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文遠是同壹個人嗎?
張遼(169年~222年),字文遠,雁門郡馬邑縣(今山西省朔州市壹帶)人。漢末三國時期的曹魏名將,轟壹的後人。早在東漢末年,張遼曾擔任雁門郡吏。又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恪盡職守,歷盡坎。呂布敗亡後,張遼歸屬曹操。此後,立下眾多顯赫的功勛。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戰爆發。袁紹首先派兵襲擊白馬。曹操依茍攸之計,親率軍隊救援白馬,張遼與關羽作為前鋒,擊破顏良軍隊。在官渡之戰的數次戰鬥中。張遼數次有戰功,遷脾將軍。對於神將軍來說,可謂武將的門檻了,在神將軍之上,就是偏將軍、雜號將軍、重號將軍等武將官職了。
根據《三國誌》等等史料的記載,建安七年(202年),張遼跟隨曹操討伐袁譚、袁尚於黎陽時,累有功勞,所以被曹操封為中堅將軍。建安十壹年(206年),曹操上表漢獻帝,對於禁、樂進、張遼表示稱贊,並且,這壹年,張遼由中堅將軍轉為蕩寇將軍。對此,在筆者看來,同樣是雜號將軍,蕩寇將軍的知名度要高出壹個檔次,比如蜀漢五虎上將之首的關羽,也曾被封為蕩寇將軍。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張遼跟隨曹操征討孫權,攻儒須。後來,曹軍攻破孫權江西營,擒獲孫權都督公孫陽。因為春水上漲,曹操在慨嘆孫權軍隊的陣容齊整之後,便撤兵。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孫權親征院城,張遼從合肥向皖城馳援,在增援途中得知皖城失守。張遼在硤石的南面迅速築起了壹座被稱為“南硤戍”的堡壘,作為合肥的前哨。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魏和東吳之間爆發了合肥之戰。在這場戰役中,張遼率領八百將士沖擊東吳十萬大軍,壹直沖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令東吳軍隊披靡潰敗、聞風喪膽。在這場戰役中,張遼又率領追兵,大破孫權、甘寧、淩統等人,差點活捉孫權。經此壹役,張遼威震江東。"張遼止啼”成為流傳千古的典故。