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讀書筆記010 張煒《古船》

讀書筆記010 張煒《古船》

這是壹本具有鮮明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特色的小說。

那個時代,是百廢俱興文學興旺的時代,是征婚啟事上都要表明“愛好文學”的時代,是作家還處在崇高地位的時代。

在那個年代,作家熱烈地用作品敘述社會現實,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以至於部分作家把自己當成了未遂的政治家,改革家等等。

賈平凹的《浮躁》柯雲路的《新星》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等部分作品都是其中的代表。

張煒的《古船》也是其中之壹。

小說以20世紀末期中國農村發生的巨大變化為背景,通過窪貍鎮隋、趙、李三大家族40多年間錯綜復雜的恩怨糾葛,生動刻畫了古老農村嬗變中的心靈陣痛與文化沖突。

隋家壹直是鎮子上的大地主,但是隨著土改的到來,隋家的掌門人敏銳地意識到時代發展的趨勢,主動獻出了手中的經濟命脈—粉絲大廠,廠子被鎮上的趙家承包接管,隨之而來的便是趙家通過鉆革命的空子而獲得的迅速崛起。趙家依仗權勢欺壓隋家,隋家的二兒子便壹直想找機會奪回粉絲大廠重振家族,直到被欲望沖昏頭腦。而不斷為鎮子貢獻革新成果的李家最終也嘗到了機械革新的苦果,三個家族之間的恩恩怨怨夾雜著作者對於歷史,對於社會改革,以及對於人性的感悟和思考。

可以看出,作者張煒把隋抱樸當成了自己理想中的人物,以至安排了壹個讓人覺得怪怪的細節,讓隋抱樸平時研讀《***產黨宣言》,但這也可能就是作家的幼稚的理想吧。社會的前進,並不是作家心中的“理想國”。

文學家不是政治家,正如主持祭祀的人與廚師不能混為壹談壹樣。文學家的任務還是要描寫人性,去描寫“春江水暖鴨先知”的社會現象和人們的情緒、情感和心理,而不能把自己當成上帝壹樣全知全能。

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在詩中可以創造世界,在現實中未必能建功立業。

兩千年前,有壹位學識淵博聲譽甚隆的儒學學者,陰差陽錯當上了國家的設計師。於是根據儒家經典,言必稱三代,事必據《 周禮 》,宵衣旰食,鞠躬盡瘁,終於十幾年就落得了個身死國滅的可悲可笑的下場。這個人就是王莽。

魯迅先生《故鄉》中說“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思想偉大如魯迅,也沒有找出當時中國的道路。中國的道路,社會的發展,其實還真的是政治家的專業。

所以啊,文學家還是去做自己的專業為好。所以啊,那些看了壹些小說就認為自己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經天緯地治國安邦的文學青年、中年、老年,還是醒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