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乙己(長方形的壹種牌)怎麽玩?
打“上大人”紙牌在人數上較其它棋牌靈活,可根據具體人數進行兩人打、三人打、四人打,且要求的條件也較簡單,既可擺上壹張小桌子進行,也可以席地而坐;既可以在家裏打,也可以在山中打;既有簡單的打法,也有復雜的打法。
在打“上大人”時,以先“和(讀hú)”和“符”的多少而定。所以,對於清符很重要,各種打法所要求的符數稍有區別,少於所要求的符數,就是“詐和(讀hú)”。對於清符,也有壹定的規則,壹般根據“將牌”和“閑牌”各自的組合情況來區分。“將牌”就是紅色的“上大人”、紅色的“化三千”、黑色的“丘乙已”這些字牌。其余的都是“閑牌”。清符的方法是:
根據“將牌”清符:每張“將牌”本身為壹符,吃成口(口即為相鄰的兩個牌相連)為二符,“將牌”追成口成整房(即是如“化三千”這樣的壹句話)為三符,自抓三張同字者為“壹坎”,為六符;在此基礎上得四張同字者稱為“開招”,為十符;“紹(即為自己抓的牌)”後自已又從鋪裏抓起“龍”的無掛為十二符;滿龍滿掛(如四個“上”與壹個“大”、壹個“人”即組成滿龍滿掛)的為十四符;“紹”後別人打來為滿龍滿掛的為十二符;抓完牌後“擺樁尾巴龍(即為抓牌時自己抓到同字的四張牌)”為十二符;擺成壹條龍的為十三符;擺成滿龍滿掛的為十四符;自己抓成的“雙龍抱柱”(如四個“上”、四個“人”,還有壹個“大”即組成壹個“雙龍抱柱”)為二十五符;別人打壹張成為“雙龍抱柱”的為二十三符;兩張都是別人打的成為“雙龍抱柱”的為二十壹符。
根據“閑牌”清符:“閑牌”本身不具有符,吃口或追成整房也不具有符,只有得三張同字時才有符,其中自抓的為“壹坎”,為四符,碰對的為二符;抓“紹”的為四符;在“壹坎”的基礎上得四張同字者為“開招”,如果是自抓的則為八符,別人打過來的為四符;自己抓成“雙龍抱柱”的為十符;兩張都是別人打的“開招”成“雙龍抱柱”的為十二符。
打“上大人”紙牌的形式有“對對符”、“追口符”、“四家飛(又稱克十符)”等三種:
(1)對對符:是壹種啟蒙式的打法。有二人打的、三人打的、四人打的。每人抓十二張字牌,用抓上來的或別人打出來的與自己手牌組合成對,此種打法不計算“符”。誰先將手中的牌全部組合成對,誰就獲勝。
(2)追口符:打追口符時,按“將牌”、“閑牌”的計符方法需要滿十二符以上才能“和(讀hú)牌”。在打此種追口符時,由壹人數張,在數張時需要在牌底放十二張,三人對打,每人先抓二十壹張牌,莊家抓二十二張牌後,將自己不要的壹張打出放在自己面前,不準下手要。隨後大家根據自己手上的牌抓牌。抓上來的牌不要的放在自己的右前方。下手手上的牌若能與上手打出的牌組合成整房或組合成口時,可將此牌拿來,隨後打出自己不要的牌。如果下手不要上手打出的牌,則自抓鋪裏的牌。如此循環往復,直到自己手上的牌剩下三個口“落叫”,如果此後自己從鋪裏抓來的壹張或上手打出的壹張能夠與自己手裏的三個口中任何壹個口配成整房或成碰時,就可“和牌”而獲勝。
