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數字耳機
耳機是人的隨身音響的象征。手機耳機分為兩種標準:OMTP標準通常被叫做國標,CTIA被稱為國際標準。耳機根據其換能方式分類,主要有:動圈方式、動鐵方式、靜電式和等磁式。從結構上功能方式進行分類,可分為半開放式和封閉式;從佩帶形式上分類則有耳塞式,掛耳式,入耳式和頭戴式;從佩戴人數上分類則有單人耳機和多人耳機;從音源上區別,可以分為有源耳機和無源耳機;有源耳機也常被稱為插卡耳機。
耳機價格範圍在5——數萬人民幣不等,普通的價格壹般在20人民幣左右,稍微好些的價格在100人民幣左右,如果是頭戴式的話通常價格要高些,頂級的耳機,比如壹些頂級品牌生產的限量版耳機其價格可以到數萬人民幣以上,上述是在實體店的價格,如果在網店的話相應價格要稍低些。
耳機是根據其驅動器(換能器)的類型和它的佩帶方式分類的。
動圈式
動圈式耳機是最普通、最常見的耳機,它的驅動單元基本上就是壹只小型的動圈揚聲器,由處於永磁場中的音圈驅動與之相連的振膜振動。動圈式耳機效率比較高,大多可為音響上的耳機輸出驅動,且可靠耐用。通常而言驅動單元的直徑越大,耳機的性能越出色,目前在消費級耳機中驅動單元最大直徑為50mm,壹般為旗艦級耳罩式耳機。
動鐵式
是通過壹個結構精密的連接棒傳導到壹個微型振膜的中心點,從而產生振動並發聲的耳機。動鐵式耳機由於單元體積小得多,所以可以輕易的放入耳道。這樣的做法有效地降低了入耳部分的面積可以放入更深的耳道部分。耳道的幾何結構要比耳廓簡單的多,屬於類圓形所以壹個質地柔軟的矽膠套相對傳統耳塞已經能起到良好的隔音及防漏音效果。
等磁式
等磁式耳機的驅動器類似於縮小的平面揚聲器,它將平面的音圈嵌入輕薄的振膜裏,像印刷電路板壹樣,可以使驅動力平均分布。磁體集中在振膜的壹側或兩側(推挽式),振膜在其形成的磁場中振動。等磁體耳機振膜沒有靜電耳機振膜那樣輕,但有同樣大的振動面積和相近的音質,它不如動圈式耳機效率高,不易驅動。
靜電式
靜電耳機有輕而薄的振膜,由高直流電壓極化,極化所需的電能由交流電轉化,也有電池供電的。振膜懸掛在由兩塊固定的金屬板(定子)形成的靜電場中,靜電耳機必須使用特殊的放大器將音頻信號轉化為數百伏的電壓信號,驅動,所能到達的聲壓級也沒有動圈式耳機大,但它的反應速度快,能夠重放各種微小的細節,失真極低。
駐極體
駐極體耳機也叫固定式靜電耳機,它的振膜本身就是極化的或者由振膜外極化物質發射的靜電場極化,不需要專門設備提供極化電壓。駐極體耳機具有靜電耳機大部分的特點,但是駐極體會逐漸去極化,需要更換,其壽命約5-10年。
無線無繩
它們由兩部分組成,信號發射器和帶有信號接收和放大裝置的耳機(通常是動圈式的)。發射器與信號源相連,也可以在發射器前接入前級或耳機放大器來改善音質和調整音色。
無線耳機壹般是指以紅外線傳輸信號的耳機系統,無繩耳機是指采用無線電波傳輸信號的耳機系統。紅外耳機的工作頻率從幾KHz到幾MHz,有效距離大約10米,耳機要在可視範圍內;無線電耳機工作頻率為VHF 130MHz-200 MHz、UHF 450 MHz -900MHz,大多數無繩耳機工作在UHF,可傳輸範圍達100米,可以繞過障礙物。兩副或多副無線/無繩耳機可能會相互幹擾,所以選擇它們的時候最好選擇有多個工作頻率的品種,對於無繩耳機,工作在UHF比在VHF上受幹擾的可能要小。這兩種耳機都有背景噪聲,較高檔的型號都采用了降低噪聲的技術。還要註意的是無線/無繩耳機電池的使用時間,壹般不應低於8小時。
現今較先進的無線耳機采用了帶aptX技術的藍牙3.0傳輸,可通過藍牙提供高級、CD般品質的音頻。
因為離自己太近,所以被忽視,耳機就是這樣的壹個產品。現實的生活中,到處都可以看到耳機的身影,在家中、在室外、各種英語聽力考試等等,都少不了耳機。耳機從發明到現今,也隨著人們科技的進步在不斷的發展著。
隨著時間的發展,耳機產品從最早的兩個小音箱掛在耳邊已經逐漸走向成熟。不論是耳機的種類還是佩戴方式,甚至到核心的發音單元,都有了很多的改變。
佩戴方式
最早耳機就是掛在耳朵邊上的兩個發音單元,已經發展出了很多種類,大體上有耳機、耳塞、耳掛和新發展出來的骨傳導耳機。頭戴式耳機是最早的耳機類型。
耳塞是耳機發展的革命性突破,更小的體積使得在外面使用非常方便。由於城市的發展,環境噪音越來越大,入耳式耳塞又是耳塞產品的壹種突破,在室外使用更為適合。
