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太陽系中的九大行星分別是什麽?

太陽系中的九大行星分別是什麽?

九大行星的英文名分別為:

1、水星——Mercury。

名稱來源:在古羅馬神話中Mercury是商業、旅行和偷竊之神水星是商業、旅行和偷竊之神,即古希臘神話中的赫耳墨斯,為眾神傳信的神,或許由於水星在空中移動得快,才使它得到這個名字。

2、金星——Venus。

金星 (希臘語:阿佛洛狄忒;巴比倫語:Ishtar)是美和愛的女神,之所以會如此命名,也許是對古代人來說,它是已知行星中最亮的壹顆。(也有壹些異議,認為金星的命名是因為金星的表面如同女性的外貌。)

3、地球——Earth。

名稱來源:地球是唯壹壹個不是從希臘或羅馬神話中得到的名字。Earth壹詞來自於古英語及日耳曼語。這裏當然有許多其他語言的命名。在羅馬神話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臘語:Gaia,大地母親)

4、火星——Mars。

名稱來源:火星(希臘語:阿瑞斯)被稱為戰神。這或許是由於它鮮紅的顏色而得來的;火星有時被稱為“紅色行星”。(趣記:在希臘人之前,古羅馬人曾把火星作為農耕之神來供奉。而好侵略擴張的希臘人卻把火星作為戰爭的象征)而三月份的名字也是得自於火星。

5、木星——Jupiter。

名稱來源:木星(a.k.a. Jove; 希臘人稱之為宙斯)是上帝之王,奧林匹斯山的統治者和羅馬國的保護人,它是Cronus(土星)的兒子。

6、土星——Saturn。

名稱來源:在羅馬神話中,土星(Saturn)“薩圖爾努斯”是農神的名稱。希臘神話中的農神Cronus是Uranus(天王星)和蓋亞的兒子,也是宙斯(木星)的父親。土星也是英語中“星期六”(Saturday)的詞根。

7、天王星——Uranus。

名稱來源:烏拉諾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宇宙之神,是最早的至高無上的神。他是蓋亞的兒子兼配偶,是Cronus(農神土星)、獨眼巨人和泰坦(奧林匹斯山神的前輩)的父親。

8、海王星——Neptune。

名稱來源:在古羅馬神話中海王星(古希臘神話:波塞冬(Poseidon))代表海神。

9、冥王星——Pluto。

名稱來源:Pluto為古羅馬神話中冥王普魯托(即希臘神話中哈迪斯Hades)

擴展資料

1、水星

水星最接近太陽,是太陽系中體積和質量最小的行星。常和太陽同時出沒,中國古代稱它為“辰星”。水星在直徑上小於木衛三和土衛六。

半長軸:5791萬千米(0.38?天文單位)

公轉周期:87.70 天

自轉方向:自西向東(逆時針)旋轉

平均軌道運行速度:47.89Km/s

軌道偏心率:0.206

軌道傾角:7.0 °

行星半徑:2440 Km(赤道)

質量(地球質量=1):0.0553

密度:5.43 克/立方厘米

自轉周期:58.653485 日

衛星數:無(現依舊沒發現)

逃逸速度:4.3 Km/s

公轉軌道: 距太陽 57,910,000 Km (0.38 天文單位)

2、金星

太陽系中第六大行星,中國古代稱之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時是晨星,黎明出現於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有時又是昏星,黃昏後出現西方天空,被稱為“長庚”。

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陽、月球外最亮的星,猶如壹顆耀眼的鉆石,於是古希臘人稱它為阿佛洛狄忒--愛與美的女神,而羅馬人則稱它為維納斯--愛神。

自轉方向:自東向西

公轉周期:224.701天

平均軌道運行速度:35.03 Km/s

軌道偏心率:0.001945315807

軌道傾角:3.4 °

直徑:12104Km

質量(地球質量=1):0.8150

密度:5.24 克/立方厘米

衛星數量:0

公轉半徑:108,208,930 km(0.72個天文單位)

表面面積:4.6億平方千米

自轉時間:243.02天

逃逸速度:10.4Km/s

3、地球

地球是距太陽第三顆,也是太陽系第五大行星。地球,當然不需要飛行器即可被觀測,然而我們直到二十世紀才有了整個行星的地圖。由空間拍到的圖片應具有合理的重要性;舉例來說,它們大大幫助了氣象預報及暴風雨跟蹤預報。

