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風車打火機

風車打火機

2月9日晚,新春元宵佳節,佛山通濟橋周邊張燈結彩,人流如織,旋律優美的“通濟歌”在通濟橋的上空縈繞,充滿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壹年壹度“行通濟”民俗節上,佛山70萬市民手持風車,秩序井然地走過通濟橋,喜鬧元宵佳節、暢享和諧社會。

通濟橋長32米,寬9.9米。橋兩端的抱鼓石,以祥雲和蝙蝠襯托風車,體現出通濟橋民俗的象征物——風車。上千家兜售風車的攤檔密密麻麻布滿街道,而路上的行人,無論老小也都高舉風車,走街串巷。

元宵前後的佛山,儼然成了“風車的海洋”。“行通濟”人手壹柄風車“昨晚,我也和家人壹起‘行通濟’。仔細觀察周圍人群,幾乎是人手壹個風車,金燦燦壹片,非常熱鬧!”說起元宵“行通濟”,佛科院旅遊學院黃耀麗教授依然興奮。行通濟,無蔽翳。隨著時光的推移,現在市民“行通濟”都習慣帶風車、風鈴、生菜這三種寶貝。其中,象征時來運轉的風車,是上世紀80年代後才衍生出來的。橋身上雕刻著相傳八仙過海時所執的神器,寓意市民過橋時祈求消災、尋求平安的美好祝願。橋柱的上部,用大象的頭拱出壹個果籃,裏面有南瓜、仙桃,取意“象抱太平”。古代的通濟橋,橋頭石級***9級,橋尾13級,反映出“九出十三歸”的意念。如今也在橋上得體現:以防滑條取代臺階,在橋的北端安置9條,在橋的南端安置13條。不僅提高了過橋人的安全系數,同時體現了過橋企福的意念。通濟橋下面設立了親水臺階、知魚軒、樂魚亭,取意於古詩“魚樂人亦樂,泉清心***清”。

拿著生菜過通濟橋,這個習俗在很早就已形成。生菜也叫“勝意菜”,人們過了橋後,就將生菜帶回家,寓意萬事勝意。有的人因不懂風俗,將生菜隨意亂扔,不僅有違民俗,也影響環境。

今日,滿街的風車無論色彩、種類、形態都較往年豐富了許多——從古老的紙風車到彩塑風車,從傳統財神式樣到蝴蝶、花瓣形狀,讓人目不暇接。在各種花色中,最惹眼的仍是金燦燦的紙風車,“壹帆風順財源廣,出門平安萬事順”、“四方貴人齊扶持,八面錢財轉進來”等微縮對聯嵌入其中,有的還藏有鈴鐺在裏面,意頭相當喜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