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員出艙時掉到太空會出現什麽後果?
人類最接近葬身宇宙的壹次太空旅行
阿波羅13號宇航員
自從1961年前蘇聯宇航員尤裏·加加林首次進入太空以後,人類便開啟了頻繁的太空之旅。在人類 探索 宇宙的過程當中,有歡笑也有淚水,有驚喜也有悲傷。1967年,蘇聯宇航員科馬洛夫乘坐聯盟1號飛船返回地面時,因降落傘未打開,成為第壹位為航天殉難的宇航員。
此後又有21名宇航員犧牲,但是他們的屍體都留在了地球上,所以只能算是地球上的航天事故。
人類經歷過的最驚險的壹次外太空事故,應該是1970年的阿波羅13號登月計劃,三名宇航員差點葬身宇宙。
阿波羅13號
阿波羅13號前往月球的過程中,在距離地球32萬公裏時,服務艙的二號氧氣罐突然發生爆炸。三名宇航員先後經歷了缺氧、缺電、缺水、二氧化碳中毒等驚心動魄的絕境。非常幸運的是,在地面指揮系統和三名宇航員的通力合作下,他們最終返回了地球。
不過,三位宇航員更應該感到慶幸的是,阿波羅13號是在前往月球的時候出現了問題,而非回程的時候。否則,他們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調動的剩余資源就會大大減少。如果服務艙的爆炸發生在繞月或返航途中,三位宇航員生還的機會非常渺茫,他們將極有可能葬身宇宙,永遠無法回到地球。
太空行走時如何保證宇航員不脫離飛船
馬斯克的宇航服
太空行走又稱為出艙活動,也就是宇航員走出艙外,在太空中進行活動。因為太空中沒有重力,宇宙飛船自身也沒有引力,所以宇航員在進行太空行走時要考慮的第壹個問題就是如何防止自己飄到外太空去。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研人員給出了兩種方案,在實踐當中,宇航員基本上都會同時應用這兩種方案,形成雙保險機制。
安全保護繩
第壹個方案就是安全保護繩。宇航員出艙時,就會把安全保護繩的壹頭系在宇宙飛船或者航天飛機上,另壹頭綁在自己的身上。這種方案是最原始,也最有安全感的壹種。但是,有了安全保護繩的束縛,宇航員的活動範圍和活動靈活度都受到了限制。
噴氣背包
第二種方案就是噴氣背包,或者叫做載人機動裝置。噴氣背包由多個氮氣推力器組成,宇航員進行太空行走時就把它背在身上。利用推力器,宇航員可以進行6個自由度的飛行。宇航員通過手控器控制其高壓氮氣從安裝在不同部位的推力器噴出,就能改變飛行的速度、方向和姿態。
當安全保護繩斷開或者忘記系上時,宇航員可以借助噴氣背包的推動力返回艙內。
宇航員萬壹脫離了飛船會出現什麽後果
宇航員脫離宇宙飛船
在雙重保險的保障下,宇航員脫離宇宙飛船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是只要“幾乎”存在,就有發生意外的可能性。1985年4月,航天飛機STS-51D上的壹名航天員,在太空行走中出現人為失誤,他不小心走過了航天飛機的機翼,差壹點兒不能返回座艙。
萬壹宇航員脫離了宇宙飛船,他接下來將要面對的只有兩種命運:
宇航員
如果宇航員在近地軌道脫離了飛船,那麽他將會成為壹顆真正的人造衛星,圍著地球轉。在旋轉過程中,他並不會馬上因缺氧或者低溫而死,因為宇航服的生命維持系統能為他提供生存所需的氧氣、溫度等生命供給。NASA發布的新壹代登月宇航服可以為宇航員提供長達六天的生命供給。當宇航服的生命維持系統失效之後,宇航員很快就會窒息而亡。然後隨著太空塵埃的減速作用,宇航員就會慢慢減速、慢慢下降,最後他就會像壹顆報廢的衛星,墜入到大氣層,變成壹個大火球,氣化在大氣中。在地面上的人類可能會看到壹顆流星在夜空中劃過。
宇航員
如果宇航員在遠地軌道脫離了飛船,他在掙脫地球引力之後,就會成為宇宙中的壹個天體。當他因缺氧或低溫而亡後,經過數月或者數年的時間,體內的水分完全蒸發,他就會變成壹個低溫木乃伊。由於宇宙射線的摧殘,最終他的身體可能會在太空中分解掉,變成細碎的太空塵埃,融於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