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精英的後投行之路:去基金公司還是風投
去基金公司還是風投
然而,當壹個部門或者壹個團隊的“老大”離開機構,自立門戶的時候,在看重拿項目能力以及資源情況的外資投行裏,團隊的其他成員也不得不淪為“下崗職工”。
“很多外資投行的中國團隊都是壹裁就整整裁掉壹個部門。而在這個部門中,會有各個級別的人,其中不乏壹些剛進入職場,或者工作經驗只有2~3年的80後,這些人在當今這種大經濟環境下,再想找到同樣的工作機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壹位外資投行人士告訴CBN記者。
據介紹,外資投行往往存在兩路人。壹路叫做“野派”,即有壹定的資源和背景的人,是專門為機構貢獻客戶和拿項目的。另壹路叫做“學術派”,是從小刻苦學習,從中國的知名大學,考到國外的知名大學後回來的“海歸派”,這些人學術紮實,專業能力強,為機構作研究等方面的支持。
“如今外資投行裁員,兩路人都有可能被裁掉。因為沒有項目做,要節省成本,無論妳多有背景,或者有多專業。事實上,即使投行不裁人,自己沒有項目可以做,沒有錢可以賺,這些人也會自己走掉,在德銀等外資投行就有不少這樣的事情發生。”上述外資投行人士表示。
而據記者了解,這些或被機構裁掉、或主動辭職的原投行人員,部分已經開始了新的職業生涯。
他們中有人在離開花旗等金融機構後,進入了在中國保持繼續擴張狀態的法興銀行等。也有人在離開投行後,轉而進入了基金公司工作。
壹位原花旗投行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在基金工作也很忙,自己還能趁花旗的股價跌到1美元多的時候炒炒股,也挺充實的。”不過,這位人士也感覺到,他們的心情出現了微妙的變化,“不像以前那樣,沒事就喜歡郊遊,或者朋友聚聚,現在大家都比較喜歡待在家裏。”
也有不少人在離開外資投行後進入了風險投資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