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來中國發生了那些六級以上的地震?
1976年以來中國發生的六級以上大地震時間地點統計如下。
1976年4月6日內蒙古和林格爾發生6.2級地震。受災的鄉鎮達67個,受災人數達131613人,死28人,傷865人。
1976年5月29日雲南西部龍陵縣先後發生兩次強烈地震。第壹次震級為7.3級,第二次震級為7.4級。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市發生7.8級地震。地震破壞範圍超過3萬平方公裏,有感範圍廣達14個省、區、市。地震***造成24.2萬人死亡,16.4萬人受重傷,直接經濟損失高達54億元。
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之間發生7.2級地震。地震有感範圍西至甘肅高臺,南至昆明,北至呼和浩特,東至長沙。
1979年7月9日江蘇溧陽發生6級地震。地震有感範圍包括徐州、上海、武漢、南昌、南京和合肥等城市。
1981年1月24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發生6.9級地震。距震中280公裏的成都市有震感。
1985年4月18日雲南祿勸縣轉龍區則邑鄉發生6.3級地震。
1985年8月23日新疆烏恰與疏附縣交界的托姆洛安山峰東北發生7.4級地震。
1988年11月6日雲南瀾滄縣境內和耿馬縣與滄源縣交界處分別發生7.6級和7.2級地震。***造成738人死亡,3491人重傷,41.2萬間房屋倒塌。
1989年9月22日四川小金縣發生6.6級地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所轄13個縣的42個鄉鎮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和影響。
1989年10月18日山西大同-陽高發生壹次中強震群,5級以上地震多次發生,主震為6.1級。
1990年4月26日青海***和縣與興海縣交界處發生6.9級地震。死亡119人,受傷2049人,房屋倒塌2.1萬間,經濟損失達2.7億元。
1990年10月20日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景泰縣、古浪縣交界處發生6.2級地震。
1994年9月16日臺灣海峽發生7.3級地震。廣東、福建沿海地區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失和人員傷亡。地震還波及杭州、合肥、武漢、南昌等地區。
1995年6月25日臺灣宜蘭發生6.5級地震。
1995年7月12日雲南孟連縣中緬邊界發生7.3級地震。
1996年2月3日雲南麗江地區發生7.0級地震。主震發生後又發生余震2529次,最大的壹次為6級。
1996年3月19日新疆伽師-阿圖什地區發生6.9級地震。
1996年5月3日內蒙古包頭固陽縣發生6.4級地震。地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15億元。
1997年1月21日新疆伽師地區發生6.4級地震,此後僅1分鐘,又發生6.3級地震。1997年4月11日伽師地區再次發生6.6級地震。
1998年1月10日河北尚義以東地區發生6.2級地震。
1998年5月29日新疆皮山縣發生6.2級地震。受災範圍涉及14個鄉鎮、5.46萬人。
1998年8月27日新疆伽師地區發生6.6級地震。此次地震震感範圍較大,喀什地區和克州震感強烈。
1998年11月19日雲南寧蒗地區發生6.2級地震。
1999年9月21日臺灣省花蓮西南發生7.6級地震。此次地震波及福建省、廣東省、浙江省和江西省的部分地區,造成不同程度的震感影響。
2000年1月15日雲南姚安發生6.5級地震。
2001年6月14日臺灣以東海中發生6.4級地震。
2001年10月27日雲南永勝縣發生6.0級地震。
2002年3月31日臺灣以東海中發生7.5級地震。
2002年5月15日臺灣蘇澳以東海中發生6.5級地震。
2002年5月29日臺灣花蓮以東海中發生6.2級地震。
2002年6月29日吉林汪清發生7.2級地震。
2003年2月24日新疆伽師發生6.8級地震。
2003年4月17日青海德令哈發生6.6級地震。
2003年7月7日西藏青海交界處發生6.1級地震。
2003年7月21日雲南大姚發生6.2級地震。
2003年10月25日甘肅省民樂、山丹間發生6.1級地震。
2003年12月10日臺灣臺東東北近海發生7.0級地震。
2004年3月28日西藏班戈、青海間發生6.3級地震。
2004年4月6日興都庫什山脈發生6.2級地震。
2004年5月19日臺灣以東沿海發生6.7級地震。
2004年7月12日西藏仲巴縣與隆格爾縣間發生6.7級地震。
2004年10月15日臺灣以東海中發生6.2級地震。
2004年11月8日臺灣以東海中發生6.5級地震。
2005年2月15日新疆烏什發生6.2級地震。
2005年3月6日臺灣宜蘭沿岸發生6.3級地震。
2005年4月8日西藏仲巴縣發生6.5級地震。
2006年4月1日臺灣臺東發生6.5級地震。
