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殲轟-7戰鬥轟炸機

殲轟-7戰鬥轟炸機

殲轟-7戰鬥轟炸機

殲轟-7又名飛豹(JH-7、FBC-1,北約代號:比目魚(Flounder)[1]),是由西安飛機制造集團與603研究所合作設計制造戰鬥轟炸機,其主要設計用以進行戰役縱深攻擊以及海上和地面目標攻擊,可進行超音速飛行。該戰機於1973年開始研發,至1988年首次試飛,在1998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公開,其改良型殲轟7A則在2004年公布。目前,“飛豹”戰機尚未出口,現有的“飛豹”戰機全部裝備中國海軍航空兵。

殲轟7戰鬥轟炸機

主要數據

(均為估算 僅供參考)外形尺寸:成員:2 全長:22.325m 翼展:12.705m 全高:6.575m 機翼面積:空缺空重:7070kg 重量載荷:最大起飛重量:28457kg 最大載油量:空缺最大外掛武器載荷:6500kg(早期型號)9000kg(A)動力裝置:初期:2臺英制“斯貝”渦輪風扇發動機後期:2臺中國產“秦嶺”渦輪風扇發動機機載設備: 1.環控系統:YX—4型供氧系統、高壓除水升壓環控系統。 2.液壓系統:由主系統、助力系統和應急系統組成。

研發歷史

1973年,中國軍方提出了轟-5前線轟炸機的換代計劃——研制新型的超音速殲擊轟炸機,具有良好的飛行性能、在現代防空兵器對抗下有較強的戰場生存能力、在戰術戰役縱深內完成轟炸任務,達到當時歐洲狂風式戰鬥轟炸機的性能,不僅要能投擲常規航空炸彈,還要能發射制導武器與戰術核武器。1976年,中國軍方提出了具體性能要求。為此,西安的603所提出了轟七計劃、沈陽的601所提出了殲轟八計劃、南昌飛機制造廠提出了強六計劃。

裝備情況

各型“飛豹”戰鬥轟炸機均裝備中國海軍航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