戶畫像,在應用市場的歷史表現,自己數據的基本情況,當然還有每個市場的開發者文檔和各個市場的聯系人和QQ群。

有了這個前提,妳對現狀就會有比較清晰地認識。也有利於妳對應用市場分級和重點維護,這裏說句題外話,憑借手機的份額把應用市場做起來的廠商們,往往會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華為的商務範就特別重,OPPO則偏女性等(沒經過仔細驗證哈,歡迎對這塊有深刻研究的朋友加我討論)。

關於首發,活動,專題的申請,請看下圖:

首發有個小技巧,因為更新首發都是以版本更新大小作為指標的,所以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寫的時候可以加以潤色,寫的太“平”小編也不樂意審啊。而且建議和產品技術商量完畢後,根據排期多申請幾家的首發,以防止預計的首發落空。

專題就是消息渠道壹定要多,小夥伴壹定要多(方便某些市場的專題自薦),還要有壹定的熱點敏銳度,參加專題時,能靠上熱點的話,說不定就biu壹下上去了呢!

新品自薦的話,這個沒有實操過,沒有太多經驗,但我覺得既然妳的產品對應用市場是壹片空白,那麽產品質量就是妳唯壹的鑰匙,所以盡可能的打磨妳的產品,盡量抓住3-6個月的新品紅利期,使數據符合自己的預期。另外,像360蒲公英獎,百度金熊掌獎這樣附帶推廣資源的新品扶持計劃,更不要錯過!找到相應的人,深入的聊聊,如果有幸入選,配套的資源真是極好的!但要成功入選的話,產品是妳唯壹的武器,所以好好打磨妳的武器吧。這裏要多說壹句,各大應用市場都有獎項評比,由於沒獲過獎,所以決定因素不清楚,不過根據文檔,產品和數據應該是最重要的。所以妳懂得~

ps:這裏沒提到人脈的作用,通過人脈能搞定壹切的,我跪求:)

有獎活動這塊,我想強調兩點,第壹點就是規則!來和我重復三遍!需不需要做抽獎頁面?

必須實物還是可以優惠券代替?金額多少錢?持續時間多長?資源那些是必給的?獎品是應用市場發放還是自己發放?需不需要把獎品提前寄給應用商店?這些都是在申請有獎活動之前必須搞清楚的事,搞清楚以後就涉及到第二點,成本思維!如果有歷史數據,可以參考數據,沒有歷史數據,通過詢問小夥伴和自己根據推廣資源預估壹下效果。根據自己的預估的數量在考慮匹配的成本,來評估有獎下載活動是否值得做。這裏需要把技術人員開發時間以及如果需要自己發送獎品的時間計算進去。

應用市場的常規玩法裏換量。部分應用商店有官方的換量聯盟,小夥伴對換量有要求的話,可以嘗試聯系。最後在應用商店這塊想說的是如果有好的推廣資源,不要被常規玩法束縛,找應用商店的商務去談吧,合作都是談出來的!

關於ASO

這裏的ASO,我指的是品牌基礎優化,媒體的基礎優化,還有常規意義上的ASO

品牌基礎優化指的是百科,知道,經驗,文庫這四塊,優先級也同上,如果資源太緊張,百度,360,搜狗也壹起做了。我認為品牌基礎優化的意義在於讓想了解妳的人能夠了解妳,不在這個環節喪失意向用戶,而且我本身的經歷告訴我當我用搜索引擎來了解壹個產品如果什麽都搜不到的話,我會很抓狂!說句題外話,現在可能越來越傾向推廣社交平臺來了解壹件事,所以社交起來吧(這是壹個巨大無比的話題,期待高手的解答)

媒體的基本優化這裏指日常稿件的曝光,自己媒體渠道的建設,重點事件的操作,自己媒體渠道的建設,不用多少能允許自媒體入駐的都可以申請,然後可能擇優維護,日常稿件的曝光就是時不時發點聲音出來,此舉更大的意義就是給搜索引擎看和給意向用戶看,至於裏重點事件的操作,比如融資啦,重大功能的發布啦,都是可以大聲說出來的,對帶量很有幫助哦,而且對於APP開發者來說,應用推薦媒體比如最美應用,少數派,next等是能抱壹定要抱得,不僅帶量還能為應用市場專題,活動,獎項評比的做背書!不可錯過啊。(公關這塊,小編只是略有涉及,還是那句話,請高手指點)

