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羅伯托·羅西裏尼人物簡介

羅伯托·羅西裏尼人物簡介

羅伯托·羅西裏尼

羅伯托·羅西裏尼(RobertoRossellini),1906年5月8日出生於意大利羅馬,意大利電影導演、編劇、制片人。

1936年,執導劇情短片《牧神午後的前奏曲》,從而正式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1941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白船》。1945年,執導劇情片《羅馬,不設防的城市》,該片獲得第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1946年,執導劇情片《戰火》獲得第2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故事獎提名。1948年,執導戰爭劇情片《德意誌零年》,該片獲得第3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金豹獎。1952年,執導劇情片《壹九五壹年的歐洲》,該片獲得第1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國際獎。1959年,執導劇情片《羅維雷將軍》,該片獲得第2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1963年,與讓-呂克·戈達爾、皮埃爾·保羅·帕索裏尼等4位導演聯合執導劇情短片集《帕戈羅格》。1977年,擔任第3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1977年6月3日,羅伯托·羅西裏尼因心臟病在意大利羅馬去世,享年71歲。

中文名:羅伯托·羅西裏尼

外文名:RobertoRossellini

別名:羅伯托·羅塞裏尼

國籍:意大利

星座:金牛座

身高:178cm

出生地:意大利羅馬

出生日期:1906年5月8日

逝世日期:1977年6月3日

職業:導演、編劇、制片人

代表作品:羅馬,不設防的城市、德意誌零年、戰火、壹九五壹年的歐洲

主要成就:第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第2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第3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金豹獎

早年經歷

羅伯托·羅西裏尼出生在意大利羅馬壹個殷實的家庭。在高中畢業時,他突然對電影感興趣,於是放棄升學,從而進入電影界。他開始在布景裝置方面工作,其次學習攝影技術做攝影師,而後來他又學習剪接技術。此外,他還為“IstitutoLuce”電影公司的壹些短篇當編劇和導演。

演藝經歷

1936年,執導劇情短片《牧神午後的前奏曲》,從而正式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1941年,執導由奧古斯托·巴索、埃琳娜合作主演的劇情片《白船》,這是羅伯托·羅西裏尼執導的首部電影。1942年,執導由馬西莫·吉洛蒂、米凱拉·貝爾蒙特、皮耶羅·帕萊爾米尼合作主演的戰爭劇情片《飛行員歸來》。

1943年,執導由阿蒂利奧·羅戴德約、弗蘭科·卡斯泰拉尼、皮耶羅·帕斯托雷合作主演的劇情片《背負十字架的人》。1945年,執導根據塞吉歐·阿米迪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片《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由馬塞洛·巴格利埃羅、安娜·麥蘭妮、阿爾多·法布裏齊領銜主演,該片獲得第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之後,該片被《帝國》(英國電影雜誌)評選為“影史百大非英語電影”第37名。

1946年,執導由瑪麗亞·米琪、戴爾·埃德蒙茲、朱麗葉塔·馬西納聯袂主演的劇情片《戰火》,該片講述了二戰時美軍登陸意大利,壹路上發生的六個小故事,他憑借該片獲得第2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故事獎提名;同年,執導由莉婭·科雷利、卡爾洛·尼奇合作主演的劇情片《欲望》。

1948年,執導由卡爾·克魯格、芭芭拉·欣茨、克莉絲托·默克聯袂主演的戰爭劇情片《德意誌零年》,該片獲得第3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金豹獎;同年,執導由西爾維婭·巴塔耶、雅內·馬爾肯、加布麗埃勒·豐坦聯合主演的劇情片《愛情》。1950年,執導由英格麗·褒曼、馬裏奧·維塔利、倫佐·切薩納合作主演的劇情片《火山邊緣之戀》。

1952年,執導由熱納羅·皮薩諾、海倫·塔布斯、克拉拉·賓迪合作主演的劇情片《秘密炸彈》;同年,執導由英格麗·褒曼、亞歷山大·諾克斯、馬切拉·羅韋納合作主演的劇情片《壹九五壹年的歐洲》,該片獲得第1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國際獎。

1954年,執導由喬治·桑德斯、保羅·穆勒、萊拉·羅科合作主演的劇情片《遊覽意大利》;同年,執導由馬蒂亞斯·維曼、雷娜特·曼哈特、庫爾特·克羅伊格合作主演的劇情片《不安》;其次,執導由托裏奧·卡米納提、賈欽托·普蘭代利、瑪塞拉·波貝合作主演的劇情片《火刑柱上的貞德》。