2007年5月5日西藏日土、改則交界地區發生6.1級地震。
2007年6月3日雲南寧洱哈尼族彜族自治縣發生6.4級地震。
2007年9月7日臺灣宜蘭以東海中發生6.3級地震。
2008-1-9 16:26:47 32.5 85.2 33 Ms6.9 西藏改則縣
2008-1-16 19:54:47 32.5 85.2 33 Ms6.0 西藏改則縣
2008-3-21 6:33:03 35.6 81.6 33 Ms7.3 新疆於田縣
2008-4-24 2:28:45 23 121.7 33 Ms6.1 臺灣東部海中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縣(31.0°N,103.4°E),發生震級為8.0級地震,直接嚴重受災地區達10萬平方公裏。截至7月4日12時,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遇難:69225人遇難,374640人受傷,失蹤18624人。緊急轉移安置1500.6341萬人,目前累計受災人數4624萬人。
2008-5-12 14:43:15 31 103.5 33 Ms6.0 四川汶川縣
2008-5-12 19:10:58 31.4 103.6 33 Ms6.0 四川汶川縣
2008-5-13 15:07:11 30.9 103.4 33 Ms6.1 四川汶川縣
2008-5-18 1:08:23 32.1 105 33 Ms6.0 四川江油市
2008-7-24 3:54:47 32.8 105.5 10 Ms6.0 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交界
2008-8-1 16:32:45 32.1 104.7 20 Ms6.1 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北川羌族自治縣交界
2008-8-5 17:49:19 32.8 105.5 10 Ms6.1 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
2008-8-25 21:22:00 31 83.6 10 Ms6.8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仲巴縣
2008-8-30 16:30:51 26.2 101.9 10 Ms6.1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四川省涼山彜族自治州會理縣交界
2008-9-25 9:47:14 30.8 83.6 20 Ms6.0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仲巴縣
2008-10-5 52:49.5 39.5 73.9 33 Ms6.8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
2008-10-6 16:30:46 29.8 90.3 8 Ms6.6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當雄縣
2008-11-10 5:56:05 37.6 95.9 10 Ms6.3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2009-07-09 19:19:13.3 25.6 101.1 10 Ms6.0 雲南省楚雄彜族自治州姚安縣
2009-07-14 02:05:01.4 24.1 122.2 6 Ms6.7 臺灣花蓮海域
2009-08-28 09:52:06.0 37.6 95.8 7 Ms6.4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2009-10-04 01:36:03.0 23.7 121.6 10 Ms6.2 臺灣花蓮海域
2009-12-19 21:02:13.9 23.8 121.7 30 Ms6.7 臺灣花蓮海域
2010年2月7日,臺灣花蓮外海6.3級地震,全臺皆有震感。
2010年3月4日,臺灣6.7級地震,各地震度非常明顯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3月4日8時18分,在中國臺灣高雄縣、屏東縣交界(北緯22.9度,東經120.6度)發生6.7 級地震,震源深度約6公裏。
2010年4月14日,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裏氏7.1級地震,造成至少589人死亡,8000多人受傷。
補充 1910-1976年中國7級以上地震
1918年南澳地震:
1918年2月13日14時07分13秒,廣東南澳(北緯23度30分,東經117度13分)發生7.3級大地震。地震使南澳縣城遭到嚴重破壞,該縣四萬人傷亡十之八九,死亡萬余人.這是20世紀中國惟壹的壹次地震海嘯.福建泉州至廣東汕頭壹帶,海嘯波高達7米,持續14小時,福建《同安縣誌》記載有:“地大震,海潮退而復漲,魚船多遭沈沒”.