耳掛可以算是耳機與耳塞的壹個中間產物,耳掛的特點中和了耳機與耳塞優缺點,屬於特點不很明確的壹類產品,不過 就佩戴來說,耳掛十分漂亮。骨傳導耳機是比較新的技術,采用震動原理,通過頭骨將聲音直接傳導到聽音中樞。不過這種產品還沒有普及,能不能給耳機帶來 壹種革命性的突破,現今看還不明朗。
類型豐富
由於耳機的用途不同,耳機的種類也逐漸豐富起來。耳機的種類大體可以分為開放式、封閉式和半開放式。
開放式耳機壹般聽感自然,佩戴舒適,這裏說的舒適是沒有悶熱感,常見於家用欣賞的HIFI耳機。聲音可以泄露出去,反之同樣也可以聽到外界的聲音,耳機對耳朵的壓迫感較小。
半開放式耳機沒有嚴格的規定,聲音可以只進不出或者只出不進,根據使用的需要而做出設計上的調整。
封閉式耳機的耳罩采用了全封閉結構,這樣可以防止外界的聲音進入,對耳朵的壓迫感較大,聲音定位準確清晰,專業監聽領域多采用這種結構。也有部分封閉式耳機擁有開放式耳機的聲場,在隔絕噪音的同時依然保持了高品質的聲音,
耳機發展到現今,最主要的發音單元還是動圈發音單元。動圈耳機技術在發展這麽多年之後,已經非常成熟了,不過在聲音提升上也遇到了瓶頸。除了靜電耳機之外,動圈發音單元也有很多的衍生技術,其中現在運用最廣泛的就是動鐵發音單元。
動鐵發音單元就是利用了電磁鐵產生交變磁場,振動部分是壹個鐵片懸浮在電磁鐵前方,信號經過電磁鐵的時候會使電磁鐵 磁場變化,從而使鐵片振動發聲。優點是使用壽命長、效率高。缺點是失真大,頻響窄。常用於早期的電話機聽筒。這種技術現今主要用於耳塞上面,由於動鐵發音 單元相對於動圈發音單元要小了很多,很多高檔耳塞中集成了兩個甚至三個動鐵發音單元,各個頻段的聲音表現都十分出色。
振膜懸掛在由兩塊固定的 金屬板(定子)形成的靜電場中,靜電 耳機必須使用特殊的放大器將音頻信號轉化為數百伏的電壓信號,
雖然靜電耳機有種種好處,但是這種發音單元的技術還只是掌握在少數的幾個廠商手裏,市面上的靜電耳機基本售價都在萬元以上。值得壹提的是我國的耳機發燒友,WINNY自己開發出了中國的第壹套靜電耳機,成為了中國耳機發展史上裏程碑式的耳機。
耳機展現的發展向著無線和降噪發展。無線耳機使用起來更加自由,隨著科技的發展,無線傳輸技術逐漸成熟,保證了無線耳機的音質。另外壹個原因就是手機音樂功能的普及和藍牙無線傳輸技術的誕生,藍牙無線耳機正在飛速發展著。
隨著城市的噪音汙染越來越嚴重,在室外使用普通耳機耳塞,只能提高音量來蓋過噪音,這樣壹來不但不能享受美妙的音樂,對自己的聽力也有很大的影響。降噪耳機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主動降噪耳機,擁有壹個降噪器,降噪器使用麥克采集外界的聲音,並發出相反的聲波起到抵消噪音的作用。在人們越來越關愛自己健康的今天,降噪耳機能更好的在室外欣賞音樂,還能保證耳朵的健康,是未來耳機的發展方向。主動降噪耳機中已有專為旅行者設計的耳機,帶有無線、降噪和高音質的特點,帶aptX的藍牙3.0,可提供長達10小時的音樂聆聽。
科學技術只能依賴無線電信號來便捷的傳遞信息,所以手機輻射在所難免。手機是個很強的輻射源,尤其驚人的是手機接通瞬間的功率,長期頻繁接打電話甚至可以讓人猝死。由於輻射的強度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所以保持距離在防止手機輻射的應用當中最為有效。防輻射耳機的基本原理也是拉大人腦和手機的距離,違背這壹原理就不能真正起到防輻射的作用。
現今市場上用於手機稱可以防輻射的耳機有兩種,包括藍牙耳機和空氣傳導耳機,其中比較的有效的是空氣傳導耳機。由中國科技人員研發的空氣傳導耳機獲得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PCT)的發明專利(專利國際申請號為:PCT/CN2009/000660,國際公布號為:WO 2010/043097A1)。這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首次將發明專利授予手機防輻射耳機產品,證明空氣傳導耳機在手機防輻射方面的突出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