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急需 化學建材都包括哪些

急需 化學建材都包括哪些

論文:

學院:建築工程學院

班級:土木082

昆明理工大學

日期:2009-12-28

不懂

化學與建築材料

摘要:

建築材料是工程建設和建築物所用材料的總稱。它既是建築業和工程建設的物質基礎,又是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必須物質,因而具有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雙重屬性。在建築材料中化學建材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以化學合成建築材料和建築用的化學品(用以改善材料性能和施工性能的各種建築化學品)之類的材料。

關鍵詞:

新型建築裝飾、裝修、防水、密封、膠粘、防火、耐火、腐蝕、保溫隔熱、吸聲材料、集合物混泥土、混泥土外加劑、建築塗料、建築玻璃。

正文:

概述:

建築素有“人類文明史冊”之稱,建築與建築材料反映了壹個時代的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水準。在材料方面,目前除了傳統的鋼材、木材和水泥之外,新型建築材料已得到較大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它賦予建築物以時代的特色,這類新型建築材料中的壹大部分,在我國習慣上稱為化學建材

基礎設施是國家的經濟命脈,可持續發展的依托,甚至是壹個國家社會發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標誌。而基礎設施不能經久耐用所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和麻煩,卻往往被人們所忽視。因此,不僅要強調興建基礎設施的重要性,更要強調保持其長久安全、耐用的重要性。我們的目標和願望是“百年大計”、“可持續發展”,然而,對結構腐蝕破壞、“耐久性”方面的認識不足、規程規範的不完善和相對滯後,管理不到位、維護不及時等因素,會使我國基礎設施的耐久性與使用安全面臨著嚴峻的形勢。

我國化學建材已具有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應用經驗。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特別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為了滿足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對建築材料的需求,相繼引進和開發了許多新型建築材料,其中,大部分屬於化學建材的範疇。化學建材品種日益增多,應用領域不斷擴大,設計的學科也較多。

化學建材是以化學合成建築材料和建築用的化學品之類的材料,這類材料目前主要包括新型建築裝飾、裝修、防水、密封、膠粘、保溫隔熱、吸聲材料,集合物混泥土及混泥土外加劑等。

化學建材從本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經歷了壹個飛躍發展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特點是全國各行各業打辦建材(特別是化學建材)和大量引進外國先進技術與設備。因此這類材料在品種和產量上都大幅度的增長,初具工業規模,並被譽為四大建築材料之壹。

在這裏將從混泥土外加劑、建築防火與耐火材料、建築用膠粘劑、建築用密封材料、建築防水材料、建築玻璃***六個方面來討論化學建材

壹,混泥土外加劑

混泥土外加劑是在混泥土(包括砂漿和水泥凈漿)拌合時或拌合前,摻入的壹種能改善混泥土、砂漿或水泥凈漿性能的物質,其參量壹般小於或等於水泥質量的5%。

混泥土外加劑分類

混泥土外加劑的品種很多,為了便於科學研究和工程應用,我國通常按照以下兩種方法對外加劑進行分類

1,按外加劑主要作用分類:

(1)改善混泥土拌合物流變性能的外加劑,包括各種減水劑、引氣劑和泵氣劑等;

(2)調節混泥土凝結時間、硬化性能的外加劑,包括緩凝劑、早強劑和速凝劑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劑,包括引氣劑。防水劑和阻繡劑等;

(4)改善混泥土其它性能的外加劑,包括加氣劑、膨脹劑、防凍劑和著色劑等。

2,按外加劑化學成分及其性能分類:

(1)無機物類,包括各種無機鹽類、壹些金屬單質和少量氫氧化物類等。這類物質多用於調凝劑、防凍劑、著色劑和發泡劑等;

(2)有機物類,這類物質種類很多,其中大部分屬於表面活性劑的範疇, 有陰離子型、陽離子型、非離子型以及高分子型表面活性劑等。高聚物在壹定條件下也能作為外加劑使用。 有壹些有機物本身並不具有明顯的表面活性作用,但也可以在某種用途下作為外加劑使用。

使用外加劑的主要目的 :

1 ,改善新拌混凝土、砂漿、水泥漿的性能 不增加用水量而提高和易性,或和易性相同時減少用水量;縮短或延長初凝時間;減少或避免沈陷或產生微小裂縫;改變泌水率或泌水量,或兩者同時改變;減小離析;改善抗滲性和可泵性;減小坍落度損失。

