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叫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通常是指歐亞北部的商路。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壹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狹義的“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長安或洛陽,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絲綢之路起點是以國都為準的,西漢時期起點在長安(今西安);東漢時期起點在洛陽,期間絲綢之路第壹次延伸到歐洲。
魏晉南北朝有洛陽、長安、平城、鄴城等多個起點,還壹度以建康為起點;隋唐為大唐西市、開遠門和隋唐洛陽城;北宋為開封。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
海上絲路
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漢武帝之時。從中國出發,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線,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線。與此同時,還有壹條由中國向東到達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的東海航線,它在海上絲綢之路中占次要的地位。
關於漢代絲綢之路的南海航線,《漢書·地理誌》記載漢武帝派遣的使者和應募的商人出海貿易的航程說:自日南(今越南中部)或徐聞(今屬廣東)、合浦(今屬廣西)乘船出海,順中南半島東岸南行,經五個月抵達湄公河三角洲的都元(今越南南部的迪石)。復沿中南半島的西岸北行,經四個月航抵湄南河口的邑盧(今泰國之佛統)。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