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大君,晉城大君是怎麽登基的?
李懌(朝鮮語:,1488年三月十九日-1544年十壹月十四日),字樂天,是朝鮮王朝第11代國王(1506年-1544年在位),廟號中宗,謚號恭僖徽文昭武欽仁誠孝大王。李懌是朝鮮成宗三子,由貞顯王後尹氏所生;前任君主燕山君李隆的同父異母弟弟。1494年,燕山君即位時,李懌被冊封為晉城大君。由於燕山君的暴政,群臣密謀廢除燕山君,並擁立李懌為君主。中宗即位後廢除了燕山君的不少苛政,受到歡迎,但他為人優柔寡斷,容易被兩班所左右。因此他在位時亦是朝鮮歷史上黨爭最為頻繁的時期。
在韓劇七日的王妃中演晉城大君小時候的是誰?白承煥,1998年4月17日出生於韓國,韓國童星。
2007年通過懸疑電影《回歸》出道 。2009年出演親情片《愛子》。2011年出演劇情片《熔爐》以及歷史劇《樹大根深》 。2012年出演愛情喜劇《我愛李泰利》。2013年出演劇情片《南方大作戰》。2014年出演犯罪劇情片《好朋友們2014》。2015年,出演科幻愛情劇《Blood》飾演純種吸血鬼、少年樸誌尚 。
歷史上朝鮮燕山君的生母是被陷害還是真的因妒嫉心而被廢妃?燕山君的生母廢妃尹氏是因朝鮮成宗去別的妃嬪處時,抓傷成宗被廢的。
尹氏出身於貧窮的兩班家庭,父親死後被母親申氏送進宮中參加“後宮揀擇”,在成宗四年(1473)三月十九日封為從二品淑儀,傳說她因為容姿美麗而得到成宗寵愛。
成宗五年(1474年)元妃恭惠王後過世,成宗七年八月九日(1476年)尹氏成為王妃,同年十壹月七日生下長子燕山君。
尹氏本來頗得成宗寵愛,但因個性極為善妒,時常隨身攜帶砒霜,被指意圖殺害成宗寵幸的宮女、女官,甚至嬪妃,且與成宗之生母仁粹大妃不和而遭排斥,成宗受到母親的影響對尹氏更加疏遠。
成宗八年,由於尹氏藏匿毒藥、邪書在寢室裏,使得成宗大怒,準備要降封尹氏為嬪,但是大臣任士洪等人以廢妃,元子(即燕山君)不能保為理由,請求成宗收回成命,最後成宗取消廢妃的決定,可以說燕山君救了尹氏,沒想到兩年後尹氏還是被廢。
成宗十年六月壹日(1479年)因尹氏生辰時成宗到別位嬪妃處所,尹氏竟沖入後宮處所與成宗起了極大的沖突並抓傷成宗的臉,這是被視為大逆之罪,隔天六月二日尹氏被廢為庶人。
擴展資料
盡管尹氏成為廢妃,但成宗擔心自己死後,尹氏憑借燕山君生母的身份專權,危害社稷,於是在成宗十三年八月十六日(1482年)命左承旨李世佐至尹氏私宅賜死尹氏,尹氏的親人亦被成宗下令流放。
尹氏之子燕山君繼承王位,於1504年讓母親復位,追尊為齊獻王後,並把她的墓所升格為懷陵。1506年中宗反正之後又再取消她的復位。燕山君為母親復位的同時,也積極報復當年參與尹氏被廢賜死壹事相關人士。內、外命婦中,成宗兩名後宮貴人嚴氏、貴人鄭氏(燕山君主政時兩人皆為昭儀)被認為是主謀,遭到燕山君殺害。
成宗乳母白氏、朝鮮德宗後宮貴人權氏由於牽涉廢妃壹事,即使死後也被燕山君大肆羞辱,燕山君當時甚至壹度欲殺害將他視如己子般撫養長大的養母慈順大妃(即是成宗第二繼妃貞顯王後),幸被王妃慎氏阻止。
百度百科--廢妃尹氏
朝鮮成祖大王是誰朝鮮成祖大王是李娎。
