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德裏黑公交車案件

德裏黑公交車案件

上壹篇文章大概寫了壹下我在印度的吃和住。

今天主要說壹下印度的交通。

印度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以摩托車為主。我們每天早晨出發去客戶公司,下午返回酒店。路上除了私家車之外,陪伴我們最多的是摩托車大軍,有點兒像咱們國家原來“自行車”王國的時候的盛況。

除了摩托車和私家車之外,短距離出行,就以嘟嘟車為主。我沒體驗過。我們部門的那個姐姐被王哥帶著體驗了壹次。她說,坐在車上,迎面和旁邊過往的所有人都對他們行了"註目禮"。[捂臉]

在孟買和德裏的市區主幹道,交通秩序還是可以的。但是在稍遠的地方或者郊區,那豈止是“亂”能夠形容的。嘟嘟車,私家車,摩托車,自行車,公交車混雜其中,妳擠我,我擠妳, 車挨車,車擠車 。而且,我發現,印度人很少按喇叭,至少我在那的三個星期,很少聽見。大家就這麽靜靜的擠來擠去,就擠成那個程度,我壹起交通事故都沒看見。可能小的剮蹭在他們看來無足掛齒,小剮怡情[黑線]。 那年,我正在學車,正好練習科三期間去的印度。到那之後,我甚是佩服印度人的開車技術。有壹個客戶開車帶著我們壹起去拜訪另外壹個在郊區的客戶,手動擋的車,我全程就盯著他的不停掛檔,換擋,踩離合,踩剎車,還偶爾打個電話~忙的那叫壹個“歡”。回到國內,我和教練說,我如果在印度,可能壹輩子都學不會開車。

第壹年在孟買,通過酒店介紹包了壹個出租車,司機大概40多歲,英語很好。服務也周到。我們提前列出拜訪計劃,他會給我們建議,哪幾個離著近,可以安排在同壹天拜訪。然後早晨來酒店接我們,把我們兩組人分別送到不同的地點。然後再聽我們的召喚去接我們送回酒店。

印度社區規劃非常亂,在繁華地區的寫字樓的比較好找,但是在偏僻壹點兒的地方,就多虧了這個司機,他先開車到要拜訪的地址附近,然後下車問路人,給要拜訪的客戶打電話詢問,經常要兜很多圈,然後再問很多人才能找到。這個司機每天能從我們這賺大概2000-3000盧比,他的收入應該不錯,他說他每年都會帶家人去泰國 旅遊 。

第二年去德裏,沒有包車,全部都是優步。但是印度 的優步,等待半小時是很正常的事情,還經常會有司機臨時取消訂單--因為根據定位他們找不到我們所在的位置,打電話又無法溝通。有壹次甚至連著3個司機都取消了訂單,我和李哥無奈的站在亂糟糟的居民區,頂著38度的大太陽,看著5-6只猴子紅著屁股從我們頭上跳過來,跳過去。(果然,在 印度 ,人與動物和諧相處)。

在郊區的路上,能看到很多牛。慢悠悠的走在路上。還看過壹頭五條腿的牛,可惜當時在車上,沒來得及拍照。在網上找壹張類似的給大家看壹下。

對了,我看到印度行駛中的火車,火車沒有門(或者門沒關)。火車頂沒人。可能那個時候不是高峰期吧。很多公交車也都不關門。車沒停穩,就有人跳上跳下的。當然我看到的是郊區線路,市區的應該會好點兒。我只說我看到的。

我同事那組還去坐了地鐵,我沒體驗過,我這組壹直都是車接車送的。其實體驗壹下地鐵應該也不錯。

下面說壹些去過的景點,篇幅有限,今天就先說壹個吧: The Prince of Wales Museum( 威爾士 王子博物館)。下面這張是門票。

印度在熱帶,景點的綠化都不錯。

這個博物館 始建於1909年,1921年正式開館。是印度最大的博物館之壹。 博物館陳列有 印度雕刻、繪畫、銅器、歐洲繪畫、裝飾藝術等。 其中還有壹個 中國 展廳,展櫃裏擺滿 中國 的瓷器,玉如意和宮廷用品。

有很多雕刻石像,是講 印度 各種神的。每個名字都很有 印度 特色,記不住。了解了壹些印度的神話,很有意思。大家感興趣的話也可以去查找研究壹下。

拍照技術不好,請大家見諒。

第二篇先到這吧。未完待續~~

下壹篇打算寫壹下 孟買大學,孟買火車站,印度門,泰姬陵,甘地博物館,德裏門。不知道壹篇能不能寫完。

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