1920年寧夏海原地震:
1920年12月16日,寧夏海原縣(北緯36.5度,東經105.7度)發生8.5級地震。此次地震,中外聞名,中外近百個地震臺都記錄到了這次能量巨大的地震。據當時的《中國民報》記載:“清江驛以東,山崩土裂,村莊壓沒,數十裏內,人煙斷絕,雞犬絕跡。”地震造成的死亡總人數為234117人。死亡在萬人以上的有6個縣。其中以震中海原縣最嚴重,達7萬人,占縣總人數的—半以上。地震造成的山崩滑坡掩埋了村莊。海原縣房屋和窯洞倒塌近6萬間。會寧縣房屋倒塌達8萬間。海原地震的滑坡數量多,規模大。海原、固原和西吉縣滑坡數量大到無法統計的地步。
1925年雲南大理地震火災:
1925年3月16日,在雲南蒼山洱海(震中北緯25.7度,東經100.2度)之間發生了壹次7級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5800余人死亡,近萬人受傷,洱海沿岸數萬間房屋倒塌.地震後大理、鳳儀、賓川、鄧川起火。大理全城官署民房廟宇,同時傾圮。火起多處,風助火威,延至17日午方熄,被毀店鋪數百家。附近各村之草房全部燒毀。風儀城內同時火起多處,繡衣街、十字街壹帶全被燒毀。賓川縣城災情稍輕,僅海東玉龍村和海南耆內南村尊莊等處火災,***燒毀瓦草房86所。這次地震是大理有歷史記載以來造成傷亡最大的壹次。
1927年甘肅古浪地震
1927年5月23日,甘肅古浪(北緯37.6度,東經102.6度)發生8級地震。地震波及甘肅、青海、陜西等地,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公裏,死亡4萬余人。武威、塔兒莊、張義堡、黑松驛、黃羊川等地破壞極為嚴重。古浪縣城受到嚴重破壞,據古浪縣誌記載:”全城房屋,頹倒無遺。……統計城鄉之(死亡)人口四千有余,牛羊馬(死亡)匹數達三萬。”《盛京時報》記載:”茲經詳細調查僅武威壹縣,計壓斃人口三萬五千四百九十五(原有人口八萬多),牛馬羊畜二十二萬二千零九十五頭,倒塌村莊壹萬九千三百九十九座,房舍四十壹萬八千四百四十二間,崩裂田地約十二萬三千六百六十九畝余,其余雜物等件,傷損不可數計。”
1931年新疆富蘊地震
1931年8月11日5時18分47秒,中國新疆北部的富蘊縣附近發生的壹次巨大地震。震級為8級,震中烈度Ⅺ度,有感範圍直徑達2500公裏。這次強烈地震在全球引起反響。地處拉丁美洲的聖胡安地震臺,記錄震波達3小時之久。極震區內用土坯及石塊砌的墳墓坍塌,有的氈房被震歪斜。富蘊城內房屋全被震倒,全縣死者萬人。地震引起的地裂縫、巖崩、山體滑移以及地下水變化極為普遍。從可可托海至二臺產生長達170千米的地表斷層線,最大錯距達20米左右。這是中國大地震中已知錯動幅度最大的壹次地震。此震為典型的板塊內部大地震,重復期很長。
1932年甘肅昌馬地震
1932年12月25日10時4分27秒,中國甘肅昌馬堡(北緯39.7度,東經97.0度)發生震級為7.6級的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10度,死亡7萬人。地震發生時,有黃風白光在黃土墻頭“撲來撲去”;山巖亂蹦冒出灰塵,中國著名古跡嘉峪關城樓被震坍塌了壹角;疏勒河南岸雪峰崩塌;千佛洞落石滾滾……余震頻頻,持續竟達半年。這次“稀有大震”,令各國科學家眾說紛紜;昌馬,這個地圖上都找不見的地名,成為地震學者關註的中心。
1933年四川疊溪地震
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中國四川茂縣疊溪鎮(震中北緯32.0度,東經103.7度)發生震級為7.5級的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10度,疊溪鎮被摧毀。震前該地異象叠出:犬哭羊嘶,蛇出鼠驚,烏鴉慘啼,母雞司晨。地震發生時,地吐黃霧,城郭無存,有壹個牧童竟然飛越了兩重山嶺。巨大山崩使岷江斷流,壅壩成湖。1933年10月9日19時,地震湖崩潰,洪水傾湖潰出,霹靂震山,塵霧障天,造成下遊嚴重水災,僅灌縣境內撈獲的屍體就有4000多具。疊溪地震和地震引發的水災,***使2萬多人死亡。
1950年西藏察隅(墨脫)地震
1950年8月15日22時9分34秒,中國西藏察隅(墨脫)縣(北緯28.5度,東經96.0度)發生震級為8.5級的強烈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12度,死亡近4000人。強震使世界各國的地震記錄儀紛紛出格,美國的科學家認為地震發生在日本,而日本的科學家認為地震發生在美國。喜馬拉雅山幾十萬平方公裏大地瞬間面目全非:雅魯藏布江在山崩中被截成四段;整座村莊被拋到江對岸。幾百名喇嘛和尼姑深埋寺院的瓦礫之下。壹位在印度境內的英國茶葉種植園主說地震“聽起來就像高速火車通過隧道”。
1962年廣東河源地震
1962年 3月19日,廣東河源發生6.1級地震,是中國第壹個水庫誘發地震。極震區的面積約65平方公裏。震時響聲隆隆,居民極其驚慌。毀損房屋20448間,死5人,傷60人。結構物有扭錯和傾斜等現象。新豐江大壩壩體伸縮縫普遍浸水。新豐江沿岸地裂縫70多條。地震的有感範圍達570公裏,遠至廣西、江西、福建等地。地震前幾年內小震甚多,但臨震前17天內小震突然變得很少,小震的震源深度在臨震前有加深的現象.
