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請問“水宜生”和“水益生”有什麽區別?

請問“水宜生”和“水益生”有什麽區別?

水宜生應該是正品,轉個帖子給妳看

水益生”。“水宜生”。“水醫生”。

妳會相信這三個名稱是不同的品牌嗎?

妳也許聽說過,也許現在才知道。我在某報紙上,發現它們就是不同的品牌。初看起來,也沒什麽可奇怪的,可怪就就怪在它們都是“水杯”上,且宣傳的“水杯”功能幾乎完全相似。於是,我就想了,這三個品牌的“水杯”,壹定有兩個是“禿子跟著月亮走”來“借光”的,或者是“改著頭、換著面”來“忽悠”人的。這種“孿生姊妹”杯,孰真孰假,妳可知否?

現代人怕什麽?酒場過多,吸煙過多,血脂過高,肥胖,內分泌失調、失眠、神經衰弱等等,總之,凡是有障“延年益壽”的,人人皆懼。然而現在“不怕”了,“水杯”裏,妳“怕”什麽,它就能“治”什麽!用上述三個“品牌”之壹的“水杯”就壹切OK了,肯定會“吃藥不如換水杯,好水喝出好身體”,“藥越吃越少,身體越來越好”,“小肚腩、大象腿,50天不見了”。這種宣傳,妳信不?

寫到這裏,我忽然覺得很滑稽:某些商家的品牌意識是有點差勁。

幾年前,我曾見過“孔府家酒”的類似品“孫府家酒”,“伊利牛奶”的類似品“尹俐牛奶”,“青島啤酒”的類似品“青嘮啤酒”……它們的外包裝除了上面幾個字外,不仔細看,妳很難分辯出它們還有什麽區別。這就是典型的“傍大牌”、“以劣充優”!如果說,過去的只是“形似”,那今天的這三類“水杯”,就是“神似”了。如果它們都是品牌,那審批肯定就出問題了,產品與功能如此相似,這算不算“惡意註冊”?我想,如果出於對品牌維護考慮,是絕不能讓這“姊妹”產生的。比如,我想讓某某人代捎壹個“水益生”水杯,只聽發音,妳想他會捎來哪壹個?再說了,這三個品牌誰好誰劣,妳讓人怎麽區分?難道也都讓人“書空”壹番才能知曉?如果這三個當中,至少有壹個是假冒的,哪就更有問題了,廣告在做,且在同壹個同壹天的報紙上,制假商家可惡,那報紙也應該反思,這種壹看就知道忽悠人的東西,“報紙”妳也登,還自稱“大報”,丟人不?同時,自主品牌商家也有問題,如果置自身企業發展為己任,如果把消費者當上帝,就應該維護好自身的品牌,對假冒者“該出手時就出手”,絕容不得半點含糊。還有,在自主品牌的推廣上,要“誠信”開頭,切勿雲裏霧裏,“百病皆治”。

於是,我認為:“傍大牌”者、造假者有市場,壹是品牌的審理有問題,二是自主品牌的維護力度不夠,三是某些媒體的唯利是圖、助紂為虐。可氣,可惱,更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