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近15年換代,全新瑪莎拉蒂GT來了,與911比如何?
在豪華雙門四座跑車裏,保時捷911絕對算得上是熱門中的熱門,但論個性優雅就不得不提到瑪莎拉蒂GranTurismo(瑪莎拉蒂GT),很多情況下,網友們都會拿這兩款車來做比較,論品牌影響力與硬實力,保時捷911可能都要更勝壹籌,為了提升競爭力,瑪莎拉蒂推出了全新壹代GranTurismo,除了外觀與內飾的改變外,首次加EV版車型也是壹大看點(註:以下全新壹代瑪莎拉蒂GranTurismo將統稱為全新瑪莎拉蒂GT)。
上壹代瑪莎拉蒂GT誕生於2007年,壹直到近幾年才停產,十幾年的沈澱,瑪莎拉蒂終於迎來了全新壹代產品。雖然是換代車型,但全新瑪莎拉蒂GT的外觀輪廓與整體風格並沒有進行調整,這也在預料之內,因為像瑪莎拉蒂、保時捷這樣的品牌,是不會輕易改變標誌性元素的。
外觀上,全新瑪莎拉蒂GT依舊采用家族式的鯊魚嘴前臉設計,直瀑式黑色前格柵和三叉戟的組合,辨識度依舊很高,整個車頭非常修長低矮,在運動和優雅之間找到了完美平衡,而車頭的細節上相比上壹代車型來說,要更加圓潤厚重,中網的面積也有所增大。
全新瑪莎拉蒂GT電動版
另外,此次換代,除了Modena(入門燃油版)與Trofeo(高性能燃油版)外,還首次加入了純電動版車型(Folgore),而據官方透露,未來瑪莎拉蒂的電動版車型都會命名為“Folgore”,這個詞在意大利語裏的意思是“閃電”,與高性能電動車的定位十分相符。
全新瑪莎拉蒂GT的側面依然是標準的“GT”式設計,車頭占到了整車超過三分之壹的長度,擁有修長的美感,而前、後翼子板都向外微凸,從而營造出了了不錯的寬體效果。根據版本的不同,全新瑪莎拉蒂GT配備了不同的輪圈,樣式都非常炫酷,與之匹配輪胎規格為前265/30 R20、後295/30 R21。
全新瑪莎拉蒂GT電動版
全新瑪莎拉蒂GT的車尾變化也很明顯,整個設計更加的偏平,尾燈變得更加修長,內部燈組也更加精致,這點很不錯,畢竟上壹代車型的尾燈實在沒有什麽檔次感,甚至有些低廉。另外,燃油版配備了雙邊四出的尾排,而純電版是沒有尾排的,下方的包圍也比燃油版要顯得簡單很多。
瑪莎拉蒂Grecale內飾
上壹代瑪莎拉蒂GT內飾
相比外觀,全新瑪莎拉蒂GT的內飾變化要更加明顯,可以說全新的設計才算跟上了時代,上壹代車型直到停產內飾都幾乎沒有變動,檔次感完全配不上它200萬左右的價格,大家認為呢?全新瑪莎拉蒂GT的內飾換裝了全新的家族式設計,與2022年發布的中型SUV——瑪莎拉蒂Grecale基本相同,只是在配色、用料以及空調出風口位置上有所不同而已。
12.2英寸的液晶儀表盤的主題可以隨駕駛模式的不同而改變,整個界面簡潔大方,可玩性很高。中控顯示屏是雙層設計,十分個性,上方顯示屏的尺寸為12.3英寸,觸屏手感與反應速度很不錯,但人性化體驗略有不足,特別調節音量是觸摸式,非常的難受。下方的顯示屏尺寸為8.8英寸,這裏集成了很多日常使用所需的功能,特別是大燈與手套箱的開關都在這,我個人感覺不如保留實體按鍵來的便利。
全新瑪莎拉蒂GT的乘坐布局為“2+2”,雖然四座只有兩個門,但由於車門的尺寸很長,所以後排乘客也能很便利地上下車。前排座椅采用壹體式桶裝設計,整體的舒適性與包裹性都很不錯,而後排也保證了與前排差不多的舒適性,這點還是很不錯的。
動力上,全新瑪莎拉蒂GT取消了上壹代車型的4.7L V8發動機,而改為了Nettuno海神3.0T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雖然發動機影響力上不如上壹代車型(上壹代是法拉利的發動機,全新壹代是自家生產的),但動力參數上變得更強悍了。Modena版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490馬力,最大扭矩600牛·米;Trofeo性能版發動機的最大功率550馬力,最大扭矩650牛·米。除此之外,全新瑪莎拉蒂GT還有純電版,搭載的是3臺永磁同步電機驅動,其中1臺布置在前軸,2臺放在後軸,三臺電機目前的綜合功率為761馬力,最大扭矩1350牛·米,在彎道中可實現矢量扭矩分配,左右車輪的扭矩輸出可按需調節。
需要註意的是,這並不是純電版的性能極限,因為這三臺電機的總功率可以達到1224馬力。但由於電池性能限制,全新瑪莎拉蒂GT電動版的電池組放電功率只能達到829馬力,並且還要將壹部分功率分配給其它電氣設備,所以真正留給電機的功率只有761馬力。
●全文總結
作為瑪莎拉蒂品牌影響力最高的車型,瑪莎拉蒂GT的此次換代可以說讓我們等了太久太久,但好貨不怕晚,相比上壹代車型來說,全新壹代車型無論是顏值、科技感還是技術上都有大幅度提升,特別是發動機采用了最新的海神系列,算得上是誠意十足。另外,首次加入純電動版不但跟上了時代,而且還將整個車系的性能推出了新的高度。競爭對手方面,除了老對手保時捷911外,像法拉利Roma、阿斯頓·馬丁DB11等也都是全新瑪莎拉蒂GT所需要註意的,所以未來的市場表現還是不容樂觀的。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中國汽車消費網,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