1966年河北邢臺地震
1966年3月8日至29日,河北邢臺連續發生多次6、7級地震。首次地震發生於邢臺地區隆堯縣(北緯37度21分,東經114度55分)以東,震級為6.8級,此後,又發生5次6級地震,以22日發生於寧晉縣(北緯37度32分,東經115度03分)東南的7.2級地震為最大。由於災區土質松散,地下水位較高,古河道等因素影響,地震造成破壞損失嚴重,破壞範圍大。6.8級地震波及142個縣市,7.2級地震破壞範圍包括136個縣市。有感範圍北到內蒙多倫,東到煙臺,南到南京,西到銅川等廣大地區。地震***造成8182人死亡,51395人受傷,破壞房屋400余萬間,損壞橋梁86座。災區***發生事故性火災115起,燒死16人,燒傷26人,燒毀簡易房153間。邢臺西部山區和井陘、武安壹帶發生山崩300余處,山崩飛石引起火災22起,燒山80公頃。
1969年渤海地震
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級地震。重災區為山東惠民地區,造成9人死亡,353人受傷。
1970年雲南通海地震
1970年1月5日1時0分34秒,雲南省通海縣(北緯24.0度,東經102.7度)發生震級為7.7級的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為10度強,震源深度為10公裏,死亡15621人,傷殘32431人,毀壞房屋338000余間,經濟損失達38.4億元。為中國1949年以來繼1954年長江大水後第二個死亡萬人以上的重災。震前,豕突犬吠,雀啼魚驚,墻縫噴水,騾馬傷人。當時全國地震工作會議正緊鑼密鼓籌備,強震猝然而至。地震發生時,極震區內,村寨房屋盡毀,地面或裂或陷。總理周恩來於除夕之夜召見青年地震預報工作者,號召“地震預報問題妳們要好好攻關”。
1974年雲南大關地震
1974年5月11月,雲南大關(北緯28.1度,東經103.9度)發生7.1級地震。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區有較強烈震感。有感面積約40萬平方公裏。地震造成1423人死亡,1600余人受傷;損壞房屋6.6萬余間,其中倒塌2.8萬余間,房屋破壞區面積約2300平方公裏。極震區內木結構房屋的木構架無破壞,而土、石墻多倒塌,土擱梁房和毛石砌築石擱梁房,大多數坍塌或倒平。地震還造成山坡崩滑與地裂縫,毀壞道路,農田、水渠、埋沒村舍。最大規模滑坡的前緣沖抵小河對岸,形成高約30米的堤壩,堵水成湖。
1975年遼寧海城地震
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北緯40度39分,東經122度48分)發生7.3級地震。極震區面積為760平方公裏。這次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工業發達的地區,是該區有史以來最大的地震。由於及時預報和采取有力防震措施,地震時大多數人都撤離了房屋,人員傷亡極大地減少,傷亡人員總數為29579人,占總人口的0.32%,其中死亡2041人,占總人口的0.02%。地震造成城鎮房倒塌及破壞約500萬平方米,公***設施損壞165萬平方米,農村房屋毀壞1740萬平方米,城鄉交通、水利設施破壞2937個,各種設備、物資也遭到嚴重損失,總計約8.1億元。據推測,如無預報,人員傷亡將達15萬人左右,經濟損失將超過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