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回應上線數字貨幣
建行手機銀行App近日上線數字貨幣個人錢包,在短暫上線後,建行數字貨幣錢包頁面已迅速關停。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25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目前數字人民幣還是在內部封閉試點測試的階段,還沒有正式推出。央行將繼續穩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驗工作,數字人民幣正式推出沒有時間表。
根據孫國峰介紹,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正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以及未來的冬奧會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檢驗理論可靠性、系統穩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場景適用性和風險可控性。
在本次會議上,孫國峰明確指出,目前數字人民幣還是在內部封閉試點測試的階段,還沒有正式推出。下壹步,人民銀行將繼續穩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驗工作,數字人民幣的正式推出沒有時間表。
據央視8月27日消息稱,我國央行數字貨幣各項測試及準備工作正有條不紊地推進。在深圳,數字貨幣內部測試工作正在有序開展;在蘇州,有的公務員已領取用數字貨幣形式發放的部分工資;在雄安新區,麥當勞等19家公司已開始試點數字貨幣。可以預期,未來數字貨幣將像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壹樣隨處可見。
無需綁定銀行卡的數字錢包
央行此次試點的數字貨幣,本質上不需要綁定任何銀行賬戶,擺脫了傳統銀行賬戶體系的控制。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曾在公開介紹數字貨幣時表示:“妳可以想象這樣的場景:只要妳我手機上都有DC/EP的數字錢包,那連網絡都不需要,只要手機有電,兩個手機碰壹碰,就能把壹個人數字錢包裏的數字貨幣,轉給另壹個人。也就是說,妳在支付的時候,是不需要綁定任何銀行賬戶的。不像我們現在用微信也好、支付寶也好,都要綁定壹張銀行卡,但DC/EP不需要。”
數字貨幣是否會妨礙銀行吸儲
既然數字錢包擺脫了傳統銀行賬戶體系的控制。那麽其是否會對銀行業務造成沖擊?進壹步提升銀行的吸儲難度?
針對這些問題,某銀行業內工作人員對《新金融世界》記者郭思岐透露:“從小額資金相關業務來看,數字貨幣的出現對銀行肯定會有部分沖擊,但是比起銀行,可能對支付寶微信這類非銀行支付機構的沖擊可能更大。”
據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銀行人員描述,在小額資金相關業務上,微信和支付寶對銀行早就已經“沖擊過了”。當前,央行數字貨幣的使用場景主要集中在小額、零售、高頻的業務場景。這部分市場和微信支付寶的主要業務市場重合度很高。對於非銀行支付機構的沖擊遠大於銀行業。“相比微信和支付寶,央行數字貨幣具有安全性更高、使用範圍更廣,且不用綁定銀行賬戶的特點,整體上便利程度更高。”
建設銀行短暫上線“數字人民幣錢包”
8月29日,中國建設銀行官方App中出現“數字人民幣錢包”相關頁面。頁面顯示可以提供付款、收款、掃壹掃、轉款等功能。其中,付款可通過二維碼掃碼、NFC“碰壹碰”付款。
之後,“數字人民幣錢包”功能模塊暫時下線,頁面顯示“該功能暫未正式對外提供服務,敬請期待”。建行客服稱,對於已開通錢包的賬戶,系統自動註銷處理,用戶轉入的款項將在8月30日之前退回原儲蓄賬戶。
29日晚間,建設銀行回應稱,短暫上線的模塊是在手機銀行系統開展相關功能測試,目前本次測試已經結束。當前網傳信息為技術研發過程中的測試內容,並不意味著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