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互聯網時代的開放式創新,看看沒有建設傳統的實驗室的谷歌是怎麽

互聯網時代的開放式創新,看看沒有建設傳統的實驗室的谷歌是怎麽

谷歌發明了許多新技術和新產品,但是他們卻沒有壹個傳統意義上的研究實驗室。在微軟、IBM等科技企業中,負責實驗室的副總裁都是非常重要的壹個職務,他們之下通常設有壹個龐大的團隊,配備大量優秀的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專門負責新產品的研發,而這些產品中很多都屬於“概念產品”,也就是無法再短期內推向市場的產品。然而谷歌的研究與特別項目副總裁Alfred Spector卻完全不同,他的團隊規模很小,也沒有屬於自己的研究大樓。他大多數時間都在瀏覽壹些開放項目,在谷歌產品部門的各個辦公室“遊蕩”。而有趣的是,谷歌的創新大多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的。

對此,Spector的回應是:“谷歌不需要傳統的研究實驗室,更用不著用壹棟大樓把研究人員保護起來,讓他們在裏面進行創新與研究。谷歌所有的人都有創新能力。”他認為,正是由於這種“所有人都能創新”的特質,讓谷歌擁有了迅速進行新產品開發的能力,也有迅速將創新理念變成實際產品的能力。

例如,在2012年,谷歌上下曾大力推行壹種名為“深度學習”的新技術,在那之後,他們移動產品的語音識別錯誤率迅速下降了25%。

來自哈佛商學院的研究創新與產品發展的副教授AlanMacCormack表示,谷歌的這種做法,讓他們很好的解決了許多其他大型企業感到非常棘手的問題。他表示:“很多企業需要先進行企業戰略的制定工作,確定未來5年內公司的發展方向。之後才能進行新產品開發工作。而谷歌由於每個員工都有著極強的創新能力,這使得他們能夠同時進行這兩項工作。”

MacCormack補充道,而谷歌管理層也非常鼓勵員工進行創新,這也使得谷歌的員工們更加積極的為公司獻智獻策,為谷歌的創新工作做出貢獻。

Spector甚至表示,谷歌神秘的Google X部門(開發了谷歌眼鏡和無人駕駛汽車的部門),也不算是壹個傳統意義上的研究室,而更像是壹個普通的產品開發部門。他表示:“和谷歌其他部門壹樣,Google X追求的也是能夠在短期內推向市場的產品,而不是壹些概念性產品。Google X的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壹起,將他們的創意變成可推向市場的產品。”

太平洋大學教授Cynthia Wagner Weick認為,谷歌的這個特點來自於其幾位聯合創始人的理念,他們刻意避免像其他普通企業壹樣,將新產品研發部門與企業其他部門隔絕開來。另外,Weick最近還發表了壹篇論文,她在論文中表示,谷歌、Edwardslifesciennce和Elon Musk的Tesla和Space X等科技企業,不僅應該能夠幫助人們解決短期內遇到的問題,還應該著眼於未來。

另外,谷歌還非常善於拉近自己和學術界的關系,以提高其研究能力。他們每年都會花費數千萬美元,為壹些高等院校提供科研補助和博士獎學金。另外,由於谷歌有著海量的數據,而這些數據是多數大學所不具備的。谷歌的數據也能夠為研究者提供重要的幫助。由於以上兩點,以至於很多優秀的畢業生,甚至是已經在學術界取得成就的研究人員加入谷歌,進壹步提高了谷歌的研究能力。

Spector表示,在象牙塔內的研究人員,在沒有任何協助的情況下,想要深化自己的研究,是壹件十分苦難的事情,尤其是在計算技術領域,研究人員很難獨自獲得足夠的數據。而谷歌的介入,為他們提供了支持。他表示:“很少有企業能夠像谷歌壹樣為這些研究人員提供如此大的幫助,讓他們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帶入主流技術領域。”

鑒於矽谷如今對人才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我們不知道谷歌還能繼續續吸引這些研究人員多長時間。MacCormack表示:“如今的初創企業越來越關註與開發新領域。而且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數據的作用。在不久之後,或許谷歌發現自己對於那些研究人員的吸引力變得越來越小,這樣的事情是否會發生,也未可知。”

這樣的說法並非是危言聳聽,事實上,已經有壹些企業開始與谷歌爭搶人才了,甚至還有人曾經從谷歌那裏“挖角”成功:去年Facebook就挖走了谷歌的壹個深度學習領域的研究人員,並且建立了自己在該領域的研究集團。盡管谷歌如今迎來了壹些挑戰,但是在短期內來看,谷歌還是有著自己的優勢,那就是他們大筆的現金,以及願意為研究人員花錢的態度。MacCormack表示:“幸運的是,谷歌有著充足的現金儲備,他們能夠用這些錢去支持大量的產品試驗和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