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鏡頭光圈是什麽意思

鏡頭光圈是什麽意思

問題壹:攝影當中的光圈是什麽意思? 1、概念

光圈是壹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它通常是在鏡頭內。對於已經制造好的鏡頭,不可隨意改變鏡頭的直徑,但是可通過在鏡頭內部加入多邊形或者圓形,並且面積可變的孔狀光柵來達到控制鏡頭通光量,這個裝置就叫做光圈。

2、計算方法

表達光圈大小是用f值。

光圈f值=鏡頭的焦距/鏡頭光圈的直徑

從以上的公式可知要達到相同的光圈F值,長焦距鏡亥的口徑要比短焦距鏡頭的口徑大。

3、光圈作用

(1)能調節進入鏡頭裏面的光線的多少,在拍照時,光線強烈,就要縮小光圈,光線暗淡,就要開大光圈。也就是說F值越小的相機(其他參數不變),越有利於夜景拍攝。旋轉鏡頭上的調節環或者數碼相機機身上的旋鈕,就是用來調節光圈大小的。

(2)光圈是決定景深大小最重要的因素,光圈大(光圈值小),景深小,光圈小(光圈值大),景深大!

問題二:大光圈和小光圈是什麽意思 光圈越大,進量越多,光圈越小進光越少,(f/3.5是大光圈,f22是小光圈)光圈的數值越小光圈就越大,數值越大光圈就越小!希望能幫到妳兄弟!再送妳個相機的關鍵詞:

ISO與圖片質量

ISO是壹個曝光率極高的詞,我們在超市買餅幹的時候就可能會看見包裝袋上寫:本公司已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這個ISO是國際標準組織的縮寫,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國際標準組織制定餅幹管理標準,也制訂膠卷的生產標準,所以貨架上的膠卷有ISO100,200和400的幾種,這就是感光速度不同的膠卷。ISO感光度是CCD(或膠卷)對光線的敏感程度。如果用ISO100的膠卷,相機2秒可以正確曝光的話,同樣光線條件下用ISO200的膠卷只需要1秒即可,用ISO400則只要0.5秒。在數碼時代,數碼相機的主菜單裏都有ISO選擇,100,200,400或者800,這和膠卷上的壹樣。看機型不同,低的到ISO50,最高有到25600的,數字越大越敏感(感光度越高)。

午餐和愛情都流行快餐,什麽事都要快點搞,按道理我們應該喜歡高感光度。但世界上沒有免費午餐,高ISO雖然速度快但圖像顆粒粗,經不起精細放大出圖。所以風光攝影要用相機的最低感光度才可得到精細的畫面。高ISO壹般在萬不得已的時候才用。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萬不得已的時候很多,所以高ISO圖片質量是數碼相機最重要的指標之壹。在弱光場合比如昏暗的室內,午夜的街頭,ISO100時即使光圈開到最大,快門速度也需1/4秒甚至更慢才能正確曝光,這時不用三腳架是無法把相機端穩的,手壹晃照片就糊;就算用三腳架,被攝者壹轉頭照片同樣會糊。閃光燈可以救急,但閃燈會破壞現場氣氛,人會臉色不自然,而且相機內的小閃光燈有效距離不會超過四米,稍遠的人物和景物就無法照亮了。更何況有些地方是不準使用閃光燈的,如博物館劇院。我們沒有辦法只有提高數碼相機感光度到ISO800甚至1600。

同樣是1000萬像素的小數碼DC和數碼單反DSLR,如果都設置在最低感光度來拍攝(例如ISO100或80),假設鏡頭的素質相同,它們所拍的圖片分辨率和圖片質量差距不是太大。但如果ISO提高到400來拍攝,圖片質量的差別就明顯了,DSLR拍出來的圖像依然幹凈,和ISO100時所拍差別不大,而DC的圖片質量則下降明顯,噪點很大,顏色失真,細節丟失。如果繼續提高到ISO800,小數碼 DC的圖片質量就只能用慘不忍睹四個字來形容了,而數碼單反的圖片質量雖有下降但依然可以接受。如果進壹步提高到ISO1600,大部分數碼單反的圖片質量也下降得厲害,但依然能滿足10寸照片的放大需求,而此時小數碼DC的圖片質量之差,您需要壹顆勇敢的心才敢看。