2 ,改善硬化混凝土、砂漿、水泥漿的性能 延緩或減少水化熱;加速早期強度增長率;提高強 度(壓、拉和彎曲);提高耐久性或抵抗嚴酷的暴露條件,包括防凍鹽的浸蝕;減小毛細管水的流動;降低液相滲透力;控制堿與某些集料成分反應產生的膨脹;配制多孔混凝土;提高混凝土與鋼筋的粘結力;增加新老混凝土粘結力;改善抗沖擊與抗磨損的能力;阻止埋在混凝土中金屬的銹蝕;配制彩色混凝土或砂漿。

混泥土外加劑已經成為混泥土中除水、水泥、石子、沙子之外的第五重要組分,在現代混泥土材料與技術領域,生產高質量的混泥土已經完全離不開外加劑。

二,建築防火與耐火材料

建築防火與耐火材料應用與概述:

幾千年來,中國建築,大至宮殿、廟宇,小至民居,盡管規模不同,質量有別,但***同之處都是以木構架為主體。眾所周知,木構件容易著火,因此,對古木建築的保護來說,防火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古木建築的防火工作,壹定要堅持“以防為主、以消為輔”的方針。在古建築物內及周圍應設消防設施,如安置各種滅火器、蓄水池以及防火管道與消火栓。經常檢查,及時排除隱患。另壹方面,給古建築木構件塗刷防火塗料,以提高其耐火性能,也是重要和必要的措施。

古木建築的防火,從古至今積累了不少經驗。公元前約450年時,已把明礬用作阻燃劑。1735年,使用明礬、硼砂等物作防火劑。18世紀時用明礬、食鹽、硫酸亞鐵和五倍子的混合液作阻燃劑。19世紀後半期,用水玻璃和硼砂浸註木材,既起到加固作用,又有阻燃效果。壹直到20世紀70年代,水玻璃仍被用作木材的阻燃劑。

目前防火塗料壹般采用不燃燒或難燃燒的樹脂制成,常用的有過氯乙烯樹脂、酚醛樹脂和氨基樹脂等。另外還有壹種塗料叫自熄性樹脂。它們在受熱時能分解出可抑制火焰的氣體,而致使火焰熄滅。如用四溴苯二甲酸酐制成的醇酸樹脂和用四溴雙酚制成的環氧樹脂等,它們在燃燒時,可分解出溴化氫氣體,從而達到抑制火焰或熄滅火焰的目的。

古建築防火塗料研究雖然取得了壹些成果,但效果仍不是十分理想,需進壹步研究。

三,建築用膠粘劑

1,建築用膠粘劑概述:

我國目前處於建築業大發展時期。據有關資料報導,“九五”(1996年—2000年)期間,全國(不含港、澳、臺地區,以下同)僅住宅建設累計竣工面積達55億平方米,“十五”期間(2001年—2005年),預計57億平方米以上。建築業的增加值將達到8500億元,占國內產值的比例達6.7%以上。建築業的蓬勃發展為包括建築膠粘劑在內的化學建材開拓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為我國建築膠粘劑產業在產量、質量及品種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統計,20世紀80年代初全國膠粘劑的產量僅為10萬噸,80年代中期為20萬噸,1996年達133萬噸,2000年達200萬噸,預計2005年將達到265萬噸,我國膠粘劑產量平均年增長率8%以上,其中建築膠粘劑占全國全部膠粘劑產量的34%以上,居膠粘劑領域的第壹位,因而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2,我國建築膠粘劑的發展現狀:

我國建築膠粘劑的發展具有很久的歷史,最早人們使用的膠粘劑如粘土、熟石灰、動植物膠、瀝青等。自從波特蘭水泥問世以後,它便成為用途極廣的磚板砌築、粘貼、抹灰砂漿及批刮膩子的無機膠粘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應用領域的擴大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的動植物膠、礦物膠及水泥等無論在粘接性能或使用功能上逐漸不能滿足使用要求。自20世紀60年代以後,我國開始生產酚醛樹脂、環氧樹脂、合成橡膠、醋酸乙烯乳液、聚乙烯醇縮甲醛等。70年代開始生產苯丙乳液、乙烯醋酸乙烯乳液、聚氨酯樹脂等。90年代開始生產矽酮密封膠、聚硫密封膠等。由於合成膠粘劑資源廣泛、性能優異、施工簡便,因而在我國建築裝飾、結構加固、防水密封以及防腐工程中被廣泛采用,生產量逐年上升。80年代初我國膠粘劑產量僅為10萬噸,其中建築膠粘劑約占15%,1996年達到133萬噸,其中建築膠粘劑約占25%左右,2000年達200萬噸,其中建築膠粘劑約占34%,預計2005年將達到265萬噸,其中建築膠粘劑所占比例約為35%以上。合成膠粘劑占整個膠粘劑的比重也由70年代的75%上升到1998年的85%以上。我國除個別膠種如建築結構密封膠、乙烯醋酸乙烯可再分散粉等仍需進口以外,國產膠粘劑基本上能夠滿足建築業的使用要求。表1為我國合成膠粘劑1997年的品種分布情況。

四,建築密封材料

建築密封材料性質及特性:

建築密封材料防水工程是對建築物進行水密與氣密,起到防水作用,同時也起到防塵、隔汽與隔聲的作用。因此,合理選用密封材料,正確進行密封防水設計與施工,是保證防水工程質量的重要內容。建築密封材料是嵌入建築物縫隙、門窗四周、玻璃鑲嵌部位以及由於開裂產生的裂縫,能承受位移且能達到氣密、水密的目的的材料,又稱嵌縫材料。

密封材料有良好的粘接性、耐老化和對高、低溫度的適應性,能長期經受被粘接構件的收縮與振動而不破壞。

建築密封材料的種類及性能

為了使建(構)築工程中各種構件的接縫能夠形成連續體,並具有不透水性與氣密性,壹般均需進行密封處理。因此,要求密封材料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第壹,具有優良的粘結性、施工性、抗下垂性,使被粘結物之間形成防水連續體;

第二,具有良好的伸縮性,能經受建築構件因溫度、濕度、風力、地震等引起的接縫變形;

第三,具有耐侯性、耐水性,在室外長期經受日照、雨雪寒暑等條件的作用下,能保持長期的粘結性與拉伸壓縮性能。

建築密封材料分類

密封材料分為不定型密封材料和定型密封材料兩大類。前者指膏糊狀材料,如膩子、塑性密封膏、彈性和彈塑性密封膏或嵌縫膏;後者是根據密封工程的要求制成帶、條、墊形狀的密封材料。建築密封膏按材質分類:不定性材料和定性材料。

1,不定性密封材料

包括非溶劑型如矽酮系、改性矽酮系、聚硫化物系、聚氨酯系;溶劑型如矽酮系、丙烯酸系、丁基橡膠系;乳液型如丙烯酸系、丁苯橡膠系,均屬於單組分型。雙組分型分為矽酮系、改性矽酮系、聚氨酯系、環氧系。以上均屬於彈性型。非彈性型包括油灰、油性嵌縫材料(有膜型、無膜型)。

2,定型密封材料

分為彈性型和非彈性型(密封墊等),非彈性型包括聚丁烯系、聚丙烯系、丁基橡膠系、橡膠瀝青系。彈性型包括聚氯乙烯系、氯丁橡膠系、氯磺化聚乙烯系、三元乙丙橡膠系、瀝青聚氨酯系。

不定型密封材料的應用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最初是用天然材料制成的沒有彈性且性能較差的密封膏。到40年代,歐美等國利用天然和合成油脂以及樹脂之類膠粘劑和礦物填料配制成膏狀嵌縫材料,用來填塞建築物構配件和框格之間的接縫,起到防水、防塵作用。但這類嵌縫材料為塑性材料,耐熱性、耐侯性能仍差且無彈性。60年代初,國際上的建築向工業化、高層化、輕型化發展,以及采用大型玻璃及隔熱玻璃窗密封材料起節能作用,從而使建築密封材料得到進壹步發展。目前國外建築密封材料發展趨向已由單壹品種到多品種,由低檔向高檔發展。矽酮、聚氨酯、聚硫這三種密封膏由於性能優良、耐久性好,是具有較大市場的產品。

五,建築防水材料

概述:

建築物和構築物的防水是依靠具有防水性能的材料來實現的,防水材料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防水層的耐久年限。防水工程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防水材料的性能和質量,材料是防水工程的基礎。我們在進行防水工程施工時,所采用的防水材料必須符合國家或行業的材料質量標準,並應滿足設計要求。但不同的防水作法,對材料也應有不同的防水功能要求。建築防水材料的***性要求如下:

1,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對光、熱、臭氧等應具有壹定的承受能力;

2,具有抗水滲透和耐酸堿性能;

3,對外界溫度和外力具有壹定的適應性,即材料的拉伸強度要高,斷裂伸長率要大,能承受溫差變化以及各種外力與基層伸縮、開裂所引起的變形;

4,整體性好,既能保持自身的黏結性,又能與基層牢固黏結,同時在外力作用下,有較高的剝離強度,形成穩定的不透水整體

對於不同部位的防水工程,其防水材料的要求也各有其側重點,具體要求如下:

1,屋面防水工程所采用的防水材料其耐候性、耐溫度、耐外力的性能尤為重要。因為屋面防水層,尤其是不設保溫層的外露防水層長期經受著風吹、雨淋、日曬、雪凍等惡劣的自然環境侵襲和基層結構的變形影響;

2,地下防水工程所采用的防水材料必須具備優質的抗滲能力和延伸率,具有良好的整體不透水性。這些要求是針對地下水的不斷侵蝕,且水壓較大,以及地下結構可能產生的變形等條件而提出的;

3,室內廁浴間防水工程所選用的防水材料應能適合基層形狀的變化並有利於管道設備的敷設,以不透水性優異,無接縫的整體塗膜最為理想。這是針對面積小、穿墻管洞多、陰陽角多、衛生設備多等因素帶來與地面、樓面、墻面連接構造較復雜等特點而提出的;

4,建築外墻板縫防水工程所選用的防水材料應以具有較好的耐候性、高延伸率以及黏結性、抗下垂性等性能為主的材料,壹般選擇防水密封材料並輔以襯墊保溫隔熱材料進行配套處理為宜。這是考慮到墻體有承受保溫、隔熱、防水綜合功能的需要和縫隙構造連接的特殊形式而提出的;

5,特殊構築物防水工程所選用的防水材料則應依據不同工程的特點和使用功能的不同要求,由設計酌情選定。

六,建築玻璃

建築玻璃的生產與應用:

建築玻璃是建築材料領域和建築領域最為活躍的元素,如今建築玻璃的種類已拓展為30余種,建築玻璃幾乎應用於壹切建築領域。目前我國已成為最大的建築玻璃生產國,幾乎能生產壹切建築玻璃品種,也是最大的建築玻璃應用國、最大的玻璃幕墻生產國。本書從建築玻璃生產和應用兩個方面進行敘述。

在人類發展歷史的長河中,玻璃生產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載體之壹,玻璃生產技術的進步,貫穿於人類發展歷史的全過程。從公元79年人類第壹次將透光不透明玻璃應用到窗上,標誌著建築玻璃生產和應用的開始,到如今能生產透明、平整、純凈和光滑的浮法玻璃,乃至品種翻新、功能各異的深加工玻璃,折射出人類工業技術進步和人類追求光明的歷史。作為建築領域功能性元素之壹的玻璃,從最早的單純窗玻璃,到如今的玻璃幕墻、玻璃采光頂、玻璃地板和玻璃隔斷等,可謂如今的建築玻璃無所不在、無所不用,正是大量建築玻璃的應用,才催生出多種建築形式。

從廣義上說,多種形式的玻璃產品用之於建築,是基於建築還內部空間於大自然的理念,是壹種返祖現象。從狹義上說,由於現代建築結構無論在形式上、材料上、工藝上、色彩上的配搭,都可以是多重性的,建築師通過表現結構來體現建築的藝術美、工藝美。從技術上說,人們可以通過選擇玻璃的通透(清玻璃)、有選擇性的通透(鍍膜)、透光不透明(彩釉)來獲得不同的建築空間(室內空間),這些正是21世紀建築文化的重要特征,同時也刺激了建築玻璃技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

《新型化學建材設計與制備工藝》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3年版

《建築玻璃生產與應用》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5年版

《化學建材》 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1992年版

註:少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

頁數:6頁(含封面)

用時:兩個星期

字數:6121(不計空格)

完成時間:2009-12-28

班級:土木082

姓名:不懂

昆明理工大學

日期:200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