成宗李娎生於明天順元年(1457年)七月三十日,出生壹個多月後父親懿敬世子過世,世子之位由叔父李晄(即睿宗)承襲,世祖並封其為者山君。
明弘治七年(1494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成宗在昌德宮大造殿薨,享年三十八歲。明朝賜謚為“康靖”(溫良好樂曰康;寬樂令終曰靖),廟號"成宗",定世室,葬廣州宣陵。
晉城大君李懌是李娎的第二任王後生下的兒子,李娎在此之前已經和廢妃生下了壹個嫡出的長子李?,因此李懌作為嫡出的第二個兒子並沒有繼承王位的資格,所以李懌就被封為了晉城大君。
後來大臣們發動政變準備廢除李?的國王身份,這時候便將晉城大君李懌帶進了皇宮之中,從此就開始了自己的國王之路。
在1506年的時候大臣們為了推翻李?的統治發動了震驚全國的政治事變,就是壹舉將李?從國王的位置上拉下來,而那時候晉城大君李懌的年紀已經有十九歲,也到了可以自己主持政事的年紀,於是晉城大君李懌就成為了朝鮮的下壹任國王。
晉城大君成為國王之後開始清除李?在位時期的政策,這個行為在當時還是贏得了許多民心的。然而晉城大君李懌成為國王的時候正好是國家內外都比較動蕩的時期,在他統治時期發生了許多的災禍。
晉城大君李懌雖然是被大臣們擁立上位的,可是歷史上歷來對他的評價都不是很好,當然這和他本身的能力有著很大的關系。當時朝廷中黨派紛爭比較嚴重,晉城大君李懌登上王位又是許多大臣的功勞,這樣壹來對於臣子之間的紛爭他倒是不好管理了,優柔寡斷便成了人們對他的第壹印象。
除此之外晉城大君李懌成為國王後對國家還是有所貢獻的,在他在位後期開始建立自己的政權,終於還是將所有之前的臣子全部肅清。
擴展資料:
朝鮮國王中宗李懌和孝惠公主的關系
中宗李懌和孝惠公主是父女關系,中宗李懌先後***有三位正妃,其中孝惠公主是他第二任王妃章敬王後所生,章敬王後總***生下了壹子壹女,也同時是李懌的長子和長女,而孝惠公主就是中宗李懌的嫡出的長女。
其實作為中宗李懌嫡出的長女,孝惠公主也並沒有多少的特權,章敬王後自從生下她之後就得了壹種比較嚴重的產後病,這種病難以康復而且會讓身體漸漸虛弱,終於還是在孝惠公主年僅六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而失去了母親的孝惠公主似乎還因此讓中宗李懌十分的憐惜。雖然歷史上關於中宗李懌和孝惠公主的記載比較少,但是也有許多電視劇對此進行了演繹,在那些電視劇中中宗李懌對孝惠公主還是比較寵愛的。
孝惠公主在十壹歲的時候就嫁了人,嫁人之後她只生下了壹個女兒就去世了,去世的時候年僅二十壹歲。
百度百科-李娎
在韓劇七日的王妃中演晉城大君小時候的是誰韓國小演員姓名:全俊赫韓文:?簡介生日:2003.7.22性別:男出演電視劇2011《仁粹大妃》飾演晉城大君(幼年)2012MBC《神的晚餐》飾演成宥利哥哥(金泰賢飾演)的幼年時期2013KBS《Good Doctor》飾演樸施溫(幼年時期)的哥哥樸施德
朝鮮李氏王朝歷史上的兩位被廢黜的君主?***兩位
