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未來的金融戰爭,中國鬥得過美國嗎?麻煩告訴我

未來的金融戰爭,中國鬥得過美國嗎?麻煩告訴我

壹定會有許多人拍著胸脯跟妳說,怕什麽,跟他幹就是了。但如果妳問,在未來的金融戰爭中,中國鬥得過美國嗎?恐怕再也沒有人敢拍著胸脯向妳保證了。自打我感悟到世界正處於60年大輪回的歷史轉折點後,就壹直有壹種擔憂,美國絕不會放棄他的盟主地位,將會不擇手段地摧毀歐盟,瓦解歐元,並發動壹輪輪的金融戰爭,蠶食中國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事實上金融戰爭的帷幕已經拉開。早在08年美國金融海嘯時,我便寫下了論文《美國的沈淪和中國的崛起》,打算投稿到《光明日報》,但猶豫再三,最後還是打消了投稿的念頭。不是我對自己的論文沒把握,沒信心,而是對中國沒信心。我絲毫都不懷疑美國的沈淪,但對中國的崛起卻不敢茍同。我壹遍遍地問自己,中國能行嗎?中國能打贏未來的金融戰爭嗎?論戰爭,動刀動槍,甚至打核戰爭,我都不擔心中國會輸給美國。當年在朝鮮戰場上,誌願軍就靠那些簡陋的機槍大炮,照樣打得武裝到牙齒的美國王牌軍哇哇叫,逼迫美國佬坐下來和談。現在我們有了現代化武器裝備,就更不用擔心了。但接下來中美要打的不是動刀動槍的戰爭,而是金融戰爭。至少目前為止,我不相信中國鬥得過美國。中國有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理應是好事,妳完全可以用它來改變世界格局,上帝給了妳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而我們國人卻成天提心吊膽,患得患失,怕美元貶值,怕美國國債跌得不值錢。買歐元和歐洲國債,又擔心歐洲各國的主權債務危機。那妳為什麽壹定要買國債,為什麽不去買它的資產,投資他們的股票呢?如果妳沒能力,跟著巴菲特買就是了。害怕,不敢,那妳還能幹什麽呢?翻開中國近代史,萬惡的鴉片戰爭,使國人恨得咬牙切齒。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燒殺掠搶,無惡不作,燒毀了圓明園,搶走了我們許多國寶,並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掠走了大量白銀。我想每壹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不會忘記這段國恥。然而人們只是可憐兮兮地壹遍又壹遍地傾訴和嘮叨。妳為什麽不能以牙還牙,回報他壹下呢?上帝是公正的,現在給了妳這個機會,給了妳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妳有那份能耐,就去打壹場金融戰爭,到國際金融市場去大幹壹場,把他們欠中國人的錢全都賺回來。再說中國到處都是股神和炒股高手,還有那許多炒股軟件助威,妳為何不去呢?不是有高手要拳打索羅斯,腳踢巴菲特嗎?現在可是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其實人家根本沒有把妳放在眼裏,根本沒把妳的股市當壹回事,還不如越南。妳們既沒有正確的理念,又沒有市場主心骨,更沒有健全的交易制度和嚴謹的法規,就像小孩扮家家似的,鬧著玩。中國的所謂高手,在人家眼裏充其量就是二三流水準,就像我小時候養過的壹只蟋蟀,看看個大,叫起來聲音洪亮,用蟋蟀草壹引,張開兩只大牙滿盆跑。可是壹鬥起來,就兩下子便敗下陣了。美國經濟向下,國家沈淪,可巴菲特卻早早抄底,建倉了。而中國經濟向上,國家崛起,機構和散戶卻嚇得遲遲不敢抄底建倉。輕倉和空倉的股民在半數以上,手裏捏著大把的錢,卻拼命叫嚷:市場沒錢,股市缺錢。中國的金融界精英們在國際舞臺上也是不堪壹擊,幾乎是每戰必敗。東方航空跟人家對賭,輸得連家都不認識,不都是國庫裏的錢去填的窟窿嗎?有人說巴菲特要是在中國,照樣叫他玩得趴下。別忘了,巴菲特在中石油和比亞迪上,賺走的錢還少嗎?人家的金融機構玩中國的銀行股,哪家不是賺得盆滿缽滿。美國的金融市場向全世界開放,妳手裏大把捏著人家的錢,卻不敢進,不敢買。而中國的金融市場對外是封閉的,卻不敢開。妳敢開,人家就敢進,人家沒錢,敢從銀行借錢跟妳玩。我敢打賭,A股市場現在若對外開放,美國只要來個巴菲特和索羅斯,再加個詭計多端的高盛,非把妳玩得趴下不可。股市下跌,高盛煽風點火,中國的股評家壹片恐慌,基金帶頭砸盤,散戶們也好漢不吃眼前虧,紛紛止損割肉,巴菲特和索羅斯的手下便大量吸進廉價籌碼,中國股民在低位給人家輸血。數日後,市場回暖,高盛也轉了風向,拼命唱多,國內的吹鼓手也跟著搖旗吶喊,年輕氣旺的基金經理又開始搶頂了,殺紅了眼的散戶也拼命追漲,巴菲特和索羅斯卻大批出貨,中國股民又在高位替人家站崗。賺足了,走人了。人家都不用準備空麻袋來背米,再說米能值幾個錢。人家直接通過妳的銀行轉賬,拿走妳的錢到本國去揮霍,瀟灑了。中國股民含辛茹苦積蓄了壹點錢,想來股市賺壹點,卻被人家拐走了。人家不多,只要壹年玩妳壹回,就夠妳受了。當然美國想急於打開中國金融市場的大門,但至少目前打不開。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瓦解歐盟和歐元,壹來掃除壹個對手和隱患,二來讓中國斷念,把錢全部留在美國,支撐他的經濟。同時他就可以動腦筋玩妳的外匯儲備,通過美元貶值和國債下跌,讓妳的錢變得越來越少。這樣壹來,中國人便成了美國人的奴隸,白白替人家打工。都說國家興旺,匹夫有責。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幾年前我在外面教日語,為了給學生講解《日本國概況》中的“甲午戰爭”,查閱了從日本帶回的許多資料,卻勾起了我無限的悲哀和憂傷。“甲午戰爭”戰敗,日本從中國掠走了兩億三千萬兩白銀的戰爭賠款,相當於當時日本4年的財政收入。日本就是靠了這筆戰爭賠款,在明治維新後發展了現代化工業和教育,為進壹步吞並中國東三省,發動侵華戰爭打下了基礎。這些話,我不是從中國的學者和教科書中得知的,而是從有良知的日本學者那裏獲知的。因為我厭恨這段歷史,盡管我喜歡日本的樸實及把我當親人的日本的爸爸媽媽和弟弟妹妹,但我還是立下了“不在日本就職,不入日本國籍,不和日本女人結婚”的三不原則,拿了博士學位就回國了。雖然我非常想念離異後留在日本的孩子,有時也難免會感到孤獨,但我不後悔回來了,我要為我的祖國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