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天香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描寫的植物是什麽?
“沖天香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句詩描寫的是菊花。黃金甲指金黃色鎧甲般的菊花。
出處:唐代黃巢的《不第後賦菊》
原文: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翻譯:等到秋天九月重陽節來臨的時候,菊花盛開以後別的花就雕零了。
盛開的菊花香氣彌漫整個長安,遍地都是金黃如鎧甲般的菊花。
這首詩是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所作的詠物詩。此詩運用比喻的手法,賦予菊花以英雄風貌與高潔品格,把菊花作為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動腐朽的封建統治集團,形象地顯示了農民革命領袖果決堅定的精神風貌。全詩辭采壯偉,設喻新穎,想象奇特,意境瑰麗,氣魄雄偉。
擴展資料:
根據明代郎瑛《七修類稿》引《清暇錄》關於此詩的記載,此詩是黃巢落第後所作。
黃巢在起義之前,曾到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但沒有被錄取。科場的失利以及整個社會的黑暗和吏治的腐敗,使他對李唐王朝益發不滿。考試不第後,他豪情倍增,借詠菊花來抒寫自己的抱負,寫下了這首《不第後賦菊》。
黃巢政治思想主要是封建專制主義,其政治抱負始終是想做說了算的首腦,力圖以己力量改變不合理的社會現實。但具體奮鬥目標因形勢變化而有改變。黃巢就是遵循了這樣的思想、方略及不同的奮鬥目標參加起義、領導起義,同唐對抗。
黃巢領導的農民運動打擊了盛極壹時的唐朝,同時建立大齊政權,還首創高層換屆制度和四相制,但是最終導致藩鎮割據,戰火紛飛數十年。
百度百科—《不第後賦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