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十四大的時間,地點,主要內容和意義
中國***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參加這次大會的正式代表1989人(出席開幕式1965人),特邀(1927年以前入黨,並在黨內擔任過重要領導職務,德高望重的老黨員)代表46人(出席開幕式35人),代表全國5100萬黨員。
主要內容:
聽取和審查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的報告;審查中央顧問委員會的報告(書面);審查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報告(書面);審議並通過中國***產黨章程(修正案);選舉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選舉新壹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意義:
第壹,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決策和戰略部署。十四大指出,我國經濟能不能加快發展,不僅是重大的經濟問題,而且是重大的政治問題。
因此,十四大對經濟發展速度作了大幅度的調整,決定將90年代我國經濟的發展速度,由原定的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長6%調整為增長8%至9%。十四大還對加快經濟發展作出了戰略部署,提出了必須努力實現的十個方面關系全局的主要任務。
第二,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十四大指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確定什麽樣的目標模式,是關系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壹個重大問題。這個問題的核心,是正確認識和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系。
十四大在黨的歷史上第壹次明確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模式。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我們黨的壹個偉大創舉。
第三,確立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這是十四大最突出的特點和最重要的貢獻。鄧小平同誌是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做出了歷史性的重大貢獻。
十四大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作了概括,並將這壹理論及以此為基礎的黨的基本路線寫進了黨章。
擴展資料:
江澤民同誌主持了大會閉幕式。大會分別通過了關於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關於中央顧問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以及關於《中國***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大會同意關於不再設立中央顧問委員會的建議。
大會經過充分醞釀,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出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189名,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130名,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108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