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妳從什麽時候開始使用華為手機的,出於什麽原因?

妳從什麽時候開始使用華為手機的,出於什麽原因?

我的第壹款智能手機就是華為的,不過當時華為還沒有現在這麽大的名氣,它的手機基本上都是走運營商渠道。比如我的這款華為C8600就是辦理電信手機卡時送的,相信很多年齡稍大壹點兒的網友,都接觸過這類?充話費送的手機?。這款華為C8600的左上角還有壹個天翼3G的圖標,證明這是壹款運營商定制手機,在3G和4G推廣階段這類手機很常見,基本上只要辦理運營商的業務,這種手機就是?白送?的。

2010年左右的時候,手機行業還遠沒有像現在這樣發達,主要手機品牌也剛剛完成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過渡。而市場上比較有影響力的牌子仍然是蘋果、三星、諾基亞、摩托羅拉、HTC等。國產手機幾乎沒有辦法和這些國際品牌競爭。

所以華為等國內手機品牌就抱緊了運營商的大腿,通過?充話費送手機?等形式,用比較低的價格來占領國內市場。當時最有名的?中華酷聯?四大國產手機品牌都是通過這樣壹種形式走進千家萬戶的。

但是這種?充話費送手機?的模式看似讓用戶占了便宜,但實際上往往要和運營商簽訂壹年甚至三年的合約,而送的手機硬件配置都比較壹般,再加上早期智能手機更新換代極快。所以往往合約還沒有履行完畢,送的手機性能就跟不上了。很多充話費送的手機用不到壹年就會變得非常卡頓。漸漸地用戶也就不再接受這種充話費送手機的模式了。

所以華為也很快也意識到:光靠運營商渠道不是長久之計。所以華為很早就嘗試轉型,做獨立的手機品牌,並主打高端商務手機。比如在2012年的時候華為就在CES大展上推出了壹款Ascend P1手機,它就是華為P系列的第壹代產品。緊接著在2013年華為又推出了搭載K3V2處理器的Mate手機,也就是第壹代華為Mate。

盡管早期的P系列和Mate系列都不算特別成功,但華為還是堅持將高端路線走下去,而且幾乎每壹代P系列和Mate系列,都是在歐洲開發布會,從而豎立華為品牌的高端形象。就這樣壹代壹代的努力之下,終於在華為Mate 7這款手機上取得了成功。

現在華為手機已經成為國產高端機型的代名詞,Mate系列和P系列都賣到了五六千塊錢甚至更貴,但依舊有很多人願意掏錢購買。這就證明華為的高端手機之路確實走對了。反觀?中華酷聯?,只剩下中興和聯想還在手機領域?茍延殘喘?,基本上沒有什麽份額了。酷派更是早就煙消雲散。可見當初華為堅持走高端路線,不依賴運營商渠道的策略是非常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