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花了8萬的數字藏品玩家玩到了啥?數字藏品為何如此火爆

花了8萬的數字藏品玩家玩到了啥?數字藏品為何如此火爆

讓人掏出真金白銀的 不止是壹行行代碼

花了8萬的玩家,玩到了啥?半路出家的運營商,從哪賺到了錢?

什麽是數字藏品?簡單地說就是把妳的照片、聲音、文字、視頻放到區塊鏈上去,變成具有唯壹性、不可分割和稀有性數字作品,再通俗壹點就是給每壹件物品都配上壹個獨壹無二、不可篡改的身份證號。

與Cris的采訪本來約在下午1點,他突然跟我說,要推遲半小時,因為自己前幾天太忙,忘了當天1點要去搶壹件數字藏品——阿裏拍賣的《圓明園十二獸首之馬首》。

說話間,Cris又定好了三個鬧鐘,接下去壹周,阿裏拍賣還會放出同系列鼠首、兔首、虎首三款藏品,在Cris看來,30000份,運氣總會眷顧自己壹次。

根據頭豹研究院的數據,以螞蟻鏈的銷售額以及全球數字藏品增長率為基礎,可預測出中國市場規模,將在2026年達到295.2億元。

在身邊絕大多數人對數字藏品都壹頭霧水的時候,以Cris為例,或自信或盲從,身份、年齡、履歷、背景各不相同的壹小部分入局者,就已經把相當的熱情和精力押註在數字藏品的“桌面”上。

和數字藏品逐漸捆綁在壹起的,還有這根鏈條上的每壹環,這些參與者們,顯然已經做好了與機遇相處的準備,並願意承受或享受由此帶來的結果。

Cris身邊的朋友,最近都有點怕跟他聚,因為哪怕喝個下午茶,也是“壹半的時間都在說數字藏品”,按照Cris自己的說法,這種“分享欲”,真的“壓都壓不住”。

關系比較好的幾個朋友,幾乎都被展示過那款叫《吃石榴的黑巖食客》的藏品,畫面也沒什麽特別,壹個塗鴉畫風的人,正拿著半顆石榴往嘴裏塞。

但這款藏品,卻是Cris“有眼光”的最佳佐證,當時在“唯壹藝術平臺”上發售的時候,Cris花了199元買入,上個禮拜有朋友的朋友找來,委婉問能不能30000塊賣給他,“現在已經成了SR級”。

不過Cris並未理會,對他來說,那種“人無我有”的優越感才是最重要的。事實證明,很多藏家入坑數字藏品,也都是因為這種獨壹性,“可以顯擺”。

基於區塊鏈技術,每壹份數字藏品都有自己的屬性值和編號,我所擁有的這壹份,就是獨壹無二的。

小昕與數字藏品結緣,也是純屬偶然。去年八九月份,她去白馬湖辦事,正好現場在舉辦“中國國際版權展覽”,展覽中有壹塊就提到了數字藏品。當時看了也就看了,但沒過幾天,小昕壹個朋友剛好開發了壹款叫畫版的APP,專門做數字藏品,“我上去買了兩幅畫,就收不住了……”

到目前為止,小昕買數字藏品已經花了七八萬,其中單個最貴的藏品幾千塊,最便宜的十幾二十塊都有。不差錢的她,入手藏品始終有壹個標準,“就必須是符合我審美趣味的”。

比如豐子愷漫畫的藏品,小昕就買了好幾個,“在這個時代,豐子愷畫的那種治愈感,就更加來得珍貴。至於未來這幾幅畫到底能不能漲價,我真的不太關心。”

跟世界級非遺龍泉官窯簽完協議那壹刻,鄭鵬長出了壹口氣,他給合夥人發了張照片,對方回了八個字——“牛!晚上慶功喝壹杯!”

兩個資深廣告人,怎麽都想不到,短短半年時間,他們已經從做方案、搭舞臺、擡背景板的公關公司,搖身壹變,吃起了數字藏品的紅利。

屬於傳統行業的公關公司,本來就已經很內卷了,加上時不時來壹波的疫情,去年下半年,鄭鵬手裏已經黃掉了四五個幾十萬的Case,“我壹個朋友,直接關了自己的演出公司,加盟包子鋪去了。”

從那時候起,鄭鵬意識到,再不變,就是死路壹條。

去年9月份,鄭鵬無意中看到壹條新聞,說的是紮克伯格正在全力布局元宇宙,當天下午,他就在公司群裏給所有人布置了壹個任務——大家用各種方法和渠道,都去給我了解元宇宙。

鄭鵬還特地把電影《頭號玩家》拷貝了下來,在會議室裏帶著員工們看了壹遍,“我反復跟他們講,不要覺得元宇宙離我們很遠,但它可能突然就會來到我們身邊。”

去年11月,阿裏螞蟻鏈開始發行數字藏品,鄭鵬註冊了壹個賬號,天天上去看,推了什麽藏品?售價是多少?有多少人買?

壹直到今年2月,江西南昌喊出,要打響中國元宇宙第壹槍,鄭鵬知道,“數字藏品是不是風口”已經不用再討論了,現在要考慮的是,公司怎麽進去這個領域?進去之後能做什麽?

壹天晚上,鄭鵬跟合夥人壹起,在西湖邊討論到淩晨1點。做IP方?不可能,IP方基本都是博物館、著名藝術家;做平臺?沒這個資金和技術實力……最後兩人壹合計,那就做運營商,任何新興產業的初期階段,都離不開好的運營商,從之前的電商到直播,無壹不是如此。

“做數字藏品界的MCN公司”,沖著這個目標,鄭鵬成立了壹家 科技 公司。

春節假期剛結束,公司就簽約了國內某著名畫家,鄭鵬至今還記得第壹次去談的場景,他洋洋灑灑講了半個小時,最後畫家壹臉懵逼:“所以……到底要怎麽操作?”

鄭鵬讓畫家選了四幅畫,然後拿到高清掃描件,配上文案描述,直接就在某“腰部平臺”上線發行了。過了1個多小時,鄭鵬發現,銷售賬戶裏多了900多塊錢,按照20元的單價來算,相當於(扣掉平臺手續費)已經賣掉了50份左右。

興奮之余,鄭鵬馬上聯系畫家,雙方***同決定加推。最終,這個系列的數字藏品,讓公司賺到了在數字藏品領域的第壹桶金——40000塊錢。

跟鄭鵬壹樣,許多人抱著“試壹試”的心態進入數字藏品產業鏈,試圖在鴻蒙初開中搜尋機會,然後迅速形成壹種微妙的生存架構。

作為運營商,最難的不是找到IP,而是如何讓這個IP順利變成數字藏品,穩穩變現。

不久前,鄭鵬剛剛簽了河南開封府包公祠的IP,對方負責人50多歲,整個線上會議開到壹半,似乎還是疑慮重重,跟鄭鵬說,“要不妳們還是飛過來壹趟,我們當面再聊聊?”

這個時候,負責人的兒子、壹個90後,正好從外面趕到了會議現場,聽鄭鵬講完,年輕人顯得非常有興趣。第二天,鄭鵬就接到了對方的電話,定了!直接簽合同!“妳看,90後就秒懂了我們的玩法,確實他們也是數字藏品的消費主力軍。”

就在采訪前幾天,鄭鵬剛簽下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官窯的IP,壹堆創意每天在鄭鵬腦子裏轉著,比如讓泰鬥級畫家的畫“長”到龍泉官窯上;再比如,讓當代動漫藝術跟龍泉官窯來個混搭……“沒有什麽不可能,這就是數字藏品最大的可能性。”鄭鵬說。

[責編:鄧玉嬌]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