1959年,執導由漢斯·海西默、維托裏奧·卡布裏奧利、南多·安卓利尼合作主演的劇情片《羅維雷將軍》,該片獲得第2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同年,執導由十集電視劇組成的劇情片《印度:故鄉》上映。1960年,執導由雷納托·薩爾瓦托雷、喬瓦娜·拉利、歐露莎爾芭·奈麗合作主演的劇情片《夜色朦朧逃脫時》。

1961年,執導由倫佐·裏奇、弗朗科·英特朗吉、蒂娜·露易絲合作主演的劇情片《意大利萬歲》;同年,執導由洛朗·特茲弗、瑪蒂妮·卡洛、伊莎貝拉·科瑞《瓦尼娜·瓦尼尼》。1962年,執導由維托裏奧·加斯曼、娜佳·蒂勒、安妮特·瓦迪姆合作主演的劇情片《黑暗的靈魂》。

1963年,與讓-呂克·戈達爾、皮埃爾·保羅·帕索裏尼等4位導演聯合執導劇情短片集《帕戈羅格》。1966年,執導由雅克·普雷布瓦、莫裏斯·巴裏埃、保拉·達哈利合作主演的劇情片《路易十四的崛起》。

1971年,執導由裏卡多·帕拉西奧斯、伯納多·巴列斯特爾合作主演的電視電影《蘇格拉底》。1972年,執導由皮埃爾·阿迪提、克裏斯蒂安·德·西卡合作主演的電視電影《布萊茲.帕斯卡爾》;同年,執導由埃托雷·貝維拉誇、凱撒·巴爾貝蒂、塞吉奧·菲奧倫蒂尼合作主演的傳記劇情片《希波主教奧古斯丁》。

1974年,執導由斯塔夫羅斯·托內斯、雷納托·蒙塔爾巴諾、弗農·多布切夫合作主演的劇情片《笛卡爾》。1977年,羅伯托·羅西裏尼受蓬皮杜中心應邀拍攝了劇情片《蓬皮杜藝術中心》;同年,擔任第3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個人生活

家庭背景

羅伯托·羅西裏尼的父親和祖父都是壹名建築師,同時他還有壹個弟弟和妹妹。

感情生活

1948年,英格麗·褒曼觀看了羅西裏尼執導的影片《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並主動寫信給羅西裏尼要求與之壹起拍片。1950年,英格麗·褒曼主演了由羅伯托·羅西裏尼拍攝的電影《火山邊緣之戀》而互相認識,並在2月7日生下他們第壹個孩子羅伯特·英格利·羅西裏尼。同年5月24日,羅伯托·羅西裏尼與英格麗·褒曼在墨西哥舉行婚禮。1952年,羅西裏尼為英格麗·褒曼生下了壹對雙胞胎女兒伊莎貝拉·羅西裏尼與伊斯塔·英格麗·羅西裏尼。

1957年,由於羅西裏尼與壹名印度編劇傳出緋聞,從而導致他與英格麗·褒曼於1958年正式離婚。

逝世情況

1977年6月3日,羅伯托·羅西裏尼因心臟病在意大利羅馬去世,享年71歲。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編劇作品

制片作品

獲獎記錄

人物評價

羅伯托·羅西裏尼不僅在電影中完成了從物質匱乏向精神空虛的過渡,他還創造性地探索了私密的個人經驗同電影中的角色之間的關系,使得電影能夠更深層次地展現出創作者甚至人類內心的焦慮。(《北京青年報》評)

羅伯托·羅西裏尼以普通人的真實生活來折射當代的社會問題,並運用自然光在實景中拍攝從而強調真實感。他雖然用的是紀實手法,但他和奧遜·威爾斯都具有相同的現實主義的審美觀。(《中國文化報》、《世界電影》評)

羅伯托·羅西裏尼拍攝的壹系列低成本的電影用最大的真實記錄了戰後意大利的民生。此外,他最大的魅力就是把二戰之前好萊塢和法國的那些依靠文學,依靠布景的整個潮流轉向了壹種關註現實、震撼人心的作品的潮流。(東方網評)

羅伯托·羅西裏尼拍攝的電影中堅持拒絕壹切人為矯飾,並力圖展示當時的意大利乃至在戰爭中掙紮的整個歐洲的現實圖景。同時他還刻意避免顯露個人的觀點和情緒,努力呈現壹種中立的視角,如實還原事件的本來面目。而且他的作品具有了壹種讓人耳目壹新的“現代性”。(《電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