半長軸:149,600,000Km(這樣的距日距離記作1天文單位)

赤道半徑:6,378.1 Km

平均軌道運行速度:29.79Km/h

軌道偏心率:0.0167

軌道傾角:0°

質量:5.9736e24Kg

赤道引力(地球=1) :1.00

逃逸速度(Km/s) :11.2

自轉周期(日):0.9973

衛星數:1(月球)

公轉周期(日):365.2422

黃赤交角(°) :23.5

反照率:0.3

自轉方向:自西向東

4、火星

火星為距太陽第四近,也是太陽系中第七大行星;中國古代稱“熒惑星”,火星在心宿內發生“留”的現象稱為熒惑守心。火星(希臘語: 阿瑞斯)被稱為戰神。這或許是由於它鮮紅的顏色而得來的;火星有時被稱為“紅色行星”。(趣記:在羅馬人之前,古希臘人曾把火星作為農耕之神來供奉。而好侵略擴張的羅馬人卻把火星作為戰爭的象征)而“三月”的名字"March"也是得自於火星。

軌道半徑:22794萬 Km(1.52 天文單位)

公轉周期:686.98 日

平均軌道運行速度:24.13 Km/h

軌道偏心率:0.093

軌道傾角:1.8 °

行星半徑:3398千米(赤道)

質量(地球質量=1):0.1074

密度:3.94 克/立方厘米

自轉周期:1.026 日

自轉方向:自西向東

衛星數:2(火衛壹,火衛二)

公轉軌道: 離太陽227,940,000 千米 (1.52 天文單位)

5、木星

木星是離太陽第五顆行星,亦為太陽系行星中質量最大的壹顆,它的質量是所有其他的7顆行星的總和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體積為地球的1316倍。被稱為“行星之王”。

公轉軌道:距太陽 778,330,000 千米 (5.20 天文單位)

自轉方向:自西向東

行星半徑:71,492 Km (赤道)=地球的11倍

質量:1.900e27 Kg

表面重力加速度:23.12 米每二次方秒

逃逸速度:60.2 Km/s

表面溫度:表面有效溫度值為-168℃ (地球觀測值為-139℃)

衛星數:79顆(新加了12顆。79顆裏最大的是木衛三)

6、土星

土星是離太陽第六遠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中國古代稱為“鎮星”,是太陽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可以浮在水上。在羅馬神話中,土星(Saturn)是農神的名稱。希臘神話中的農神Cronus是Uranus(天王星)和蓋亞的兒子,也是宙斯(木星)的父親。土星也是英語中“星期六”(Saturday)的詞根。

公轉軌道: 距太陽 1,429,400,000 Km(9.54?天文單位)

自轉方向:自西向東

行星半徑:60,268Km (赤道)

質量:5.68e26 Kg

衛星數:62顆

7、天王星

天王星是太陽系中離太陽第七遠行星,從直徑來看,是太陽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體積比海王星大,質量卻比其小。

烏拉諾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宇宙之神,是最早的至高無上的神。他是蓋亞的兒子兼配偶,是Cronus(農神土星)、獨眼巨人和泰坦(奧林匹斯山神的前輩)的父親。

公轉軌道: 距太陽2,870,990,000 千米 (19.218 天文單位)

自轉方向:自東向西

行星半徑:25,559 千米(赤道)

質量:8.683e25 千克

衛星數:29顆

8、海王星

海王星是環繞太陽運行的第八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第四大天體(直徑上)。海王星在直徑上小於天王星,但質量比它大。

公轉軌道:距太陽 4,504,000,000 Km (30.06天文單位)

自轉方向:自西向東

行星半徑:24,788 Km(赤道)

質量:1.0247e26 Kg

衛星數:14顆

9、冥王星

Pluto為古羅馬神話中冥王普魯托(即希臘神話中哈迪斯Hades)。歷史上曾經認為,冥王星是離太陽最遠而且是最小的行星,在希臘神話中象征冥王哈迪斯,是宙斯的哥哥,被弟弟奪去王位後,墮落到冥界。冥王星有三顆衛星。太陽系中有七顆衛星比冥王星大(月球,木衛壹,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土衛六 和 海衛壹)。

公轉軌道:離太陽平均距離5,913,520,000 千米 (39.5天文單位)

直徑:2370 千米

質量:1.27e22 千克

百度百科-九大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