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的紅墻和白墻是用什麽弄的
紅墻:用紅色的草類植物白瑪草砌壓而成。白瑪草本身是壹種檉柳枝,秋天曬幹,去梢剝皮,再用牛皮繩紮成拳頭粗的小捆,整整齊齊堆壹起,然後層層夯實,用木釘固定,再染上赭紅色的顏色,這就是白瑪草墻。
由於白瑪草的作用,可以把建築物頂層的墻砌得薄壹些,從而減輕墻體的分量。對於高達13層的布達拉宮來說,顯得至關重要。
白墻:又叫牛奶墻,是建築塗料裏添加牛奶、白糖制作、刷漆而成。
擴展資料:
牛奶墻、阿嘎土、白瑪草,藏族建築裏的三大精粹在藏區隨處可見,尤其以代表藏族建築傳統經典和輝煌的布達拉宮最為突出。
這種赭紅色的白瑪草墻還成為西藏社會等級的標誌之壹,只有貴族家族或者是寺廟才能用它。
布達拉宮特殊的墻體不單結實幹燥,透氣性強,而且重量相對較輕,也是布達拉宮幾百年屹立紅山不倒的因素之壹。有著莊嚴肅穆的裝飾效果。
在藏區,白墻紅墻在宮殿、廟宇和藏族民居隨處可見,窄小的巷子在高原日光照射下,顯得幹凈漂亮,更是純粹聖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