燕山君(1494年-1506年)——朝鮮的第10代君王。在中宗反正中被廢黜王位,並被趕出皇宮,因病於1506年結束了慘淡的壹生。朝鮮歷史上壹***有兩個廢主,燕山君是第壹個。他有著充滿陰影的童年,這使得他後來有點心理變態,倒行逆施。內心扭曲的燕山君即位之後,瘋狂地否定壹切禮法制度,隨心所欲地建立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得知了生母廢後尹氏真正死因後,堅持要按照佛教禮儀重新安葬自己的母親,為其恢復名號,並殺害了大批勸諫的大臣。同時為了報仇,殺死先皇的幾個妃子,甚至殺死了勸說自己的祖母仁粹大妃。歷史上給予燕山君的評價——暴君。 15世紀末,李朝的政治腐敗,黨爭不絕。在朝的功臣勛舊官僚集團稱「勛舊派」,在書院接受儒家教育的兩班子弟和靠科舉入仕的新官僚稱「士林兩班」或「士林派」,兩派相互鬥爭不已。成宗不滿勛舊派的飛揚跋扈,利用士林派加以遏制,士林派勢力膨脹。 成宗的皇後尹氏即燕山君的生母,因宮廷鬥爭被廢為庶人,後被賜毒藥而死。她的兒子燕山君因為受到祖母仁粹大妃的庇護而沒有受到影響,並在其母死後壹年被立為世子。1494年成宗去世,本來正室貞顯王後有機會扶正自己的兒子晉城大君,但因為仁粹大妃的權威,按照長幼順序立燕山君為國王。1494年繼位的燕山君因要為生母廢後尹氏立廟並舉行隆重的佛教招魂安葬儀式,從而與士林派發生矛盾,轉而依靠勛舊派清洗士林派。 1498年,因士林派名臣金宗直的壹名學生在編寫《成宗實錄》時將金宗直的文稿《吊義帝文》收入,曾被金宗直得罪的勛舊派有名人物柳子光、李克墩指責該文影射世祖篡位。勛舊派大臣利用國王的憤怒,慫恿燕山君把士林派全部驅逐出 *** ,並誅殺相關者三十多人,釀成「戊午士禍」。六年之後又發生了「甲子士禍」。燕山君生母尹氏因嫉妒太甚而在1479年被成宗廢位,1482年賜死。燕山君壹直想了解其內幕及參與人,以尋機報復。他命令春秋館上奏尹氏賜死的詳細過程和有關人員名單,春秋館被迫如實報告,燕山君從中選出26名「奸臣」,逐壹處決。其中成宗恭惠王後的父親韓明澮等已故者8人被剖棺戮屍,「碎骨飄風」。被認為當年誣告的淑儀嚴氏?鄭氏,以及鄭氏所育兩子——安陽君和鳳安君也被賜死。根據李朝實錄中《光海君日記》及《中宗實錄》的說法,指責其暴行的仁粹大妃(燕山君祖母)亦被燕山君下令藥殺於昌慶宮景春殿。 燕山君除了迫害士林派之外,又因為有大臣用訓民正音文字寫招貼批判其暴政,所以燕山君下令禁止使用正音。剛創建不久的朝鮮民族文字發展因此陷入了停頓。李朝實錄稱燕山君還將成均館改為遊宴場所。在宗教方面,李朝太祖、世祖崇佛,而太宗、世宗廢佛。燕山君原本隨順祖母仁粹大王大妃崇信佛教,仁粹大妃去世後,態度壹轉,開始和太宗、世宗壹樣對佛教加以破壞。他撤去三角山藏義寺佛像,趕走寺內僧侶,將教宗首剎興德寺的佛像廢去,寺院改為官用。1504年,他還廢掉朝鮮禪宗首剎興王寺,移佛像至檜巖寺,改圓覺寺為妓院;自高麗以來所舉行的僧科制度也被迫廢止。不久,興天、興德寺相繼被焚,禪、教二宗本寺俱毀,宗務轉移他處。 1506年,燕山君再度掀起丙寅士禍,試圖將戊午士禍及甲子士禍中遺漏的士林再度查找處理,掀起了全國的恐怖氣氛。燕山君的種種悖離傳統的做法讓朝臣們感到恐慌,終於在1506年九月決定舉事。九月壹日(陰歷),吏曹判書柳順汀、知中樞府事樸元宗、副司勇成希顏等人發動政變,組織軍隊撲殺外戚慎守勤和任士洪,隨後包圍昌德宮,驅散宮中衛隊後迫使燕山君退位,並以慈順王大妃(成宗王後,晉城大君生母)的名義命令燕山君交出國王印璽。