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壹門店筷子檢出大腸菌群,大腸菌群是什麽?
繼在食品中吃出塑料片後,海底撈又壹次出現了問題。近日在,海底撈火鍋,杭州富春新天地店登上了,杭州市市監局的?抽檢黑榜?。其原因是因為店內所使用的壹批次筷子產品被檢出大腸菌群,購進的日期為今年的4月29日。
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汙染常用指示菌之壹,消費者們如果使用了,大腸菌群超標的餐具會引起腹瀉,腸胃感染等等狀況。而在壹般情況下,造成餐飲具中,大腸菌群超標的主要原因是二次汙染,例如餐飲具沒有定期的清洗或者消毒,或者餐具內的幹熱消毒時,並沒有達到規定的時間和溫度。還有可能是工作人員在上完衛生間後,洗手不徹底,個人的衛生狀況未達標,而直接引起最終產品的衛生狀況。
海底撈方面回復稱:壹個批次的筷子存在指標不合格的現象,其他茶杯,餐具等都檢測合格,經過對該門店,從筷子的清洗,儲存,轉送到前廳,前廳儲存過程進行全面的排查分析,基本可以判定是在筷子的儲存過程中所導致汙染的。海底撈方面深感歉意,再次感謝政府以及公眾對海底撈的監督,海底撈也加強自查,並堅持每個月在公司的官網公示集團食安部門對門店自查的缺陷報告,實現社會和食安部門的雙重監督。海底撈也表示,公司將繼續優化餐具清潔設備。
這已經是本月海底撈第二次被曝光了,在七月中旬,有消費者反映在濟南海底撈連城廣場店就餐時,在烏雞卷中吃出了硬質塑料片。海底撈稱:是在食品供應商工廠的罐裝環節,由於員工操作不規範,而導致產品標簽掉落到產品中。而由於今年疫情帶來的影響,加上被爆出的食安問題,海底撈遭遇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