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是主觀社會學,還是歷史唯物論

是主觀社會學,還是歷史唯物論

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的偉大理論貢獻,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闡述這壹社會歷史理論新的科學發現時把它叫做唯物主義歷史觀,而從來沒有稱之為“社會學”.眾所周知,在當時孔德和斯賓塞的社會學只是壹種實證主義和唯心論學說.列寧在《什麽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壹書中指出:只是由於有了歷史唯物主義,才“第壹次使人們有可能極科學地對待歷史問題和社會問題”,“第壹次把社會學提到了科學的水平”,“第壹次使科學的社會學的出現成為可能”.這就是說,列寧把歷史唯物主義看作科學的社會學的哲學理論基礎,但是列寧並沒有把歷史唯物主義等同於科學的社會學.

然而,蘇聯學者卻按照自己對列寧這壹論述的理解,把歷史唯物主義規定為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的社會學.例如,米丁、易希金科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編著的《辯證法唯物論辭典》中寫道:社會學是“關於社會壹般的發展法則之學.依此見解,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學,就是歷史唯物主義.”(新中國書局1949年版)康斯坦丁諾夫寫道:“馬克思和恩格斯重新制定了科學的社會學,即歷史唯物主義,也就是關於社會經濟形態發展的壹般規律的科學.(《社會主義社會和歷史唯物主義》,《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1936年第12期)這種觀點壹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相當壹段時間,仍然頗為流行.但是,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要求對社會生活諸領域的各種社會現象和紛繁復雜的社會問題,進行多方面的綜合研究和理論概括.而用歷史唯物主義“等同”或“代替”科學的社會學,勢必使歷史唯物主義的體系過於龐雜而又容納不了不斷發展著的社會生活.於是重新提出了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的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問題,而科學的社會學作為壹門獨立學科的研究也就重新開始.

那麽,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的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有哪些異同呢?歷史唯物主義和壹般社會學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呢?我們知道,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的社會學都是以人類社會和社會生活為研究對象的.但是,它們的學科性質,它們對待社會現象的研究視角、研究層次,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結論卻是不盡相同的.

首先是學科性質方面的差異.歷史唯物主義的學科性質是哲學,是歷史的邏輯,或者說是社會歷史的辯證唯物主義科學.而科學的社會學的學科性質則是壹門綜合性科學,是綜合性的社會科學.弄清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的社會學學科性質方面的差異,是壹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如果我們不強調地說明歷史唯物主義的性質是哲學,而不是綜合性的或具體的社會科學,就會歪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性質.如果我們把歷史唯物主義混同於壹般的社會學,認為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學,這顯然是歪曲了作為馬克思的新世界觀並以哲學理論形態出現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