在像素相等的情況下,CCD面積越大,高ISO的成像質量越好。也就是說:在CCD面積壹定的情況下,裏面增加更多的像素反而會造成圖像質量的下降。所以現在的數碼相機不應該在1000萬像素以上再簡單增加幾百萬像素,而應該在提高CCD質量上下功夫。降低高感光度(高ISO)噪音水平以及增大曝光寬容度才是當務之急。

800萬像素已經足夠旅遊攝影之需,我們在選擇數碼相機時就不該只看像素高低,而應該註意相機CCD的大小。現在是2008年,解像度已經足夠,該是重點關心圖像質量的時候了。

快門

在攝影術最初發明的那些年,拍張照片曝光時間壹般都需要好幾分鐘,大部分照相機是不需要快門的,開始曝光的時候把鏡頭蓋取下,然後看表,五分鐘後蓋上,照片完成。

後來,膠片的感光速度越來越快(ISO越來越高),曝光時間變為壹分......>>

問題三:相機上標的光圈到底是什麽意思啊? f/3.5-5.6 指的是鏡頭的最大光圈不是恒定的,在相機調整到最大光圈的時候會根據焦距和光線等在3.5-5.6之間自動變化,比如鏡頭上標註f2.8,那麽這個鏡頭光圈就是恒定的了,當相機調整到2.8光圈的時候不管焦距環境怎麽變他就會固定在2.8不動!

問題四:單反鏡頭光圈是什麽意思 最便宜的卡片機也壹樣有光圈的,

建議買壹本攝影最入門的書看看,

因為要單純把光圈說明白,解釋的過程裏,還會出現幾十個妳更不明白的名詞術語。

問題五:鏡頭光圈F1.2、F1.4、F1.6是什麽意思 光圈F值=鏡頭的焦距/鏡頭光圈的直徑,光圈的直徑由鏡頭光圈的葉片來控制。例如50mm的鏡頭,F1.2的時候,光圈的直徑為41.7mm, F1.4的時候為35.7mm,F1.6的時候為3供.2mm。F值越大,鏡頭光圈的直徑越小,照片的景深越大。

問題六:光圈的大小代表什麽 樓上的兄弟說的對,光圈越大,進量越多,光圈越小進光越少,(f/3.5是大光圈,f22是小光圈)光圈的數值越小光圈就越大,數值越大光圈就越小!希望能幫到妳兄弟!再送妳個相機的關鍵詞:

ISO與圖片質量

ISO是壹個曝光率極高的詞,我們在超市買餅幹的時候就可能會看見包裝袋上寫:本公司已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這個ISO是國際標準組織的縮寫,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國際標準組織制定餅幹管理標準,也制訂膠卷的生產標準,所以貨架上的膠卷有ISO100,200和400的幾種,這就是感光速度不同的膠卷。ISO感光度是CCD(或膠卷)對光線的敏感程度。如果用ISO100的膠卷,相機2秒可以正確曝光的話,同樣光線條件下用ISO200的膠卷只需要1秒即可,用ISO400則只要0.5秒。在數碼時代,數碼相機的主菜單裏都有ISO選擇,100,200,400或者800,這和膠卷上的壹樣。看機型不同,低的到ISO50,最高有到25600的,數字越大越敏感(感光度越高)。

午餐和愛情都流行快餐,什麽事都要快點搞,按道理我們應該喜歡高感光度。但世界上沒有免費午餐,高ISO雖然速度快但圖像顆粒粗,經不起精細放大出圖。所以風光攝影要用相機的最低感光度才可得到精細的畫面。高ISO壹般在萬不得已的時候才用。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萬不得已的時候很多,所以高ISO圖片質量是數碼相機最重要的指標之壹。在弱光場合比如昏暗的室內,午夜的街頭,ISO100時即使光圈開到最大,快門速度也需1/4秒甚至更慢才能正確曝光,這時不用三腳架是無法把相機端穩的,手壹晃照片就糊;就算用三腳架,被攝者壹轉頭照片同樣會糊。閃光燈可以救急,但閃燈會破壞現場氣氛,人會臉色不自然,而且相機內的小閃光燈有效距離不會超過四米,稍遠的人物和景物就無法照亮了。更何況有些地方是不準使用閃光燈的,如博物館劇院。我們沒有辦法只有提高數碼相機感光度到ISO800甚至1600。