(3)四家飛:四家飛又稱克十符,此種打法變化多端,比較復雜,難度也較大。此種打法的基本特點是:四人對打;基本符要達十符以上;開始抓牌時除莊家抓19張外,其余各家抓十八張;“和牌”時有“清符”(無碰)、“白符”(無將牌)、“分符”(房房有符)、“大符”(總符數得二十四符以上)之分;相互制約,具有上手卡下手、追下手,下手沖上手、抵上手,壹人對三人,三人卡壹人等制敵制勝的手法。打此種牌時要求嚴格,抓牌時不能多抓或少抓,和(讀hú)牌時不準喊錯名稱,否則會受到懲罰。
其基本程序是:
第壹、定位定莊。將牌洗好後,放入桌中,每人各抓壹張牌,按牌的大小定打牌四人所坐的位置,抓到最大牌者是莊家。
第二、發放沖子。根據四人所議定的給每人發議定的沖子數量,壹般為二十顆沖子或十五顆沖子。只要有壹家沖子輸完了,就根據議定的處罰方式進行處罰,或“鉆桌子”、或在臉上“蓋章子”、或在臉上“貼師傅條子”等。在議定中也可定莊家及閑家沖子的數量。
第三、摸牌攔莊。莊家將洗好的牌放在桌子中央後,由莊家的上手倒牌。莊家摸牌後按逆時針方向各家接著摸牌。莊家收莊時抓19張牌,閑家則抓18張牌。莊家收莊時要攔莊,攔莊時或口喊“停”、或口喊出“19”、或叫出“收莊”等。莊家若不攔莊造成繼續抓牌,則判莊家“詐和”。在抓牌時如果出現多抓、少抓、玩花招等根據議定的也為“詐和”。
第四、復數擺龍。四家將所需要抓的牌的數量抓上手後,如果手中的牌有“龍”,則需要進行“擺龍”。莊家擺了後打出壹張牌後閑家才能擺。“擺龍”的方法是:抓上手的牌中若出現四張相同字的牌,放在自己桌子前面,將壹塊或兩塊亮出來,其余的擺在亮出的牌的上面。如果僅此四張,則稱之為“擺樁尾巴龍”;如果還有能帶的牌,帶上壹張的叫“擺龍成口”,如抓到四個“上”與壹個“大”或壹個“人”***同擺在壹起。帶上兩張的龍滿房,則稱為“滿龍滿掛”。如果出現“雙龍抱柱”,也需要擺出,所謂“雙龍抱柱”,就是抓到同壹房牌中,有兩條龍帶壹張單牌,即便是壹對也要拆開擺上。如:抓出四個“上”、四個“大”、與所抓的壹個“人”字擺在壹起即是。不論莊家或閑家,手中抓得有龍不擺,均作“燒龍”對待。
第五、打牌。打牌時,可以打單牌,可以沖對,可以拆口,可以“圓句”,也可以打“坎”上帶的單牌,但不準打整房。打出或從鋪裏摸出壹張牌時,手中有對壹定要碰,是下手的要追口。如上手打出壹張“化”字或自己摸出壹張“化”字,別人又未碰對,下手若有“三千”壹條口,那麽就追成了“化三千”壹條整房了。自己從鋪裏摸出的牌,不能插上手,要讓大家看。如果摸出的牌字與手中的壹對相同,稱之為“紹牌”,那麽則將手中的這對牌撲在摸出的這張牌上,即便別人已經“落叫”要和(讀hú)這張牌也不行,因為在打“上大人”紙牌中,以“紹”為大。此後,若別人打出或從鋪裏摸出這張字牌,要將此字牌拿來與原來的三張放在壹起,這稱之為“開招”。在打牌的過程中,有“碰”、“紹”、“擺龍”、“開招”、“追口”、“吃牌”等。
