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是如何評價《三體》舞臺劇的?
有人從《三體》這本書的成功認為中國的科幻熱潮即將到來,說實話,我雖然這樣希望過,但是目前還沒有看到國內科幻呈現真正的繁榮,無論是文學還是影視都是這樣。在這個對科幻的發展十分關鍵的時期,《三體》舞臺的出現很令人興奮,也具有重大的意義。
《三體》的舞臺劇版本即將先於電影、電視劇在上海文化廣場問世。這是我的作品第壹次被改編成話劇形式面向觀眾,也是中國的科幻首登舞臺,這次《三體》舞臺劇運用了新媒體的手段和壹些跨越傳統劇場體驗,可以想象在壹個巨大的環繞聲場裏觀看由舞美和特效結合的創新形式,我相信這是比較適合科幻題材的壹種舞臺最佳轉化。科幻文學被搬上戲劇舞臺,對科幻本身而言就是壹種多維度的發散和交融。另外戲劇的題材也不再局限於講述過去和現在的故事,還可以用來表達未來的生活和宏觀的宇宙世界。
本劇的創作者有他們理解和創作作品的思路,而我自己對舞臺劇藝術是陌生的,我看過大量的電影,但迄今為止真的想不起來自己完整地看過哪個舞臺劇。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避免對創作造成不必要的幹擾,整個過程中我的參與不多,我是壹個小說作者,而舞臺劇與小說的藝術規律是完全不同的,應該讓專業的團隊做擅長的事情。和所有熱愛這本小說的觀眾壹樣,我也十分期待今年6月的演出,期待在上海首場演出時看到自己的小說變成舞臺上的史詩。
電影在表現視覺沖擊上更有優勢,但舞臺劇在細膩的情緒、觀眾的互動、戲劇的張力方面相對花心思,因為劇場還是壹個依靠演員臺詞、肢體在有限的劇幕裏講壹個好故事,對主線的提煉,細節的要求就會很高。這次的《三體》舞臺劇在具備傳統舞臺劇優勢的基礎上,加入了特效和科技的成分,我覺得這個表現充滿創意和科幻意境,相信觀眾也會喜歡。
在寫作《三體》時,我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的想象世界有壹天能夠在舞臺上出現,現在這變為現實,確實讓人感動和興奮。舞臺劇是最古老的藝術形式,而科幻小說是壹種面向未來的文學,兩者的結合誕生了《三體》舞臺劇這樣壹部美妙而震撼的作品,這時的舞臺就像《納尼亞傳奇》中的那個神奇的衣櫥,從不大的入口走進去,發現裏面是壹個廣闊的宇宙。
其實,這種用渺小容納宏大,用狹窄包容廣漠的努力,正是科幻的本質,也是人類文明的精神的核心。渺小的地球就是壹個太空中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人類試圖用自己的想象力容納無垠的宇宙,並正在上演著壹出叫做人類歷史的壯麗的舞臺劇。
希望《三體》舞臺劇能讓大家重新找回想象力,在這燈火輝煌的城市之夜,讓我們從舞臺上感受宇宙,擁抱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