同樣是1000萬像素的小數碼DC和數碼單反DSLR,如果都設置在最低感光度來拍攝(例如ISO100或80),假設鏡頭的素質相同,它們所拍的圖片分辨率和圖片質量差距不是太大。但如果ISO提高到400來拍攝,圖片質量的差別就明顯了,DSLR拍出來的圖像依然幹凈,和ISO100時所拍差別不大,而DC的圖片質量則下降明顯,噪點很大,顏色失真,細節丟失。如果繼續提高到ISO800,小數碼 DC的圖片質量就只能用慘不忍睹四個字來形容了,而數碼單反的圖片質量雖有下降但依然可以接受。如果進壹步提高到ISO1600,大部分數碼單反的圖片質量也下降得厲害,但依然能滿足10寸照片的放大需求,而此時小數碼DC的圖片質量之差,您需要壹顆勇敢的心才敢看。

在像素相等的情況下,CCD面積越大,高ISO的成像質量越好。也就是說:在CCD面積壹定的情況下,裏面增加更多的像素反而會造成圖像質量的下降。所以現在的數碼相機不應該在1000萬像素以上再簡單增加幾百萬像素,而應該在提高CCD質量上下功夫。降低高感光度(高ISO)噪音水平以及增大曝光寬容度才是當務之急。

800萬像素已經足夠旅遊攝影之需,我們在選擇數碼相機時就不該只看像素高低,而應該註意相機CCD的大小。現在是2008年,解像度已經足夠,該是重點關心圖像質量的時候了。

快門

在攝影術最初發明的那些年,拍張照片曝光時間壹般都需要好幾分鐘,大部分照相機是不需要快門的,開始曝光的時候把鏡頭蓋取下,然後看表,五分鐘後蓋上,照片完成。

後來,膠片的感光速度越來越快(ISO越來越高)......>>

問題七:恒定光圈的鏡頭是什麽意思? 就是能保證該鏡頭可以在各個焦段以恒定大光圈拍攝,以獲得足夠的快門速度,這是優勢。當然在光圈優先和手動等模式下是完全可以改變光圈值的.這樣的鏡頭很多比如騰龍17-50,恒定最罰光圈2.8,還有佳能50-1.8,50-1.4等定焦頭都是恒定大光圈

問題八:數碼相機光圈是什麽意思怎麽回事 光圈是壹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它通常是在鏡頭內。表達光圈大小我們是用f值。與實際大小成反比,F值越小,光圈口徑越大。光圈的相對口徑也可以稱為焦強,即鏡頭允許光線進入的能力,指鏡頭上的光孔,光孔越大,光就進來的越多,所需曝光時間就越短,因相機抖動對清晰度的影響就越小,即使在光線較弱時,光控大的鏡頭也能拍攝(如f1.2、1.4 、2.、2.8等)如果使用光孔較小的鏡頭就很難拍攝了。

光圈f值=川頭的焦距/鏡頭口徑的直徑

從以上的公式可知要達到相同的光圈f值,長焦距鏡頭的口徑要比短焦距鏡頭的口徑大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這裏值得壹題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壹單位時間內的進光量便愈多,而且上壹級的進光量剛是下壹級的壹倍,例如光圈從f8調整到f5.6,進光量便多壹倍,我們也說光圈開大了壹級。對於消費型數碼相機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於f2.8 - f16。 光圈口徑大小對所需要的透鏡直徑影響很大,長焦據時光線路徑長、損失大,要讓同樣的光線達到感光層, 光孔的直徑就必須相應增大。基本公式是:在焦強(光圈)不變的情況下,焦距增加壹倍其透鏡直徑也必須增加壹倍。假如50mm焦距鏡頭F2.8鏡片直徑是40mm如果100mm焦距要達到F2.8則需要鏡片達到80mm,如果是200mm則需要鏡片達到160mm。定焦鏡頭就是這麽制造的。由於其體積太大,成本太高,工藝太復雜。不利於推廣。因此科學家在犧牲進光量的前提下制造了“浮動光圈鏡頭”就是光圈隨著焦距的加大而自動縮小。我們的小DC基本上都是采用這種鏡頭。質量當然不如單反機的定焦鏡頭或恒定大光圈變焦鏡頭。

問題九:鏡頭光圈上上的數值是什麽意思。附圖 ft是英尺

雞是米

數字表示要對焦的物體到焦平面的距離

焦平面圖標在機身上可以看見,是個橫著的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