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諾貝爾獎的馬拉拉,因為哪壹事件而獲獎?
馬拉拉·優素福·紮伊(普什圖文Malālah Yūsafzay),又譯為瑪拉拉·尤蘇芙劄,1997年7月12日出生於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壹個普什圖穆斯林教育工作者的家庭,是巴基斯坦西北部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省斯瓦特縣明戈拉城的壹名學生,女權主義者? ,以爭取婦女接受教育的權利而聞名。
馬拉拉·優素福·紮伊因致力於斯瓦特地區和平而備受贊譽。雖然塔利班禁止斯瓦特地區女性接受教育,但是馬拉拉不僅繼續學業,還致函外媒,為巴基斯坦婦女和兒童爭取權益。
2012年10月9日,乘校車回家時遭到槍擊,傷勢嚴重,經過治療,於2013年1月4日出院,並在英國伯明翰就近入學埃德巴斯通女子高中。
2011年12月,被巴基斯坦政府授予“國家青年和平獎”,並成為這壹獎項的首位得主,曾獲得2013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是該獎項史上最年輕的候選人。
2014年10月10日,因“為受剝削的兒童及年輕人、為所有孩子的受教育的權利抗爭”,與凱拉什·薩蒂亞爾希***同獲得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為該獎項最年輕的得主。
2009年1月3日,馬拉拉·優素福·紮伊小姐開始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烏爾都語網站上用“古爾·馬卡伊”的筆名撰寫個人網誌,並自述“馬拉拉”的意思是“被悲傷擊中的”,? 內容是斯瓦特山谷的生活,以親身經驗批判塔利班武裝組織禁止女孩上學的政策以及恐怖活動。但塔利班來了。他們控制了這壹地區,禁止女生上學,並與巴基斯坦政府軍展開拉鋸戰。馬拉拉·優素福·紮伊漸漸頻繁出國內外媒體,為失學女童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