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拋售內地房產
如果房地產開發的商人有級別,李嘉誠絕對是祖師爺級別的。
因為房地產行業誕生過太多的能人,可是能夠幾十年如壹日穩定的沒有幾個,李嘉誠就是其中之壹。
近幾年來,國內多個曾經風光壹時的地產大佬遭遇到了現金流危機,根本原因就是杠桿太高,花壹塊錢想要幹十塊錢的事。
李嘉誠的操作思路跟其他人完全相反,成為時間的朋友,慢慢變富。這個簡單的策略讓李嘉誠做到了悶聲發大財。
9月17日,李嘉誠旗下公司長江實業再度拋售掉上海壹個項目,套現21億,令人直呼真穩。
1
套現21億的詳情
9月17日,香港希慎興業發布公告稱,將以約35億人民幣(約42.35億港元)的價格收購位於上海市新閘路668號的世紀盛薈廣場,賣方正是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
世紀盛薈廣場是隸屬於長和達盛地產(上海)有限公司的,公司主要有三個股東,分別為長江實業(持股60%),上海達安房產開發有限公司(持股25%),上海國盛集團地產有限公司(持股15%)。
公告顯示,如果長江實業想要完成此次交易,那就必須先把其他兩個小股東的股份買下來,變成獨資企業。由於長江實業持有60%股權,因此,總價35億的項目,長江實業可以套現21億元。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麽李嘉誠可以輕松出手自己手裏的物業,而其他富豪則要打折出售呢?
答案主要有兩個: 第壹、李嘉誠拿下的地塊大多是壹座城市的核心地塊 。我們以本次交易的世紀盛薈廣場為例,它位於上海市的靜安區,幾乎就是上海的市中心位置,步行三分鐘就能到13號線的自然博物館站,到人民廣場只有2.7公裏,地鐵壹號線坐壹站路就到了;
第二、李嘉誠不著急賣 。李嘉誠是壹個相對求穩的人,他不會為了短期巨額利潤而債臺高築,這是投機行為。既然沒有現金流緊張問題,也就不需要打折出售資產。而其他富豪都是在出現問題之後“骨折價”甩賣資產。情況不同,資產的價格也就不同。
據了解,長江實業是在2005年就拿到這個項目的,直到2013年3月才開始施工,2015年8月竣工。項目竣工之後,李嘉誠並沒有急著裝修用來出售或者出租商鋪,而是帶著“工匠精神”在裝修。到了2018年,不過才把地板鋪好,內部的裝修還沒有開始。壹直到了項目交易,項目才勉勉強強完成。
通過項目的建設周期我們可以知道李嘉誠的建設思路,買到地塊之後,先放個七八年,然後趕在地塊動工日期的規定前快速動工,兩年內竣工。不過竣工之後的裝修問題又可以拖個好幾年。李嘉誠持有這個項目長達16年,至今都未開業,最後整體賣掉套現走人。
2
李嘉誠精明在哪裏?
同樣是做房地產,李嘉誠跟其他房地產大佬的區別在哪裏呢?
李嘉誠非常懂得時間的價值,喜歡用時間換空間。大陸的很多地產大佬喜歡超越李嘉誠,總想讓自己成為第壹,最終就變成了蓋房子的機器,不斷蓋房子、賣房子,負債率極高。到頭來,所有人都是在為銀行打工,銀行穩賺不賠,房地產企業現金流比較困難。
銀行想要讓壹家房地產巨頭瞬間倒閉非常容易,那就是聯合其他銀行壹起讓房地產企業還債,如果不還債就要求法院凍結賬戶,這就可以讓房地產企業猝死。
李嘉誠不玩這壹套,他知道這麽做的結果是什麽,因此他最喜歡的還是買地、捂地、賣地,壹本萬利。
李嘉誠的杠桿也是極低的,試想壹下,假設長江實業從銀行貸款買地,每年的利息是10%,他還能那麽淡定捂地嗎?
李嘉誠比較出名的壹次捂地則是在1993年,長江實業拿下了北京譽天下別墅群項目,當時的樓板價格是2000元/平方,李嘉誠看到了它的升值潛力,於是就分四期開發,僅僅第壹期就開發了15年。到了2018年,這個項目終於完工,這個時候房價已經漲到了40000元/平米。
壹個80萬平方米的項目,李嘉誠開發了25年,很難不認為他是在故意拖延時間,最後的結果證明,他賺得盆滿缽滿。
李嘉誠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做時間的朋友的價值!
用媒體思維全網覆蓋,讓產品銷售慕名而來!
未來所有的商業競爭,都會聚焦在媒體傳播上。壹家公司或壹個老板,如果媒體思維短缺,註定會提前敗下陣來。
請記住:沒有傳播度,就沒有認知度;沒有認知度,就沒有美譽度;沒有美譽度,何來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