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妳知道歷史上廣納賢才的故事嗎列舉壹個寫下來

妳知道歷史上廣納賢才的故事嗎列舉壹個寫下來

1、三顧茅廬

官渡大戰後,曹操打敗了劉備,劉備只得投靠劉表。曹操為得到劉備的謀士徐庶,就謊稱徐庶的母親病了,讓徐庶立刻去許都。徐庶臨走時告訴劉備,南陽鄧縣隆中有個奇才叫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劉備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去南陽鄧縣隆中拜訪諸葛亮。誰知諸葛亮剛好出遊去了,書童也說不知什麽時候回來。劉備只好回去了。

過了幾天,劉備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雪又來到諸葛亮的家。劉備看見壹個青年正在讀書,急忙過去行禮。可那個青年是諸葛亮的弟弟。他告訴劉備,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劉備非常失望,只好留下壹封信,說渴望得到諸葛亮的幫助,平定天下。

轉眼過了新年,劉備選了個好日子,又壹次來到隆中。這次,諸葛亮正好在睡覺。劉備讓關羽、張飛在門外等候,自己在臺階下靜靜地站著。過了很長時間,諸葛亮才醒來,劉備向他請教平定天下的辦法。

諸葛亮給劉備分析了天下的形勢,說:“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業,和曹、孫成三足鼎立之勢。”劉備壹聽,非常佩服,請求他相助。諸葛亮答應了。那年諸葛亮才27歲。

2、範蠡三次隱居

範蠡輾轉來到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耕作,兼營副業——捕漁、曬鹽,很快積累了數千萬家產。

範蠡仗義疏財,施善鄉梓,他的賢明能幹被齊人賞識,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拜為主持政務的相國。他喟然感嘆:“居官致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於壹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已經到了極點。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

於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齊王歸還了相印,散盡家財給知交和老鄉。壹身布衣,範蠡第三次遷徙至宋國陶邑(今菏澤定陶區南),在這個居於“天下之中”的宋國最佳經商之地,操計然之術以治產,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巨富,遂自號陶朱公。

3、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商紂王在位期間,有個人名叫姜尚,字子牙。他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精通兵法戰略,胸懷壯誌淩雲。他曾去殷商都城朝歌求做官沒 成功。

姜子牙聽說西伯侯姬昌招賢納士、廣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裏 迢迢來到西歧。到達西歧後,他沒有前去毛遂自薦,而是輾轉來到渭水 北岸住下。此後,他每天在渭水垂釣,等待姬昌的到來。

姜子牙釣魚的方法很奇特:魚竿短,魚線長,用直鉤,沒魚餌,釣竿不放進水裏,離水面有三尺高。他壹邊釣魚壹邊自言自語:“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壹個叫武吉的樵夫來到河邊,看到姜子牙用不掛魚餌的直魚鉤在水面上釣魚,便對他說:“像您這樣釣魚,就是壹百年也釣不到壹條魚。”

姜子牙說:“妳不知道個中緣由,我不是為了釣到魚,而是為了釣王與侯。”

後來,他果然釣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興周伐紂,迫切需要招攬人才,他斷定年逾古稀的姜子牙是棟梁之才。

於是,他齋食三日,沐浴更衣,帶著厚禮,親自前往聘請姜子牙。姜子牙輔佐周文王興邦立國,後又輔助周武王姬發滅掉了商。姜子牙被武王封於齊地,實現了建功立業的願望。

4、管仲助齊稱霸

齊桓公二年(前684年),桓公又對管仲說:“我想加強軍備。”管仲又說:“不行。”桓公不聽,果然修治軍備。壹次,宋夫人惹怒了齊桓公,桓公怒對管仲說:“我想伐宋。”管仲說:“不可以,我認為內政不修,對外用兵不會成功。”桓公不聽,果然起兵伐宋。各諸侯興兵救宋,把齊軍打得大敗。?[15]?

齊桓公三年(前683年),管仲建議出兵問罪不遵禮法的譚國。譚國本來很小,力量十分微弱,結果很快就被齊國消滅。齊國沒費力氣消滅了譚國,擴大了國土。?

齊桓公五年(前681年),在管仲的建議下,齊國與宋、陳、蔡、鄭等國在齊的北杏(今山東聊城東)會盟,商討安定宋國之計。遂國(今山東肥城南)也被邀請,但沒有參加。管仲為了提高齊國的威望,就出兵把遂國消滅。魯國本來比較強大,但因接連被齊國打敗,又看到諸侯國都服從齊國,不服從齊國的遂、譚兩國又被消滅,所以也屈服了齊國。

不久,齊國與魯國和好,在柯(今山東東阿西南)會盟。就在這次會盟中,發生了著名的曹沫劫盟事件。曹沫迫使齊國歸還之前魯國所有失地,齊桓公事後想反悔,但是管仲用大國不該失信讓齊桓公歸還了失地。

齊桓公六年(前680年),魯、宋、陳、蔡、衛都先後屈服齊國,譚、遂兩國早已消滅,只有鄭國還在內亂。管仲因此建議齊桓公出面調解鄭國內亂,以此來提高齊國的地位,加速實現做霸主的目的。鄭國自厲公回國殺了子儀,又殺了恩人傅瑕,逼死大夫原繁,登位稱君後,為鞏固君位,就要聯合齊國。管仲抓住這壹時機,建議齊桓公聯合宋、衛、鄭三國,又邀請周王室參加,於鄄(今山東鄄城)會盟。

齊桓公七年(前679年),管仲又讓齊桓公以自己名義召集宋、陳、衛、鄭又在鄄會盟。從此齊桓公成為公認的霸主。

5、狄仁傑兩薦張柬之

武則天曾問狄仁傑:“朕希望能找到壹位傑出的人才委以宰相重任,您看誰比較合適?”

狄仁傑答道:“如果您所要的是文采風流的人才,那麽宰臣李嶠、蘇味道便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您若壹定要找出類拔萃的奇才,那就只有荊州長史張柬之了。張柬之年紀雖老,但卻有宰相之才。”武則天遂提拔張柬之為洛州司馬。?

後來,武則天又讓狄仁傑舉薦人才。狄仁傑道:“我此前推薦的張柬之,您還沒有任用呢。”

武則天道:“我已經給他升了官了。”

狄仁傑道:“我所推薦的張柬之是可以作宰相的人才,不是用來作壹個司馬的。”

武則天於是任命張柬之為秋官侍郎,不久又拜其為宰相。

百度百科-三顧茅廬

百度百科-範蠡 (春秋末期政治家、商業理論家)

百度百科-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百度百科-管仲 (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

百度百科-狄仁傑 (唐朝、武周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