常規意義上的應用商店ASO,這裏簡單說壹下,三個部分,第壹部分基礎優化,包括截圖,標題,關鍵詞,應用描述等,第二部分,對特定詞的優化,這塊壹般是通過外部導量實現,如果刷榜或刷熱搜,可能需要技術手段實行。第三部分,野路子和黑科技,能分包的分包,不僅增加字符還降低主包風險,不過這個壹定要領導首肯,所以說服老板吧,至於黑科技,指的是,跟著蘋果走!,能傳視頻傳視頻,能適配applewatch適配applewatch,能支持3Dtouch支持3Dtouch,這麽響應蘋果號召,蘋果不介意多給點權重的~再加上用戶也會喜歡黑科技的~

關於投放

投放這塊,在我印象中分為應用市場,SEM,原生feed流廣告,網盟類廣告四種。應用市場廣告投放方面有壹定經驗。其他三類是了解過但沒實操過。所以前者說說經驗,後者說說看法

網盟類從沒操作過,所以給不了大家建議,只想說,對於刷量和扣量是潛規則的廣告,在自家數據後臺不完善和自己數據分析素養不夠的情況下,不建議投放。

信息流廣告幾乎沒投過,具體建議給不了大家,強調兩點,第壹點,對於壹個需要搶量的廣告類型,對資金有壹定要求,可能5w元以後的數據才是穩定可持續的,前期學習成本,請考慮清楚後在投放,否則兩者皆空。第二點,對於壹個素材為王的廣告,供應商/設計師的作用占大部分,所以有心理準備,還有在點擊率和轉化率之間尋找平衡點,也就是新增量和留存量的平衡。

至於SEM,操作過壹點點,建議是關鍵詞請盡可能的多(行業的熱的話,量級應該在幾千),在保持關聯性的前提下,這個從點擊率來看就是不要小於5%(如有錯誤,請糾正)。另外,對於重點詞,創意也請費腦子多想幾條保證點擊率還有轉化率。最後就是根據數據來優化效果。

最後說壹下有經驗的應用市場的廣告投放,應用市場壹般是CPT,CPC,CPD幾種,CPT沒玩過,主要投放的是CPC和CPD,關於這塊強調幾點:

第壹點,應用市場付費投放有拉動作用,應用市場自然流量增加,相應付費流量也會增加,反之也是,所以從時間的角度來看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第二點,考核渠道質量的時候,如果可以打包區分自然流量和付費流量的話是最好的,如果不行的話,可以按在付費下載量占總下載量的比例進行核算,算是壹種比較精準的方法。關於合適的渠道,每個產品適合的渠道都不壹樣,如果預算充足的話,可以每個市場投小量的錢試試,在擇優續費,如果預算壹般,就請根據產品在各家渠道的歷史表現選擇,評級和下載量最高的渠道值得首先嘗試。

第三點,熟悉政策和規則,應用市場的投放可能不需要太多的優化,無非是各個時段的價格,這個壹是根據自己的用戶畫像作為參考,然後在實際投放中加以調整,比如應該在自家用戶活躍的時候適當調高價格,當然這個前提是付費的量級要有基礎,如果付費流量每天給妳帶來幾十個下載,我覺得還是省省吧,偶然因素太大,只要關心數據增長不要異常就好(比如半夜3點大幅度增加),還有某些市場對頻繁調價會有懲罰,如果分時段調價,請事先打聽清楚(我打聽到的百度貌似是這樣的,有錯誤請更正!)

最後壹點,熟悉政策的話題,應用市場逐漸變得越來越有序,也就越來越標準。也意味著變現四應用市場的主旋律,所以隨時關註各渠道的最新付費政策,調取合適的政策來推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