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凡爾賽條約》具體有什麽內容?

《凡爾賽條約》具體有什麽內容?

《凡爾賽條約》***分15部分,440條。根據條約規定,德國損失了13.5%的領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喀麥隆、多哥以及德屬新幾內亞),16%的煤產地及半數的鋼鐵工業。

壹:疆界劃分

在1918年11月11日停戰時,就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法國,恢復法國在普法戰爭前的疆界。

北石勒蘇益格經過公投,回歸丹麥。

承認波蘭獨立,並給予波蘭海岸線。把原屬波蘭的領土歸還,包括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裏西亞;東上西裏西亞予捷克斯洛伐克。

但澤由國際聯盟管理,稱為但澤自由市。

割讓尤本及薩爾梅迪給比利時;克萊佩達地區給立陶宛(1923年)。

薩爾煤礦區由法國開采15年,其行政權由國際聯盟代管15年,然後由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

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永遠不得與它合並。

在軍事上,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

承認盧森堡的獨立。

歸還在山東的權益給中國;但後來因為二十壹條的關系,則轉交到日本。這觸發了五四運動,使得中國北洋政府拒簽《凡爾賽和約》。中國於1919年宣布與德國的戰事結束,並於1921年與德國另簽和約。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戰勝國分配。和約規定剝奪德國全部海外殖民地,由主要戰勝國以“委以統治”形式予以瓜分。根據國際聯盟盟約第22條的委任統治文件,太平洋的德屬新幾內亞和赤道以南除德屬薩摩亞和那盧以外的群島歸屬澳大利亞;赤道以北原德屬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和馬裏亞納群島為日本所得;那盧島名義上委托於英國,實由澳大利亞統治;薩摩亞分給新西蘭。德屬西南非洲交給南非聯邦;多哥和喀麥隆由英、法***同瓜分;德屬東非(坦噶尼喀)歸屬英國;烏幹達——布隆迪地區劃歸比利時。

喪失13.5%的領土。

軍事限制:

萊茵河西岸的領土(萊茵蘭)由協約國軍隊占領15年,東西岸50公裏以內德軍不得設防。

陸軍被限制在100,000員以下,並且不得擁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進攻性武器,取消德軍總參謀部的設置。

不得擁有海軍,船艦方面只能有6艘排水量10,000噸戰列艦,不準擁有潛水艇。

不得組織空軍。

不得進出口武器,出口商品額外征收26%的費用

不得生產、儲存化學武器。

為了限制接受軍事訓練的人數,廢除義務兵役制,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長到12年、軍官25年。

在凡爾賽和約中,規定戰敗國德國不能生產重機槍。但是其他國家卻紛紛仿效德國,研制、發展重機槍。

戰爭責任:

德國必須承認全部戰爭責任,承認對協約國平民犯罪。

前德皇威廉二世被審判為戰爭罪首犯。

部分德軍被審判犯有戰爭罪,其中壹些被判處死刑。

戰爭賠償:

根據協約國賠償委員會決定,德國***需賠償2260億馬克(約合113億英鎊)且以黃金支付,後減至1320億帝國馬克。1921年賠償金額確定為49.9億英鎊,即1320億馬克。

壹般認為這筆沈重的賠償給德國經濟戴上了壹副沈重的枷鎖並間接導致了納粹黨在德國的崛起,但對此觀點史學界仍有不同評價。

償還賠款:

據德國《明鏡周刊》2010年9月28日報道,2010年10月3日是東西德統壹20周年紀念日,同時也是德國完成第壹次世界大戰全部賠款的日子。屆時,德國政府將向法國政府交付6870萬歐元(6.23億人民幣)的最後壹筆戰爭賠款。按照壹戰後簽署的《凡爾賽和約》,德國政府需要支付2690億金馬克的賠款,相當於9.6萬噸黃金。但到1929年,這筆賠款被減少到1120億金馬克,必須在59年內付清。從1924年到1930年間,德國被迫發行大量外國債券以籌集這筆巨額賠款。1929年發生全球金融危機,德國於1931年暫停了每年償付的賠款。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德國拒絕恢復償還賠款。但在1953年的倫敦國際大會上,西德同意承擔德國二戰前發行的國際債券償還責任。

按照倫敦大會規定,可以待德國實現統壹後開始償還賠款,只是要先行支付壹筆利息。柏林墻倒塌後,德國實現了國家統壹,此後德國開始償還這些國際賠款,直到2010年10月3日還清最後壹筆賠款。

自壹戰戰敗後,德國歷時92年才完全還清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