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侃簡介 黃侃日記 黃侃語錄
黃侃 黃侃出生於四川成都,是從章太炎,是近代革命家、語言文字學家,著有《黃侃論學雜著》、《集韻聲類表》、《日知錄校記》等作品。 黃侃簡介 黃侃(1886.04.031935.10.08),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驅、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初名喬鼐,後更名喬馨,最後改為侃,字季剛,又字季子,晚年自號量守居士,湖北省蘄春縣人。 1886年4月3日生於成都。 1905年留學日本,在東京師事章太炎,受小學、經學,為章氏門下大弟子。曾在北京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山西大學等任教授。 人稱他與章太炎、劉師培為國學大師,稱他與章太炎為乾嘉以來小學的集大成者傳統語言文字學的承前啟後人。 黃侃日記 《黃侃日記》是黃侃記錄其日常生活、交遊、讀書等內容之筆記,在其逝世後由後人整理出版。 黃侃曾對弟子陸宗達說:記日記是很好的方法,既可留下心得,又能鍛煉手筆。黃侃作為壹位經學大師、現代語言學大師,他的日記是非常具有特色的。訪書、購書、借書、還書、理書、翻書、點書、鈔書、訂書、評書、講書、寫書,日記中在在皆是,構成了《黃侃日記》的主要內容。 黃侃語錄 治學須知二事,壹曰治學之法,壹曰持論之方。 凡研究學問,闕助則支離,好奇則失正,所謂紮硬寨、打死仗乃其正途,亦必如此,方有真知灼見。韓非有言:變業無成功,此可為吾人講學之鑒。 人類壹切學問,當以正德利用厚生為三德。 凡學問無論何種,以平易近人為常,以不可思議為變。 中國學問有二類,自物理而來者,盡人可通。自心理而來者,終屬難通。 所謂博學者,謂明白事理多,非記事多也。 凡專門之學,不可於其間有所去取,因牽壹發而動全身也。 讀書人當以四海為量,以千載為心。 常人治學有二病,壹曰急,二曰懶,所以無成。 世人是堯舜而非桀紂,治學亦當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 博覽旁征,必先有其基。 天下人之所長,非己所能有。己之所長,為天下人所不能有。如是始能有以自立。 看清壹難懂之部書,可以讀多數難懂之書。 古人議論其言簡,今人議論其言繁。唐以前人之壹二語,唐以後人可敷衍而為千百言。讀周秦諸子等書,均可作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