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卵石是怎樣形成的?
鵝卵石可能是因為歷史上的洪水、泥石流造成的(因為壹般是在山區)但具體原因要看那兒的地質構造、地理環境,也需要參考周圍其他山的情況。大約在1億年以前的中生代,在地殼運動的作用下,巖漿冒出地表,快速得到冷卻的巖漿便形成花崗巖。
此後距今幾千年前,由於巖漿入侵引起花崗石錯動擠壓,從而產生了大量體積較小的石塊,那些在水邊的石塊,經過長時期水的緩慢沖刷和自身的相互滾動,最終形成今天的鵝卵石。有的經過風化作用後被磨圓,成為鵝卵石。
鵝卵石的分布
國內主要的雨花石產地來自南京,江蘇壹帶,長江中下遊地區資源較為豐富,多表現為沈積狀。此外其余地區卵石資源也較為豐富,北方包括山東、遼寧等,南方包括貴州、重慶、廣西等地,卵石資源都各具特點,且種類豐富。
其中貴州、廣西的卵石資源由於歷史原因,故而資源保留較為完善,種類也較為豐富。西南地區的大型卵石較多,這類卵石體積大,形狀奇,尤其適合用作地標性建築的風水石或文化石。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鵝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