在吃牌時壹般有兩種情況,壹是單張牌巴壹張;二是四個頭拐成五個頭。如手中有張單“丘”字,來了壹張“乙”字,就可以形成壹條“丘乙”壹條口,則“丘”字擺在“乙”字上面,放在自己的桌面前。如手中有“爾爾小生”四張字牌,來了壹個“小”字,可以拐成“爾小生”這樣壹個整房擺在桌面前,手裏則是“小生”壹條口。吃牌有三個目的:壹是湊符,二是巴活牌,三是趕快“落叫”。吃牌時只能吃兩條口。若出現如手中有兩個“上”、兩個“大”、壹個“人”這樣五張牌,在上手打出了壹張“人”或自己抓出壹張“人”而出現五追六的現象時,只能算追牌,不能算吃牌。
第六、落叫“和牌”。打四家飛“和牌”需要兩個條件:壹是要有10符牌(打素符除外),二是“和牌”下地成兩個口。在打牌的過程中達到四個整房、三個口時,就叫“落叫”,此時即具有了“和牌”的條件,“和牌”時只能是自己從鋪裏抓上來所需要和(讀hú)的牌,而不能從別人打的牌中“和牌”。“和牌”後即獲勝。“和牌”的類型有:
①大碰頭:即手中的18張牌中通過壹段時間的組合而組成四個整房、兩條口和壹對牌時的“落叫”狀態。如果別人從鋪裏揭出與自己手中的這壹對的字牌相同的字即可“碰和(讀hú)”,如果自己抓的則為“紹和(讀hú)”。
②三條口。即手中的18張牌組合成四個整房、三個口的狀態。此後從鋪裏揭出壹張三個口中的任壹字牌即可“和牌”。
③單釣魚。即手中的18張牌組合成五個整房、剩下壹條口和壹張單牌時的狀態。只要從鋪裏揭出與這張單牌能組成口的牌即可“和牌”。
④四門叫。即手中的18張牌組合成了壹條口、壹個四個頭即“落叫”時的狀態。只要從鋪裏揭出這條口所缺的那張牌或四個頭中任何壹張牌字符時即可“和牌”。
⑤偏口錯。即手中的18張牌組合成了五個整房和另壹房“三個尖”(如兩個“爾”與壹個“小”的組合或兩個“爾”與壹個“生”的組合即是)時即落叫的狀態。從鋪裏揭出“三個尖”中所缺的那張字牌或單張字牌時即可符牌。
⑥滿園滾。即手中的18張牌組合成六個整房時的“落叫”狀態。從鋪裏揭出任何壹張與追成整房的牌均可以“和牌”。此種牌“和牌”的機會最多,有多少張追成整房的牌就能和(讀hú)多少張。如果六個整房全是碰的,就不可能“和牌”了。
在打“上大人”紙牌時,除“自摸雙”“和牌”時要開雙倍以上的沖子,還有以下的這些大符也要加倍開或四倍開,像葷符、清符、白符、葷大符、大符、天符、地符等。在這些大符中,“天符”、“地符”和“葷大符”最難打,除非手運非常好。
土家族的“上大人”紙牌錯綜復雜、變幻莫測、趣味濃厚,為此在湘西龍山的土家族壹帶打此種紙牌的人很多,特別是中老年人更甚。此種紙牌能煆煉人的智力、增強人的思維能力、培養人們機智、多謀善斷,所以,在土家族聚居區久盛不衰,成為壹種別有特色、玩之迷人的娛樂項目。由於其迷人性的特點,也變成了壹些人賭博的工具。以此作為賭博工具來賭博的在解放前的龍山縣城還有壹個故事:當時龍山縣城有壹郭姓富家子弟,視賭如命,幾年後其家業就被其敗盡,其妻屢次勸告不聽也只好聽之任之,壹天,郭某將其妻陪嫁的最後壹支玉鐲偷去在典當行典當了後又鉆進了賭場打起“四家飛”。下午鄰居跑來告訴郭其妻上吊死了,叫他趕快趕回去。郭聽後嗚嗚哭了起來。這時,上手從鋪裏揭出壹個“大”字,郭某高聲說:“大碰頭,和(讀hú)了!”破涕為笑,早把其妻上吊死亡的事忘到了九霄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