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如周保中,李延祿,馮仲雲為什麽沒有軍銜
1955年授銜時周保中,李延祿,馮仲雲都已轉任地方工作,並不在部隊序列中,按照當時中央決定,已到地方工作的部隊幹部原則上不授予現役軍銜,考慮到歷史情況和現實需要,有的人可以授予預備役軍銜。
1955年周保中工作
1953年8月7日,中***中央西南局決定由西南軍政委員會政治法律委員會主任周保中兼任西南政法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為西南政法學院歷史上首任院長。
1954年,由於心力衰竭嚴重,身體極度虛弱,無法再繼續擔負繁重工作,黨中央決定,周保中調離現任職務,8月,赴北京治病休養。
9月,當選為第壹屆全國人大代表,並由毛澤東任命為國防委員會及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10月18日,出席中華人民***和國國防委員會第壹次會議。
1955年,被授予壹級八壹勛章、壹級獨立自由勛章和壹級解放勛章。?
1956年4月,當選為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9月,在中央“八大”上被選為中央候補委員。
1955年李延祿工作
1950年2月至1954年7月兼中***松江省委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松江省人民政府委員會副主席(1950年3月起)。
1950年4月至1954年7月兼松江省勞動局局長。
1951年兼中***松江省委統壹戰線部部長。
1954年8月任黑龍江人民政府副主席,同年9月至1956年7月任中***黑龍江省委委員。
1955年1月至1958年8月任黑龍江省副省長。
1963年開始撰寫關於東北抗聯第四軍的鬥爭實況並在《北方文學》陸續發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
1985年6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1955年馮仲雲工作
1952年
馮仲雲任北京圖書館長,對圖書館事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其所保留的新善本(包括老解放區的革命文獻、革命領導人手稿名人手稿)至今仍是國圖的瑰寶。
1954年至1968年
1954年至1968年馮仲雲在水利電力部任副部長,任內為新中國的水電業解決過許多重大科研課題,培育下大批英才。
擴展資料
1955年授銜前後
1955年1月14日和15日,中央軍委開了兩天會,具體對授予元帥、大將、上將軍銜的人選進行研究。在北京的中央軍委委員彭德懷、賀龍、徐向前、聶榮臻、羅榮桓出席會議,陳毅和葉劍英因病、鄧小平因事未出席。
會議由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懷主持。經過充分研究討論,最後取得壹致意見:授予現任軍委主席和軍委委員元帥軍銜。元帥軍銜又分為兩級:大元帥和元帥。
16日,彭德懷、羅榮桓聯名將所提名單和意見報告毛澤東。
據說,毛澤東聽到這個消息後,搖搖手說:“我不當那個大元帥!”
此事在高層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全國人大常委會開會時,民主人士紛紛發言,認為毛澤東等領導同誌是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和創建者,指揮過許多重大戰役,為軍隊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中都享有崇高的聲譽,應該給他們授銜授勛。
毛澤東功勞最大,應該授予大元帥,授予3個壹級勛章。有人提議要形成壹個決議。主持會議的劉少奇(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知道毛澤東的態度,說還是不作結論為好。
壹位留胡子的民主人士說:“我們人大作了決定,他有什麽辦法?”
劉少奇笑笑說:“人大可以作決定,但他是國家主席,要他簽署命令才行啊!”“人大作了決定,國家主席就得簽署命令。”
爭論來爭論去,劉少奇只好說:“妳們不是經常可以見到毛主席嗎?妳們當面去說服他,爭取他的同意,我們這次先不作決定。”
此後不久,中***中央書記處召開會議,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等出席,鄧小平、陳毅、彭真、聶榮臻、羅瑞卿、楊尚昆、宋任窮、陸定壹等人列席。會議的議題之壹是有關授予元帥軍銜的問題。
毛澤東說:“妳們搞評銜,是件很大的工作,也是件很不好搞的工作。我這個大元帥就不要了,讓我穿上大元帥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眾中去講話多不方便呀!”
毛澤東態度堅決,確實起到了表率作用。
也正是在那次會上,毛澤東對劉少奇說:“妳也在部隊搞過,妳也應該評元帥!”劉少奇揮了揮手,說:“不要評了,我現在不在軍隊工作了。”
毛澤東又問周恩來和鄧小平:“妳們的元帥軍銜還要不要評啊?”
周恩來連連擺手說:“不要評了,不要評了!”
鄧小平笑笑說:“當什麽元帥喲,早不帶兵了。”
按照中央決定,已到地方工作的部隊幹部原則上不授予現役軍銜,考慮到歷史情況和現實需要,有的人可以授予預備役軍銜。
陳毅和鄧小平,除擔任中***中央軍委委員和中華人民***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與軍事工作直接有關外,主要還是從事政府和黨務工作。
陳毅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任中***中央秘書長,在軍隊中都沒有其他職務。按照這壹原則,既可以給他們授予軍銜也可以不授。
參考資料中國***產黨新聞網-1955年首次授銜的前前後後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馮仲雲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李延祿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周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