燕山君先是百般抵賴,但最後不得不於九月二日清晨交出玉璽。政變發起者隨即赴晉城大君私宅,將其迎入景福宮,在勤政殿即位,是為中宗。 燕山君退位後與其妻、子壹同被流放到江華島的喬桐,當年十二月被賜死,終年三十歲。 2,光海君 除了兩班和士林的黨爭外,李朝的王位更叠也令人眼花繚亂。先後發生過第壹次王子之亂(太祖退位)、第二次王子之亂(定宗退位)、乙亥靖社(世祖篡位)、中宗反正(廢黜燕山君)、仁祖反正(廢黜光海君)等多次政治變動。每壹次政變都會帶來被成為“士禍”的誅戮和貶斥參考資料:
原型為李?(1476年-1506年),即燕山君,幼名無作金,是朝鮮王朝第10代君主,1494年-1506年在位。第九代君主朝鮮成宗長子,第11代君主朝鮮中宗異母兄、第7代君主朝鮮世祖曾孫,也是朝鮮王朝歷史上第壹位廢王。並且是朝鮮歷史上有名的暴君。
被廢的原因:
1、內心扭曲的燕山君即位之後,瘋狂地否定壹切禮法制度,隨心所欲地建立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得知了生母廢後尹氏真正死因後,堅持要按照佛教禮儀重新安葬自己的母親,為其恢復名號,並殺害了大批勸諫的大臣。同時為了報仇,殺死先皇的幾個妃子,甚至殺死了勸說自己的祖母仁粹大妃。
2、燕山君除了迫害士林派之外,又因為有大臣用訓民正音文字寫招貼批判其暴政,所以燕山君下令禁止使用正音。剛創建不久的朝鮮民族文字發展因此陷入了停頓。李朝實錄稱燕山君還將成均館改為遊宴場所。
3、在宗教方面,李朝太祖、世祖崇佛,而太宗、世宗廢佛。燕山君原本隨順祖母仁粹大王大妃崇信佛教,仁粹大妃去世後,態度壹轉,開始和太宗、世宗壹樣對佛教加以破壞。他撤去三角山藏義寺佛像,趕走寺內僧侶,將教宗首剎興德寺的佛像廢去,寺院改為官用。
4、1506年,燕山君再度掀起丙寅士禍,試圖將戊午士禍及甲子士禍中遺漏的士林再度查找處理,掀起了全國的恐怖氣氛。
擴展資料:
燕山君的暴政——戊午士禍:
戊午士禍的肇端,僅僅是正直儒生與作風腐化的勛舊們的私人恩怨。燕山君時代的勛舊派弄臣武靈君柳子光發跡於朝鮮睿宗時代,因為誣告南怡等人,由壹介庶子壹躍為武靈君。柳子光的行徑在士林派人物眼中,自然是卑鄙 *** 的,因此柳子光受到金宗直的鄙夷。
金宗直不值柳子光的為人,而且也毫不隱諱自己的厭惡之情,在鹹陽郡守的任上他焚燒了柳子光的題詞,由是引起柳子光的怨恨。其實金柳之間的構怨僅僅是士林派與勛舊派理念沖突的冰山壹角,這種沖突現象比比皆是,也包括了戊午士禍另壹重要人物光原君李克墩。
此人亦是卑鄙 *** 之人,最初發跡於世祖篡位,因為平時已經劣跡斑斑,因而被耿直的士林派史臣金驲孫記錄史冊,從而兩人交惡。行為過於激烈的士林派,不知為尊者諱的道理,在史書草稿中大肆抨擊世祖篡位,直指其不合法性,其中金宗直的《吊義帝文》被指為借項羽弒義帝影射世祖大王,正好被勛舊派捉住把柄。
久欲報復的柳子光與李克墩二人掀起了彈劾士林派的風潮,控訴士林派的大逆不道行為。證據確鑿不容辯駁,士林派勢力因此受到毀滅性打擊,士林派的核心金驲孫、權五福、權景裕、李穆、許盤等被處斬,金宗直被掘墓斬屍,其余士林派被放逐或驅逐,壹律肅清幹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