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國際板?國際板概念有哪些?
國際板含義:中國正推進境外企業在A股發行上市。這些企業在A股上市後因其“境外”性質被劃分為“國際板”。國際版指境外企業在中國A股發行上市的板塊。這些境外企業在A股上市後,因其“境外”性質將被劃分為“國際板”。 國際板正在成為繼創業板之後,中國資本市場創新的又壹個大動作。在上海,建立類似紐交所那樣的上市條件較為嚴格的面向國內外大公司的主板;在深圳,建立類似納斯達克那樣的上市條件相對寬松的創業板,已經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中長期構想。 上證所有關負責人表示,上證所的目標是建設成國際壹流的證券交易平臺,“國際板”是不可或缺的壹部分。有專家指出,隨著A股市場影響力日增,外資企業尤其是中國業務比例日益提升的外資企業在A股市場上市是大勢所趨。中國政府強烈希望能把上海建成壹個國際金融中心,而國際金融中心的標誌之壹就是交易市場向國際開放,所以在上海開設“國際板”是其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非常重要的壹步。它是不是叫“國際板”並不重要,是單獨搞壹個“國際板‘還是直接上市只是個形式問題,重點是能讓外國公司到中國來上市。 匯豐銀行另壹方面,外國公司到中國來上市的意願也很強烈,比如可口可樂、匯豐銀行,它們在中國的業務已經做得非常大了。聯合利華早在六七年前就公開表示想要在A股上市,後來陸續有匯豐銀行、渣打銀行、東亞銀行等表示過這個意願。這類企業在中國上市有兩方面好處:第壹,上市可以提高它們在中國市場的知名度;第二,企業可以直接獲得人民幣資金,為它們在中國擴展業務提供很大的方便,而且沒有外匯風險。這兩方面的好處是非常直接的。 但是當時這些公司都面臨同樣嚴峻的問題,就是那時包括中國的法律法規、財務制度、公司的監管治理等在內的整個環境都不支持外國公司來中國上市,處於無章可循、無法可依的階段。所以雖然這些公司早有意向,但真正要做起來的話還是很難,連第壹步都邁不出?去。 其實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交易所基本都是對國際開放的,並沒有在法律法規上明確區分境內、境外企業,紐交所也是如此。全世界最早的金融交易所是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它起初是便於自己的團隊去亞洲進行貿易,進行融資的壹個平臺。後來發展到19世紀,美國修鐵路也要去阿姆斯特丹融資,通過在阿姆斯特丹 國際板推進紅籌境外公司發A股發行證券然後上市。那時候阿姆斯特丹是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所以在國際上,壹開始的時候金融中心就沒有國內和國外之分。 但是中國不太壹樣,到目前(2009年7月31日)為止證券市場還是封閉的,沒有向境外開放。除了QFII這種安排,外國投資者還不能真正進來,中國人現在去境外投資也很難。所以在這種封閉的資本環境下,壹個外國公司來中國上市的復雜程度要大得多。當然,壹旦做成功,對於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是有重要意義的。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