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忙鑒定下是金礦石嗎?求助
是黃鐵礦,即硫化鐵。 黃鐵礦因其淺黃銅的顏色和明亮的金屬光澤,常被誤認為是黃金,故又稱為“愚人金”。如何識別“愚人金”和真正的黃金呢?只要拿它在不帶釉的白瓷板上壹劃,壹看劃出的條痕(即留在白瓷板上的粉末),就會真假分明了。金礦的條痕是金黃色的,黃鐵礦的條痕是綠黑色的。另外,用手掂壹下,手感特別重的是黃金,因為自然金的比重是15.6―18.3,而黃鐵礦只有4.9―5.2。
成分中通常含鈷、鎳和硒,具有NaCl型晶體結構。成分相同而屬於正交(斜方)晶系的稱為白鐵礦。成分中還常存在微量的鈷、鎳、銅、金、硒等元素,含量較高時可在提取硫的過程中綜合回收和利用。
黃鐵礦是鐵的二硫化物。純黃鐵礦中含有46.67%的鐵和53.33%的硫。壹般將黃鐵礦作為生產硫磺和硫酸的原料,而不是用作提煉鐵的原料,因為提煉鐵有更好的鐵礦石。黃鐵礦分布廣泛,在很多礦石和巖石中包括煤中都可以見到它們的影子。壹般為黃銅色立方體樣子。黃鐵礦風化後會變成褐鐵礦或黃鉀鐵礬。黃鐵礦可經由巖漿分結作用、熱水溶液或升華作用中生成,也可於火成巖、沈積巖中生成。在工業上,黃鐵礦用作硫和二氧化硫生成的原料。
黃鐵礦化學成分是FeS2,是提取硫、制造硫酸的主要礦物原料。其晶體屬等軸晶系的硫化物礦物。成分中通常含鈷、鎳和硒,具有NaCl型晶體結構。常有完好的晶形,呈立方體、八面體、五角十二面體及其聚形。立方體晶面上有與晶棱平行的條紋,各晶面上的條紋相互垂直。集合體呈致密塊狀、粒狀或結核狀。淺黃(銅黃)色,條痕綠黑色,強金屬光澤,不透明,無解理,參差狀斷口。摩氏硬度較大,達6-6.5,小刀刻不動。比重4.9―5.2。在地表條件下易風化為褐鐵礦。
黃鐵礦是分布最廣泛的硫化物礦物,在各類巖石中都可出現。黃鐵礦是提取硫和制造硫酸的主要原料,它還是壹種非常廉價的古寶石。在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公元1837—1901年),人們都喜歡飾用這種具有特殊形態和觀賞價值的寶石。它除了用於磨制寶石外,還可以做珠寶玉器和其它工藝品的底座。世界著名產地有西班牙裏奧廷托、捷克、斯洛伐克和美國。中國黃鐵礦的儲量居世界前列,著名產地有廣東英德和雲浮、安徽馬鞍山、甘肅白銀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