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社科文獻2023年度十大好書公布?

社科文獻2023年度十大好書公布?

社科文獻十大好書評選,已經連續舉辦了十三屆,每年的書單都備受讀者期待。新年之初,社科文獻出版社在履行了嚴格的印後質檢及公示流程後,公布了社科文獻2023年度十大好書。我們壹起看看是哪十本書得到了評委、讀者們的壹致點贊!

1、《10-13世紀古格王國政治史研究》

作者: 黃博

出版時間: 2021-3

書籍簡介:本書主要討論的是在西南地區建立的“古格王國”的早期歷史,全書運用歷史學的方法,結合考古學、宗教學、民族學的相關成果,在考訂出10~13世紀古格王國的準確而豐富的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從政治文化和政治體制的角度,解析這壹時期古格王國的政教關系史的基本問題。

2、《穿過針眼:財富、西羅馬帝國的衰亡和基督教會的形成,350-550年》

作者: [美]彼得·布朗 (Peter Brown)

譯者: 劉寅/包倩怡

出版時間: 2021-7

書籍簡介:

“基督教會的興起與財富/貧困觀念的變化密切相關。彼得·布朗以大家手筆重新闡釋了這個駱駝穿過針眼的時代。這部厚重的專業學術著作也是壹本精彩的公***史學讀物。”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劉北成是這樣評價本書的。

在《穿過針眼》中,古代晚期研究領域的創立者——彼得·布朗,從財富的角度審視了教會的崛起,以及它給崇尚貧窮美德、稱貪婪為萬惡之源的制度所帶來的挑戰。布朗結合奧古斯丁等主要基督教思想家的觀點,考察了新財富湧入教會所引起的爭議,以及人們對財富態度的變化;描述了富有的捐贈者在危機四伏的帝國中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展示了利用財富來照顧窮人與羅馬舊式慈善事業之間的競爭;呈現了那些為了得到天上的財寶而捐出錢財的普通人。

3、《帝國潛流:清代前期的天主教、底層秩序與生活世界》

作者: 張先清

出版時間: 2021-7

書籍簡介:明代中期重新傳入的天主教,由於與早期全球化緊密聯系,對於中國社會的發展呈現出與佛教、道教不同的文化意義。不僅展現了中國卷入世界體系的特點,而且反映了中國社會應對全球化與西方文明的早期方式。本書嘗試從歷史人類學的視角審視中西檔案文獻,對清代前期中國天主教信仰世界進行深度考察,涉及歷史記憶、民族主義、社會網絡、性別意識、書籍傳播、時間文化、醫療儀式、空間改易等主題。全書力求通過具體而微的個案,從細節處揭示清代前期天主教的本土化與底層社會的普遍聯系過程。

4、《海貝與貝幣:鮮為人知的全球史》

作者: 楊斌

出版年: 2021-11

書籍簡介:《海貝與貝幣》描繪了在兩千年時間裏,以貝幣為媒介的市場是如何將語言復雜、文化多元的印度洋世界整合為壹體的,而全球資本主義又是如何終結這個世界的。

全書按區域展開分析,同時又超越區域的界限,結合了中國史和世界史兩種敘事體系。海貝文化體現出了壹種“全球在地性”,即它既是地方性的,也是全球性的;而將陸地世界和海洋世界聯系起來的貝幣世界,則為全球史提供了壹個全新的視角。

5、《橫濱中華街(1894-1972):壹個華人社區的興起》

作者: 韓清安

譯者: 尹敏誌

出版年: 2021-9

書籍簡介:世界各地有很多著名的華人聚居地,它們既反映了中華文化對外國人的強烈吸引力,也投射出外國對中國人的普遍刻板印象。橫濱中華街就是這樣壹個華人社區,它像民族“飛地”壹般紮根在這個港口城市,挑戰著日本的單壹民族神話。華人在橫濱的國際化進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他們作為少數族裔的社會地位,可以讓我們解析歷史情境中錯綜復雜的身份認同,洞察民族主義的構建和中日文化的底蘊。

6、《拉扯大的孩子:民間養育學的文化家譜》

作者: 安超

出版年: 2021-7

書籍簡介:本書是壹個鄉村女孩在成為母親之後,通過口述史和民族誌的方法寫就的中國鄉村百年傳續的教育家譜,對家庭教育中的親緣***育、恩德訓育、吃苦倫理、青春期悸動、貴人相助、階層擺渡、現代養育焦慮、完美母職、象征性父權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在這裏,我們既能看到壹個農村家族的五代人在百余年間如何面對苦厄、動蕩、無常把孩子“拉扯大”的復雜經驗,也能看到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休戚相關的“野孩子”長大成人的多條路徑。

7、《冷戰的終結:1985-1991》

作者: 英羅伯特·瑟維斯

譯者: 周方茹

出版時間:2021-4

書籍簡介:借助開創性的檔案研究,作者羅伯特·瑟維斯對冷戰最後幾年扣人心弦的調查明確了羅納德·裏根、戈爾巴喬夫、喬治·舒爾茨和謝瓦爾德納澤之間的非凡關系,他們在那個全世界發生重大變化的時代,找到了合作的方法。

《冷戰的終結》展示出壹小圈子運籌帷幄的政客是如何堅定地在他們的任期內結束冷戰,不可逆地改變了全球政治圖景。

8、《清代家族內罪與罰》

作者: 魏道明

出版時間: 2021-2

書籍簡介:

“本書以清代法律條文入手,結合題本案例,分析了親族中犯罪的種種情況及處罰方式,為讀者梳理了人倫道德在清代立法中的具體表現。”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講師王敬雅

在清代,對於絕大多數平民來說,家庭和家族幾乎是他們長期生活的唯壹場域,自然而然也就成為人們發生互動、沖突乃至犯罪行為的主要場域之壹。而“家國壹體”的社會結構,使得司法格外關註家族內部的犯罪行為,並借助刑罰規範等級秩序,貫徹儒家倫理。

本書以五服制度為視角,從卷帙浩繁的各種刑案匯編中摘擇關於家族內部犯罪的數十個案例,在此基礎上,著意總結在涉及此類犯罪時,清代各級法司的裁判標準與推理邏輯,以此說明宗法等級秩序對法律的影響與支配,彰顯中國古代法律倫理化的特征。

9、《陀思妥耶夫斯基傳》

作者: [德]安德裏亞斯·古斯基

譯者:強朝暉

出版時間:2021-10

書籍簡介:本書作者安德裏亞斯?古斯基他生動地描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下坎坷的壹生:27歲因涉嫌政治被捕,在臨刑前最後壹刻被赦,僥幸揀回了性命;在流放西伯利亞10年後浴血重生,重新返回文壇;為躲避債主的糾纏逃往國外,因生活窘迫而染上賭癮。古斯基用流暢的文字,回顧了陀氏從反叛到反動的政治立場變遷,以及為了靠寫作謀生而付出的無數心血。

10、《晚清官場鏡像:杜鳳治日記研究》

作者: 邱捷

出版時間:2021-5

書籍簡介:本書是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研究“杜鳳治日記”的專著,主要探討以下問題:,杜鳳治的生平及日記的史料價值;第二,官員之間、官紳、官民的關系,並講述同治、光緒年間廣東各級官員的壹些故事;第三,晚清州縣官的公務,包括主持考試、審理案件、地方教化、緝捕盜匪、管理省城、對外交涉等方面;第四,州縣錢糧催征和州縣官的收支;第五,州縣官與士紳的合作與沖突。這本書呈現了晚清官場的群像百態,豐富翔實的記錄還原了清代中下層官場的“職場生活”。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當地自考/成考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老師,免費領取復習資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